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齐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rrylu1960 科普创作与出版为主线,兼谈时事、生活,愿与有识之士广泛交流

博文

他们把“青春”交给“广阔天地”

已有 4952 次阅读 2010-6-30 23:36 |个人分类:时事浅谈|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上山下乡, 知识青年, 广阔天地

历史就是历史,历史是不应被忘记的。

本来,既没有当过“知青”,也不是“知青”子女,甚至家里也没有人当过“知青”的俺,在这里谈“知青”的话题,的确有些不靠谱。但今晚看过《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图集》,还是被一张张反映知青“青春迹痕”的历史图片所震撼、所感染。忍不住将抗衰老问题先放在一边,针对这一代人在“广阔天地”逝去的青春岁月说点什么。

近年关于知青题材的影视等文艺作品层出不穷,相信大家对这段历史的存在并不陌生,何况”知青情节“,“知青后遗症”可能就存在于我们身边。但真正了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未的可能并不多,不过还好,相关的权威出版物已经存在,想了解的随时可得。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尽管没有亲身经历,但对于诸如“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听毛主席的话,到贫下中农中去”,“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这些政治口号,对于刑燕子、侯隽、董加耕这些模范知青却是耳熟能详。

人们关注更多的可能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文革”中演变为政治运动的这段历史,少有人关注作为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从50年代就开始了。缘起是为了缓解城市就业压力,促进农村边远地区的发展和巩固边疆。是根据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就业难”的国情提出来的。(文革开始前,应称下乡上山)

相信“文革”前那个年代,有理想的百万“知青”,在“广阔天地”,用他们作为知青老前辈的艰苦付出,曾经将“文明”播种在祖国的山乡。

从1968年到1980年,不管是作为政治运动的牺牲品也好,作为缓解城市压力的一剂良药也好,事实上,有高达1500万的“知青”将他们的青春交给了“广阔天地”,引用原国务院知青办的基本看法:“对于广大知青在建设农村、建设边疆所做出的贡献和受到的锻炼,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他们那种志在四方,勇于承担国家困难、艰苦创业的精神,应当给予鼓励和宣传”。

前半句俺高度同意,后半句相信许多知青同俺一样感受,所谓志在四方,不过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即使伴随狂热政治浪潮曾经有过的激情和理想,最终也被无情的现实击垮了。

非常理解这一代“知青”所经历的苦难,少数后来的成功者并不能掩盖曾经有的并且今天还在延续的悲剧。无疑,他们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更多的补尝。

“不堪回首,也要回首”,这倒是俺接触过的知青哥哥姐姐们的真实情节。看到他们怀着这么高的热情,纷纷回到自己的“第二故乡”聚首,真的还有点羡慕呢。那一代的“知青情节”也是客观存在的。

空前的人口大流动,空前的人口大重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已成为翻过的一页历史,然其中深刻的政治、经济、历史渊源值得深思。复杂的历史问题,首先需要还历史的本来面目,作出客观的评价,“简单地肯定和否定都是不恰当的”,俺同意这一点。

记得上小学时,老师给出的一道作文道“你的理想是什么”,俺写的题目是“我的理想是上山下乡,当一名光荣的知识青年”,可见,这一场运动,在俺幼小的心灵,也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可惜俺无缘经历这一段苦难,无缘积累到这一份宝贵财富。曾经问过几个知青哥哥姐姐,对当年的选择是否后悔,多数人的回答是“无怨无悔”。相信人生曲折的经历的确是一笔财富。在"广阔天地",他们真正了解到了中国的国情。

看到现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就业压力如此之大,许多年青人,包括大学毕业生,宁愿在家里“啃老”,也不愿意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我想面对如此复杂的社会环境,不能简单用没有理想去评判他们。我们不可能再掀起新的一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但一代“知青”曾在祖国偏僻的山山水水“播种文明”“创造文明”的历史,难道不值得我们思考些什么呢。

共产主义要消灭三大差别,其中消灭城乡差别也正是中共当下正在考虑的,城乡兼并农村的所谓“城乡一体化”,在今天对大部分地区来讲,只能是个遥远的梦 。除了让大量没有多少文化的乡下人到城里充当廉价劳动力,难道“富起来”的国家就没有办法吸引更多的“新型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播种更多的“现代文明”吗?



https://m.sciencenet.cn/blog-438991-340183.html

上一篇:我们为什么会衰老?
下一篇:花开花落终有时

11 武夷山 梁进 曹聪 陈安 王修慧 吕喆 金小伟 邸领军 许培扬 曾新林 shihuashishu

发表评论 评论 (1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23: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