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学园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余孟孟的博客 关注生命成长,传播人间知识,启迪教育智慧。

博文

余孟孟老师在金乡二中讲学

已有 4298 次阅读 2012-3-5 13:40 |个人分类:《教师教育》课堂|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教师培训, 金乡, 学记

为提高广大教师专业能力,有效提升教育质量, 2012年25日上午, 金乡二中举办了教师专业成长学术报告会,会议特邀教育·中国演讲团青年讲师余孟子作了《学记》的教育智慧专题报告,金乡二中党总支书记曹静主持了报告会。

报告会上,余孟子老师从《学记》的思想渊源、教育智慧和现实意义谈起,采用互动的形式,生动的阐述了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原则、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强调了教育是一种大智慧,切莫急于求成,要贵在启发,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进一步阐述了教师理想与责任同行、敬业奉献是教师的天职,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与广大教师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不时激起阵阵热烈的掌声。

本次学术报告会,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的机会,对深化学校专业教学改革,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很好的借鉴和启示作用。金乡二中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了报告会。

http://www.jyzgyjw.com/html/lm_82/20120218101116.html

<学记>的教育智慧》

学习“微教育学”是“微时代”广大教师的明智选择!

1. 《学记》是什么?

《学记》是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一篇。更为重要的是,它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教育教学的著作,全文虽然仅1229个字,但却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学记》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教学的内容、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等重要的教育命题。可以说,有关教育教学的基本问题,《学记》都有精辟的论述。

2. <学记>的教育智慧》主要讲什么?

<学记>的教育智慧》作为“教师专业化成长”培训课程,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1)《学记》概述,阐明它的特征及意义;(2)《学记》与当代教育精神,如与素质教育、与教师成长;(3)《学记》章句解读,辨析它每一章句的原义和当代意义。

3. 作为当代教师为什么要学习《学记》?

当代教育思想的源头有三个,一个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一个是西方近现代教育思潮,另一个就是中国传统教育哲学。《学记》就是中国传统教育哲学中的优秀代表。

当今社会已进入“微化”的时代,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型电脑、微型书籍等等都不断涌现。由于社会步伐的加快,教师的教学工作繁重、生活节奏也变得异常快捷。教育类书籍众多、篇幅巨大,如果能有一本“微教育学”或者“袖珍教育学”,那就太符合这个时代的要求了。当此之时,全文仅1200多字的《学记》便进入了当代教育者的视野,成为“微教育学”当仁不让的典范。如果辅助以其他书籍,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在研读《学记》的基础上,教师必定能生发出自己的教育教学智慧。

所以,自2008年开始,莱西市便请专家用《学记》对新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对在职教师进行成长培训。在2011年山东省中小学骨干校长的培训会上,众校长共同诵读《学记》、学习《学记》,使《学记》成为了这场培训会的主角。

4. 《学记》对当代教育的启示和意义有哪些?

《学记》的思想对当前的教育精神,如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教师成长等问题都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如《学记》中蕴含着“因此施教”的思想,明确提出了“教学相长”、“豫时孙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以及“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的观点。难怪著名教育学家郭齐家说:“《学记》很多的教育思想都有助于我们建立素质教育的教育目的观和学生观”。

5. <学记>的教育智慧》对教师有哪些帮助?

这一课程对打造学习型校园、提高教师教育素养、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教师形成自我独特教学风格都有启示意义。

6. <学记>的教育智慧》都在哪里讲过?

目前,《<学记>的教育智慧》已在河南、山东等地开讲过,并得到很大认可。

莱西市教育体育局局长张为才就说“如果您是一位教育工作者而没有读过《学记》,那将是非常遗憾的,无论您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要研究中国的教育,不可不读《学记》;要研究世界的教育,不可不读《学记》;即使要当一名优秀的教师,也不可不读《学记》”。

 



https://m.sciencenet.cn/blog-42121-544302.html

上一篇:余孟孟老师在郑州列子小学讲学
下一篇:2012年5月•河南郑州•全国校长峰会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3: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