SU3-IBM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iaoqiao1980 努力揭开更多原子核的秘密

博文

中国科技界何以成为了世界科技的“生长激素”?

已有 1806 次阅读 2022-7-28 18:53 |个人分类:是问居|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在过去的20年,中国科技界在整个世界科技的版图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我觉得用“生长激素”来比喻是最恰当的。

    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自然由中国科学界和技术领域输出了什么来决定。

    在科学领域,我们在一个领域输出了多少基本概念?我们输出了多少基本结论?我们输出了多少基础公式?我们发现了多少奇特的现象?

    好像很少。我们几乎都是别人提出基本概念后,我们把概念拿来应用,做一个具体的计算。别人提出了基本结论后,我们花钱做实验来证明别人的结论是正确的。很少有模型是我们自己提出的,很少有重要基本的结论是我们提出的,很少有基础公式是我们首先使用的。特别是基本概念方面,中国科学家非常稀少的拥有提出权。

    即使是那些热点的领域也是如此。我熟悉的量子光力学领域,基本概念很早就开始研究了,引力波研究的实验技术就是量子光力学。基础方面,别人也早就已经给出了。等到了实验上能够把力学振子冷却到基态后,这个领域开始火了起来。中国科学家在这个领域过去十几年,发了大量的跟进性的工作,在这个方向的那些重要的进展中,很少有基本概念是中国的科学家提出的。我们更多的工作,是把已经有的概念融合在一起,进一步的进行讨论,或者按照已经有的套路再讨论一些问题。

     这在中国科学领域,已经成为常态。特别是一些科研工作者,追逐热点已经进入非常偏执的地方,因为热点好发文章。而实际上,一个研究领域成为热点的时候,一定是已经要开始成熟的时候。不管是基本概念,还是研究框架,基本上都已经开始明确,开始有大量的科研工作者开始进入。

     就好像一朵花,开始发叶,然后开始长大、开花的时候。 当下的中国科学界已经养成了别人培育领域,然后他们开始催熟的研究模式,扮演着“生长激素”的角色。实际上,在科学领域,除了在发文章的方面看起来光鲜,但是对于科学进步来说,毫无意义。特别是一些领域,花很多的钱买仪器做实验,来证实别人提出的想法。这种研究,有些人喜欢,但是从国家层面来说,却是最是无耻。 

     这类研究风气,当休矣。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701-1349141.html

上一篇:当天才遇到暴徒
下一篇:你的核结构模型能解释B(E2)反常么?

6 杨正瓴 史晓雷 冯兆东 宁利中 杜占池 郑强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17: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