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3-IBM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iaoqiao1980 努力揭开更多原子核的秘密

博文

中国教育中不存在培养精英的方式

已有 4912 次阅读 2012-1-2 18:17 |个人分类:我爱我师|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文章, 中国教育, 真心话, 德华

    王元老院士说了很多真心话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1/257892.shtm,但是让我感到有一些方面,他的语境和我们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有一句话,是文章中写的,但不是王老说的,是“不是英才非要按照英才培养同样糟糕”。王德华老师针对这句话说了很多,很让人思考,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757&do=blog&id=524755
    我想再说几句。
    中国近三十年的教育问题,很多人是清楚的,但是始终没有改变的希望,反而问题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了一场灭种亡国的灾难。我想,可能除了那些教育官僚们,没有几个人会认为现在的教育是正常的。很多人向国外移民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接受中国的教育。
    很多人,包括王老,认为中国已经实现了“有教无类”,差的是“因材施教”。对于这种把两者分开看的想法,我相信是绝对荒谬的。我相信,这八个字的顺序是“无类”“因材”“有教”“施教”。而这四个词,每一个做到都不容易,而中国的教育在当下没有一个做到的。
    “无类”,就是只要是人,就有接受教育、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权利和义务。作为一个教师,就是对于所有人都应该传授他知识,不管他来自哪里,他有没有钱,他的智力如何。今天的中国依然没有做到真正的无类,学生上学的差别太多,谈不上公平和平等。
    “因材”,在中国的应试教育下根本不存在这个概念。“无类”和“因材”实际上根本没有矛盾,一个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授予不同的知识。虽然表面上,好象是不公平的,但是只要教师和学生有效的沟通,那么学生就能明白什么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可惜的是,我们的教育对于这一点没有任何的经验可言。
    “有教”,因为没有“因材”所以也不会有“有教”。我们的教育不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而不同,完全采取统一的标准,结果只能是照本宣科。虽然有些老师,会更深入一些,但是由于缺乏因材施教的语境,所以“有教”就是空谈。而对于中国的教育来说,恐怕问题更多。中国的教育产生不了大师,也很难产生非常专业的专家,更多的是业余专家。而中国的老师虽然努力的很多,但是大部分都很业余,没有东西可以交给学生,只不过是一个教材的复读机罢了,和一个做题的工具。
    “施教”,就是教的过程。当然我们也没有,我们只会满堂灌加做题。
     中国的教育根本谈不上教育两个字,根本就是扯淡,就是一个骗人的把戏。所以,中国教育中根本就不存在培养精英的方式。我不太知道那篇文章是怎么把中国教育和培养精英的方式联在一起的,但是如果因为是奥数的话,那么就太无知了。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701-524789.html

上一篇:谈谈学术文章的国籍问题
下一篇:饶毅是块“滚刀肉”

10 陈学雷 吕喆 张玉秀 张骥 文双春 刘广明 刘守胜 iqingjiao dulizhi95 llpllp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3: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