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ojian12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aojian123

博文

发表SCI文章的雕虫小技----绝对受用! 精选

已有 6261 次阅读 2013-5-9 18:2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文章, 发表

    因为发表SCI文章不多,所以不敢妄谈经验,只能用雕虫小技来总结,有投机取巧之嫌。不过,在这个以SCI为科研中心任务的时代,在不违背学术道德和规范的原则下,即使投机取巧,只要能发表,仍是一种明智之举。雕虫小技:

1. 文章不要太长,以1.5倍行距为标准的话,15-20页为宜,包括参考文献。文章太长的话,重点不够突出,审稿人看了半天,感觉仍在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对读者而言,有谁愿意拜读犹如懒婆娘裹脚又臭又长的文章呢?至少我不愿意。一看到PDF格式超过20页的文章,我从不尝试完整读下去,因为太浪费时间。一篇文章的点睛之笔就那么几处,不可能都是精华。

2. 引言部分中,一定要交代清楚你的研究与他人不同的地方,即所谓的抓眼球策略,让人有一种强烈读下去的冲动。当然,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有难度了。以我的经历看,这部分重点要描述与众不同的地方,而不是一个劲地罗列他人的工作。

3. 方法部分,尽量采用国际主流方法,这个部分最简单了,没什么技巧可言,实事求是就是了。不过,有人喜欢跟风,说什么SPSS 过时了,大家都在采用R了。我且说,有必要吗?难道R软件计算的平均数、标准差就比SPSS更准确吗?对一般科研人员而言,SPSS完全可以胜任数据分析的工作。况且,你习惯了用它,何必跟风去用R呢?在没有特殊统计分析的情况下,EXCEL都可以,何况SPSS呢。还有些人,喜欢玩模型,成天这个模型,哪个模型,到头来自己都不清楚在干什么。我最看不起的是这种人,为了符合模型,总是想法设法调整参数。说到底,是在造假,把很可能是非常重要的异端值全部剔除,这样的研究有什么意义。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为了论证某个社区的幸福指数,调查了居民收入状况。结果发现有几个人的收入非常低,甚至是举债度日。但为了与有关模型拟合,就不负责任地剔除了这些非正常值。而事实上,我们的研究更应该关注这些群体。领导看到人人都很幸福的话,那还有责任和动力去为民谋利呢?

4.结果部分,图表不要太多。只要把数据的结果能充分呈现给读者就可以了,没必要大动干戈,搜肠刮肚地绘制所谓的精美图表。当然,图表设计精美的话,会给人带来视觉享受。但对科研人员而言,这个享受估计效果不大,因为要追求视角的话,看个美国大片绝对比看几个漂亮的图表来得更直接,也更实惠。根据我发表的文章看,2-4个图表足以。

5.结论与讨论部分,这是文章的核心部分,决不能呈现头重脚轻的格局。与别人研究结论一致的地方,蜻蜓点水几笔带过即可。关键是要对与别人结论不同的地方展开讨论,只要你能想到的或文献中看到的可能因素,尽可能罗列殆尽。这样,一方面彰显了你知识的渊博,另一方面也充分说明了你理解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如果有谁在这个地方不肯出力,那就等着中枪吧。至于结论,2-3个足以。如果你的一篇文章有十几个结论,那与你同行的研究人员岂不是早就下岗了?

    总之,一句话,一篇文章就是一个小故事。记住,是一个小故事,而不是大故事。否则,应该成为专著或书籍。至于这个故事的撰写要领就是短小精悍,简单明了。绝不要为凑页数或字数而不着边际,东娜西扯。该惜墨如金的地方绝不铺张浪费,该泼墨挥毫的地方也绝不吝啬成性。还有,尽量不要模仿别人的写作风格,只要你能说清楚故事情节,爱怎么写,随你便。

    这些雕虫小技虽然很幼稚,但很管用。信不信由你,反正我是信了,而且效果还不错。我写的文章,除了一篇修改外,其余已经全部接受。不过,遗憾的是,故事来源太少,讲故事的机会当然不会太多。但这只能怪我了,连续两次连个博后基金都申请不到,还是能力欠佳。

     好了,修炼内力,积蓄正能量去了,以备将来持续战斗!

     哦,对了,补充一点,投稿时一定要瞄准最适合的期刊,不要紧盯那个IF。有些期刊IF虽然很高,但声誉并非一定水涨船高。相反,哪些很传统的期刊,虽然IF比较低,但业内人士都很推崇。科研成果展示在最适合的地方,那才是一个专业研究人员应有的素养。追求高IF,那是行政管理人员的兴趣,与科研人员何干?



论文写作
https://m.sciencenet.cn/blog-436916-688249.html

上一篇:抓紧写博文,趁活着畅侃!
下一篇:这算哪门子精选博文?

15 李本先 柳海涛 罗德海 霍鑫超 许培扬 曹聪 曾庆平 王芳 贾伟 陈筝 徐大彬 王修慧 王启云 王志宏 高孟绪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8: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