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pusuowd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pusuowdp 我的自由天地,科普,评论,社会资本,新媒体,不一而足,势要弄出点小浪花。

博文

让新媒体助力科学传播

已有 4542 次阅读 2011-7-29 14:58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style, class, 麦克

科学传播从来就不是一个人两个人,一个组织两个组织的事情,它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而传统科学传播很少把媒体纳入到研究范畴之中,做多也就是把媒体看做是科学传播的中介或者介质。而麦克卢汉媒介即传播的理念在现代科学传播中应该是一语中的的。

而一谈到新媒体,我想大家都不陌生,电子书,移动电视,三网融合,甚至还有全媒体。可是怎么利用新媒体进行科学传播,或者说在现代科学传播中新媒体应该发挥什么作用,怎么发挥作用等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还是存在于理论层面。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一说到新媒体研究,恨不得包罗万象,把所有涉及新媒体的方面都纳入进来,缺少实证的案例或者就某一个新媒体进行研究。当然笔者也不是新媒体研究专家,更不敢妄谈对新媒体了解多少,只是怀着对新媒体仰望的姿势来考察科学传播。我认为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新媒体无疑对于科学传播提出了挑战,但是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毕竟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使得科学传播出现了新的发展方向,甚至是科学传播策略的完全转变。

盛行一时的缺失模型认为公众缺乏必要的科学知识,因而要对他们进行科学传播,传授必要的科学知识,方法,态度和精神。可是反观其效果,我们可以发现,对知识的传播与普及程度远远超过对方法,态度和精神的传播和普及。毕竟知识是可以通过灌输的方式传送的,而方法,态度和精神的培养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逐步熏陶的结果。有时候具有必要的方法,态度和精神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具有丰富的知识。而同时既然公众缺乏必要的科学知识,我们也有愿望去传授科学知识,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知识和资源用来传播。毋庸置疑,近年来我们的科普资源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可供传播的资源也遍布各个角落,科普基地,科研实验室,科普场馆,不一而足。但是这些资源是否适应新媒体时代的科学传播,我想是一个问号。

新媒体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必定有其优势所在。及时性,碎片化,人人都是传播者和发言人,便携化等等。虽然新媒体现在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在新媒体中传播的有多少是科普知识呢。现在手机系统基本上都是安卓系统了,还出现了双核的手机,现代手机已经不在是一个发信息打电话的通讯工具了,更多意义上它成为了一个移动终端,看书,打游戏,读新闻,发微博,登陆社交网络。而科学传播如何嵌入这些具有实用性的生活消费中呢。以手机电子书为例,存在着五花八门的手机电子书,但是有几本是科学传播著作呢,又有几本是传播科学精神,方法和态度呢。几乎现在市场上的畅销书都被电子化了,也可以在手机终端上阅读。这也反映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市场上的畅销书几乎没有科普图书的位置,这是一个现实的积蓄解决的问题。

再以移动电视为例,我们的移动电视被讥讽为广告播放器,频繁往复地播放同一个广告,开封菜啊,麦叔叔啊,以及快消品广告充斥着移动电视终端。即使有科普节目,也是从我们日常的电视节目上直接搬移过来的,这并不符合移动电视碎片化的特点。不过有些移动电视公司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拿出一定的时段播放科普节目,比如上海地铁中就有一档节目叫做《科普百问》,就一些日常生活的问题进行讲解。但是往往这些节目更新速度较慢,不厌其烦地播放同样的节目。

最后,说一说出租车上的移动终端,北京的出租车很多都配备了触动传播的终端,而这些终端投放的都是各种广告和宣传片,当然也包括公益广告,可是如果充分地利用这个终端传播科学知识,未必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也有数据显示每个人平均搭乘出租的时间等,这对于细化分析人群,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传播也是一个不错的出路,同时在辅以车上配备的纸质杂志,相信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新媒体不一定是全媒体,全媒体也不能覆盖所有的新媒体。作为独树一帜的新媒体必将在科学传播大潮中分得一杯羹,而且是不小的一杯。主要问题就在于我们是否能够充分地利用新媒体,让新媒体在做大做强中助力科学传播。



https://m.sciencenet.cn/blog-428002-469736.html

上一篇: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下一篇:写在唐山地震博物馆开馆之日

1 scimag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1: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