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czdm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ouczdm

博文

从汶川到玉树:一个国家在磨砺中前行

已有 2296 次阅读 2010-5-24 17:23 |个人分类:百味杂谈|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国家, 磨砺中前行

从汶川到玉树:
一个国家在磨砺中前行

昨天514日,玉树地震整整一个月。一个月前,414日,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大地震。安宁祥和的高原腹地,瞬间陷入悲怆与困厄。一切都突如其来,一切都猝不及防。一切又都高速运转,有力有序有效。就在三天前,汶川大地震两周年纪念日,再次让我们的思绪回到2008512日。同样的地动山摇,同样的众志成城

一切都突如其来,一切都猝不及防。一切又都高速运转,有力有序有效。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从汶川到玉树,两次灾难磨砺中国,也赋予这个国家前行的精神和力量。
   一个国家的真正财富是它的全体公民。从汶川到玉树,围绕生命展开的故事,彰显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对人民生命的尊重
  前行路上,灾难不期而遇。从汶川到玉树,难忘的不仅有山崩地裂后的怆然,不仅有失去同胞后的哀恸,还有让人眼噙泪水、给人力量的话语:“把抢救人的生命摆在第一位”,“在这一困难时刻,我需要尽快赶回国内,同我国人民在一起”,“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尽百分努力,坚持下去,决不放弃”……
  熟悉的情景,熟悉的话语。两年前,在汶川地震灾区看到听到;两年中,在恢复重建的工地上看到听到。如今,又在玉树响起。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紧急部署,将救人摆在抗震救灾工作首要位置。党和国家领导人有的提前结束在国外的访问回国,有的推迟出国访问,第一时间赶到灾区。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生死关头,共产党员舍生忘死,挺身而出。
  地震中,青海省玉树县加吉娘生态移民社区党支部书记土丁朋措失去2名亲人,4名亲人身受重伤,但他顾不得照顾亲人,第一时间升起党旗组织自救,从死神手中夺回43个生命
  生命高于一切,争分夺秒救人。子弟兵再一次紧急出征。
  地震发生仅10分钟,玉树军分区、武警玉树州支队就率先开始生命救援。同时,一支支劲旅从全国各地火速出发,挺进灾区。在玉树州民族综合学校救灾点上,玉树军分区司令员吴勇带领官兵用铁锹、镐头和双手营救受灾群众,在随时可能倒塌的建筑旁经过5个小时苦苦搜寻,10名学生成功获救。
  生命高于一切,争分夺秒救人。那些日夜坚守在手术台边的白衣天使们,那些没日没夜为抢通路、抢通电、抢通水而劳碌的人们,在危难时担起重托。
  地震发生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迅速组建救援医疗队,以最快速度赶赴灾区。救灾队中有一名玉树籍藏族护士多杰旦周,地震夺去了他的母亲和弟弟。队员们让他回家去见亲人最后一面,可他哽咽着说:“亲人已经停止了呼吸,我回去除了悲痛,根本挽救不了他们的生命。我要尽我所能抢救伤员,多挽救一个生命就是对遇难亲人最好的慰藉。”
  在一起,人民有了主心骨;在一起,战胜灾难有了力量;在一起,就能创造奇迹。
  两年前,在汶川地震灾区,即使在超过黄金救援72小时之后,生命的奇迹也一直在上演,84017名群众被从废墟中抢救出来,149万名被困群众得到解救,430多万名伤病员得到及时救治。
  一个月前,在玉树,我们同样见证了生命奇迹。151340分,玉树震后30小时,一个年仅5岁的藏族小姑娘阿妞卓玛被从废墟中安然无恙地救出;41917时,玉树震后129小时,结古镇西航村藏族妇女日土奇迹般生还。
  一个国家的真正财富是它的全体公民。两次哀悼日活动,国旗为国民而降下,汽笛为同胞而哀鸣。降下的是国旗,托起的是生命的尊严。
  从汶川到玉树,围绕生命展开的故事,彰显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对人民生命的尊重。
  两次灾难磨砺,两次挑战激发,中国积累了应对危机的强大力量
  512日这天,各地不约而同选择用防震演练的方式铭记两年前的灾难。这一天,也是第二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点滴往事,不应忘记:两年前,四川安县桑枣中学2000多名师生从教学楼中有组织地撤出,无一伤亡;一个月前,玉树地震发生时,玉树县第一民族中学5名老师和880名学生全部躲过了这场劫难……平日里不起眼的防灾演练竟能在突发的灾难中托起生命的希望。
  在灾后的玉树,人们常提起一个仓库和1000顶帐篷的故事。
  仓库,那是青海省民政厅在玉树设有一个救灾物资储备库;帐篷,是这里储备的1000顶帐篷。地震之后,第一时间,就是这仓库中的1000多顶帐篷被用来搭建临时指挥部、安置中小学生、安置伤病员。
  震前的一年,青海省政府决定在青南易灾地区建设州、县、乡三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到2009年年底,玉树藏族自治州已全面完成10所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建设。正是这些储备,危急时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不仅是玉树,这种物资储备的制度在全国很多地方已经陆续建立;不仅是物资的储备,几年来,经由法律、制度、机制、技术等诸多环节,中国积累了应对危机的强大力量。
  2003年非典疫情暴发,危机磨砺着中国,挑战激发着中国——科学发展观由此提出。
  发展,不单是寻常日子里春和景明的山水画卷,更是风雨中护佑安康的坚强臂膀。几年来,中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强化了以突发事件应对为目的的应急管理体系,整个国家的应急能力大大提升。



https://m.sciencenet.cn/blog-437734-328139.html

上一篇:浅论钱穆的文化观
下一篇:《年轻没有失败》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20: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