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齐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rrylu1960 科普创作与出版为主线,兼谈时事、生活,愿与有识之士广泛交流

博文

初冬叶语 精选

已有 4732 次阅读 2012-11-11 17:07 |个人分类:科普文章|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秋天, 叶绿素, 落叶, 花青素

立冬了。但秋还未远去,在四季分明的北方,大多数怕冷的落叶植物上,我们--叶子们还在,就是一个证明。

 

从深秋到初冬,我们中的许多成员,穿上了多彩的外衣,黄的、红的、紫的……随着气温变化、 我们衣服的色彩变幻,渐渐地,我们也要离开母体,扑向大地了。

风儿来了,我们扭动着薄薄弱弱的身体,飘飘洒洒,落满大地,也上演着最后的辉煌,带给人们深秋的美。在那些缺少色彩的年代,这个季节,人们眼中是“枯枝落叶遍地黄”的凄凉景色,今天,多彩的年代,同样的景色,在人们眼中已演变成了“一地黄叶也辉煌”的美景。看样子,年代不同,人们的心境不同,人们眼中的我们随季节变化的景色是大不一样的。时代在前进,人们的生活越变越好了。

辉煌过后,我们也该向人们书写一年的总结了。到了寒冬,也许,我们中的许多,可能已融入泥士。不过,来年,我们还会回来的。

春天,天气逐渐变暖的时候,我们会随着嫩芽舒展身躯,并慢慢变绿。叶绿素染成的绿衣是我们的最爱,也是树儿的最爱。没有叶绿素参与的光合作用,树木就得不到食物,不能茁壮成长。当然,叶绿素在我们的身体里站住脚, 并非一帆风顺,有时小小的我们迫不亟待地钻出了枝条,可营养不够,不具备大量生产叶绿素的本领,所以刚刚长出来的我们衣服的颜色还是早就存在在的一些色素,比如花青素的颜色。因此,春天我们中的一些刚刚出生的小朋友,颜色有些发红发紫发黄就是很自然的啦。

 

等到我们的翅膀硬了,会大量造叶绿素了,身上的绿衣就会变得格外漂亮了,当然,我们中的一些成员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会生病,会变得体弱,合成的叶素不够了,就会出现病态的黄色,这有点像人生了病,脸会发黄发黑一样吧。

叶绿素的合成需要的条件复杂,它也比较娇气,尤其怕冷,天暖和的时候,它们在我们的身体里过得很舒服,尽心妆点绿色的大地。到了秋天,天一冷,我们体内的叶绿素就有些受不了了,抵挡不住低温的侵袭,慢慢被破坏掉,这时,我们的绿衣就穿不住了。

 

人们看贯了穿绿衣服的我们,绿色把大地装点得一片生机。可是,穿绿衣的我们,往往不被人们关注,因为太普通了,多少缺乏点特色。

叶绿素被破坏,这时,我们体内其它一些色素终于有了更多表现的机会。

看我们的银杏叶伙伴,深秋的变黄的叶子,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异常美丽,很惹人注目呢,特别是一地的银杏落叶,使大地披上了金黄的彩妆,造就了很独特的景色呢。银杏叶子披金衣,这要归功于身体里的类胡萝卜素。

再看那万山红遍的美景,功劳则要归功于于花青素了,花青素不仅是许多花和果中的常住居民,与叶绿素一样,也存在于植物叶子的液泡中,它是一种很神奇的物质,可以随着细胞酸碱度的变化,显现不同的颜色。天冷了,植物准备过冬了,细胞中的可溶性糖多了,酸性增加,我们中的一些含花青素多的成员,就会穿上红色或紫红色的衣服了。天冷得越突然,比如突遭霜冻,红得越快,红的程度越深。所以有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描述。

 

可见花青素显现的颜色很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呢。长在不同树上的我们的兄弟姐妹们,合成花青素的数量不一样,环境中的酸碱度不一样,这些都会影响花青素的表现。花青素就像一种神奇的物质,变幻无穷,把深秋初冬装扮着色彩斑斓。四季分明的北方温带地区,秋未初冬是很美的季节呢。

人总会变老,我们叶子家族也是也样。到了秋天,经历了绿衣退去,黄衣上场表演,我们渐渐变得衰老,已无力抵御寒风的吹拂,很难在树上停留了。我们会随风飘落,融入大地。

"草不谢荣于春天,叶不怨落于秋天”。天冷了,我们的暂时离去其实也是一件好事,也是一种牺牲,对于树木来说,少了众多张吃饭喝水的嘴巴,也可以更好了保存实力,度过严冬。何况融入泥土的我们也能起到些保护根系,增加土壤养分的作用呢。只是我们让树儿光着身子过冬,多少有些不好意思呢。


年复一年,我们来来往往于大自然中,一些成员秋天离去了,更多的成员春天来到我们中间。。落叶的过程看似有些凄凉,但无来便无去,无死便无生,从整体来说,我们与自然一起,永恒不灭。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https://m.sciencenet.cn/blog-438991-631431.html

上一篇:三里河银杏大道,又见一地金黄
下一篇:三里河银杏大道上的幸福生活

18 武夷山 郭向云 吕喆 刘旭霞 李学宽 陆俊茜 林涛 吕洪波 曹聪 陈智文 赵新铭 苏德辰 陈冬生 唐常杰 少雨 徐传胜 anran123 crosslud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4: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