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pusuowd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pusuowdp 我的自由天地,科普,评论,社会资本,新媒体,不一而足,势要弄出点小浪花。

博文

对科普信息化进行评估的几点设想

已有 2744 次阅读 2015-2-3 09:1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对科普信息化进行评估的几点设想

2014年我国的科学传播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从中央到地方各部门科普信息化获得了广泛关注,科普信息化是推动科普创新发展的深刻变革,同时也有媒体称2014年为科普信息化元年。2015年中国科协将实施科普信息化建设工程项目,该项目采取PPP的模式,并以“科普中国”品牌为统领,大力提升我国科学传播能力,切实提高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实现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跨越提升,服务于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鉴于科普信息化建设工程项目即将实施,中国科普研究所相关课题组结合科普信息化相关研究和实践,并在以往开展科学传播活动评估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科普信息化工程项目进行评估的几点设想,以供科普信息化工程项目参考借鉴。

科普信息化评估的主体

   近年来,第三方评估的理念被广泛用于各种项目的评估过程中,第三方评估的“独立性”是保证评估结果公正的起点,专业性和权威性则被认为是保证评估结果的公正的基础。同时第三方评估的模式大概也有下列四种:高校专家评估模式、专业公司评估模式、社会代表评估模式和民众参与评估模式。因而为了确保评估的独立性,专业性和权威性,我们建议科普信息化工程项目的评估采取专家+专业公司的模式,专家团队负责评估范式的制定和完善,专业公司负责评估的具体实施。

科普信息化评估的内容

2015年科普信息化建设工程项目各子项目分别设立了量化的指标要求,而对内容的要求则没有提及。因而我们认为科普信息化评估的内容不仅仅是是量化指标的实现,而且应该加强对内容科学性等方面的评估。一方面要强化对量化指标是否实现进行考核和评估,另一方面还应该着力于相关子项目内容的科学性评估。特别是在内容评估方面,应该纳入熟悉科学传播内容评估的专家团队对中标单位制作的相内容进行评估和指导,比如内容是否科学,是否能够满足公众的多元需求,是否与公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否具有可读性或者近用性(access)等。上述内容评估的一些方面都需要相关的理论研究作为支撑,因而应该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建立评估思维,支持有一定基础的学术团队就科普信息化建设工程各子项目的内容指标构建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以便更好地指导项目的实施,同时确保内容上有的放矢,既保证科学性,又保证满足受众的多元需求。

除了对项目承担单位是否实现项目书中规定的成果进行评估之外,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对项目内容进行评估,这其中包括是否满足受众的需求,是否通俗易懂(这方面可以借鉴传播学上有关的内容可读性公式进行测度)等。但是在对项目内容评估之前应该对受众进行详细的研究,包括其需求,人口统计学特征,获取信息的途径等等。

科普信息化评估的方式方法

科普信息化评估应该实行三阶段评估的方式,即前馈性评估,过程评估和效果评估。

前馈性评估主要是对项目承担单位进行一定的资质性评估,以确保其具备承担该项目的各项条件,同时也要通过调查研究和理论梳理来确定具体的目标受众。在信息化时代,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呈现愈发多元的趋势,而且公众的需求也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因而无法采取传统的“包打天下”的模式,因而特定项目应该具体研究其目标受众,从而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应的项目。另外通过前馈性评估可以将某些问题在前段加以解决,从而更好地促进项目的实施和落地。

过程评估则需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跟踪和反馈,以便及时调整项目的目标和进展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对项目内容的科学性,内容可读性等维度进行跟踪分析,从而实时地纠正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并且根据不同的传播渠道和途径定制不同的项目内容。

效果评估则侧重于事后的评估与反馈,主要就项目是否实现预期目标进行评估和分析,以便为下一阶段的项目实施提供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科普信息化评估的思路

   科普信息化评估应该本着公正,独立的原则,着重于评估项目实施是否实现预期目标,以及项目内容是否满足受众需求的角度。同时在评估实施过程中,建议组建专业的评估团队来实施,其人员组成应该包括科学传播领域的组织和机构,科学传播专家,公众代表和专业传播公司。同时通过一系列评估手段的紧密配合来建立完整的评估体系,既保证项目目标的达成,同时也要确保项目的实施能够有效地调动社会资源,形成合力推动科普信息化的进展。




https://m.sciencenet.cn/blog-428002-865080.html

上一篇:第三人效果
下一篇:态度鸿沟:公众与科学家看待科技的显著分歧

2 郑永春 刘立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5 07: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