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齐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rrylu1960 科普创作与出版为主线,兼谈时事、生活,愿与有识之士广泛交流

博文

美国之行(四):没有那么多的水泥森林

已有 4856 次阅读 2017-6-13 18:44 |个人分类:走遍天下|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美国旅游

离开闹市纽约前,导游跟我们说,你们再好好多看几眼此行美国的高楼大厦吧,后面的行程中,这样的景观就不多见了。

呵呵,高楼大厦有什么好,现在每天都生活在如水泥森林般的高楼大厦中,早上一睁眼,窗外看到的第一眼就是高楼,天好的时候,可以远望西山,可惜需要越过无数的高楼。

三四十年前,如果有幸去美国在大城市,也许会为那里高楼大厦铸就的奢华所惊讶,如今,比起国内那怕是一个较发达地区的小镇,也能见到高楼林立的风景,我们早已不缺高楼大厦。

在中国,哪里建的楼多,哪里似乎就显得越发达,房地产拉动GDP啊。城市外表的繁荣,谁知道背后都有哪些故事。

中美发展的历史不同,发展的速度不同,发展的侧重点更不同。当几十年前首都北京多为低矮的平房夹杂四五层的灰砖或红砖楼房的时候,纽约那样的大城市已经是高楼林立,商业性的高楼遍布纽约的金融街、第五大道。我们的城市建设是在比较低的水平起步,发展速度够快,后来居上,人家是在已有的基础上维持。至少从大城市的外表来看,我们并不显得有多落后。



纽约第五大道上洛克菲勒家族产业,有19幢大楼,建于上世纪30年代



走在高楼的夹缝中,多少给人以压抑感


曼哈顿半岛



纽交所门上挂上了中国国旗,又有中国公司在美上市了

那个最高的建筑就是在世贸中心原址上建起的新的大厦。人类为啥喜欢建高楼呢,
显示自己的实力,炫耀自己的财富?


而美国的百姓大部分似乎不是居住在水泥森林中。



夏威夷土著人的房子都盖得不错了,据说他们很有钱



美国东部路边的民居。草坪属于房主,维护归个人,如果不把草坪修剪整齐,就会有人举报,被罚,呵呵




到美国看什么?深层次的东西我们只能通过信息的学习获得,尽管难免带有各种偏见。我们这些游客能看到的,仅仅是从基本建设上看城镇的表象,感受发达程度。

这次美国之行,所到城市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布法罗、洛杉矶、拉斯维加斯、圣地亚哥...单纯看基本建设,城市间的发展差距巨大,去完了纽约,再到边境城市布法罗,真的还不如我们一个小县城。

布法罗号称纽约州的第二大城市,从基本建设上看,却与纽约存在天壤之别。几乎看不到什么高楼。咱对美国了解不多,头一次听说这个城市,还是从不久前开始阅读的《巨人的陨落》,原来100年前,才独立100多年的美国,就是世界上很多人向往的地方。俄国小伙一心向往美国,辛苦工作,终于攒够了去美国的船票,准备经纽约去布法罗谋生,结果被黑心船长扔到了4800公里之外的英国加地夫港。这个情节说明,啥时都有黑心的骗子,出国要当心;布法罗在100年前就是个小城市,说不定和现在没啥太大区别。房子够住,不会多建,楼不倒,不会推倒重建,看似美国人多么勤俭节约,实则也是劳动力缺乏,没有力量大搞基本建设。

也许美国人不像中国人那样爱做表面文章,追求城市外表的奢华。



布法罗河湾公园,据说在这里才能见到一些高楼(来自百度)




沙漠上的城市拉斯维加斯,据说在这里才能有真正见证美国的奢华。可惜我对它毫无兴趣


美国士国面积与中国相差无几,但人口3亿出头,还不及中国四分之一。科技发展拉动美国经济,而不以基本建设、出卖资源为支撑。

至少从外表上看,美国的确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发达,那么奢华,当然,像拉斯维加斯那样为全世界赌徒准备的沙漠城市是个例外。美国人的幸福在哪里?我不好评价,也不想多议论。但看到他们能住得起接地气的房子,能够用得起房车,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大自然,还是让人有些羡慕。

我也不愿意住在水泥森林中,对灯红酒绿似的奢华城市表象不以为然。我想在房前屋后有一片属于自己的草坪、菜地,这样的日子,恐怕此生无缘实现了。



戒备森严的美国白宫



美国国会大厦,可以近距离接触。据说这里以前可以进去参观的,现在不行了,原因大家都知道的



洛杉矶



波士顿查尔斯河畔基本算是市中心吧,那个最高的黑色建筑是华人设计师贝侓铭之作



哈弗大学周边的英式建筑,哈弗大学就位于波士顿以西的一个叫Cambridge(剑桥)的小镇上



美有大门的麻省理工大学



哈弗大学的校门这么弄这么小?






圣地亚哥老城区的私人住宅大部分出租给商户作买卖了。看来美国人也需要开发旅游经济啊







https://m.sciencenet.cn/blog-438991-1060579.html

上一篇:美国之行(三):站在峡谷边缘看风景
下一篇:愿雨后荷花给大家带来夏日的清凉

8 武夷山 吴云鹏 白图格吉扎布 冯大诚 杨正瓴 黄仁勇 强涛 xlsd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2: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