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pusuowd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pusuowdp 我的自由天地,科普,评论,社会资本,新媒体,不一而足,势要弄出点小浪花。

博文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谈媒介素养

已有 3844 次阅读 2012-4-22 11:55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各种媒介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价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而对于媒体的媒介素养,我想最重要的应该是传媒从业人员对信息准确的组织和表述能力。因为对于广大公众来说,传媒是他们获取科技信息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这在中国科协历次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的结果中有所体现。而传媒如何传播科技知识,对于科学传播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科学家与媒体的融合以及媒体自身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学传播的发展与进步。而科技的进步也反过来促进了传媒自身的发展。

如果媒介在传播科学的过程中出现纰漏,往往会让广大公众陷入更深的疑惑。“解惑”的目的没有达到,反而会加深他们的误解。这也是有些时候科学家不太愿意面对媒体的一个原因,因为他们会担心媒体人员断章取义,让原本传播科学的科学家不得不用更多的时间来对媒体的传播效果进行解释和辩护。

最近一期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聚焦于食品安全。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孙宝国在谈人们对食品添加剂误解的时候,说道了我们做豆腐时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卤水,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镁)。而某些媒体在后续报道中误把氯化镁写作了氯化酶。可以说是一字之差,意思却全然相反。

根据百度百科的词条显示,氯化镁在其它领域内可做食品添加剂、蛋白凝固剂、融雪剂、冷冻剂、防尘剂、耐火材料等。用卤水(氯化镁水溶液)点制的豆腐较石膏点制的豆腐,质嫩味鲜。而氯化酶则没有相关的解释。

因而我们在开展活动及研究过程中,一直表示媒体在开展科学传播的过程中要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而在如何提升媒介素养方面,我个人认为在对科学家进行采访或者参加媒体活动之前,传媒人员应该充分做好功课,了解一些背景材料,这样在活动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也才会写出精彩的报道。如果前期缺乏相应的准备,那么面对记者提出的问题,科学家有时候会觉得无所适从。大约2年前,中国嫦娥二号发射后的一期“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中,某位记者就一直将问题纠结于嫦娥二号利用了嫦娥一号的某些设备上,让出席活动的科学家花了很大的力气去解释,甚至到最后似乎那位记者还是不甚了解。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记者在完成稿件后,一定要自己去研读一下,检查是否有疏漏,有错误的地方,尤其是在专有名词以及人名等信息不确定的情况下,一定要去联系专家或者是专业人员进行核实。这样才能传递更精确的科学信息,同时也让有兴趣的读者和公众对相关专业词汇和专家有所了解。而如果存在疏漏,则传播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再如果疏漏一定不可避免(比如已经印刷完毕),那么也要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更正。这不仅体现出一个媒介的诚信,更体现出了一种应有的人文关怀,同时这也是传媒人员媒介素养的一种体现。

这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个案例,前不久惊闻著名养生专家张国玺不幸遇难的消息,让人十分悲痛。因为我和张国玺老师一起参加过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http://www.cdstm.cn/livecast.php?lid=10),同时还打算预约张老师为家人诊脉。现在只能祝愿张老师一路走好。当我百度这个事件的时候,我看到的有些媒体把张国玺写成了张国喜,当然我不知道张老师是否还有别名,但是我们看到的著述以及他参加各种活动中一直采用的是张国玺这三个字。我想我们的媒体在发布稿件的时候还是要核实一下到底是张国玺还是张国喜?同时在我们那次活动中,也有人把一些中医中的说法写错了。

近期在翻译澳大利亚对科学家和媒体进行培训的一些材料,从他们的培训材料中看,他们也一直强调媒介素养的问题。一方面科学家要协助媒体纠正错误,比如专业词汇和人名等,另外一方面也要求媒体要主动对稿件进行自检,找出疏漏,并和科学家以及专业人士进行核实,以确保积极的传播效果。

“南辕北辙”是我们小时候就知道的一个故事,但是由于地球是圆的,所以即使是向北走,总有一天还是能到达终点。但是如果我们的媒体在传播中也如此做法,即使达到了目的,也会让效果大打折扣,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因而我们不仅要通过自己的传播提高广大公众的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作为媒介工作者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

对于如何提高媒介素养,我想这是个长久的过程,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但是无外乎前期做足功课,做到有的放矢,中期做好记录,提出恰当的问题,并能从科学家的表述中总结出独特的新闻点,后期做好稿件撰写工作,并查漏补缺,核实专业名词和人名的正确写法等等。其他的应该还有很多,希望以后的博客可以继续关注这个话题。同时也希望以这篇博文缅怀张国玺老师。

 



https://m.sciencenet.cn/blog-428002-562309.html

上一篇:走出单纯普及科学知识的老路
下一篇:为了明天的地球

1 武夷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8: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