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文化与施郁世界线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shi

博文

杨振宁先生在他的生日10月1日发表的论文

已有 15652 次阅读 2014-9-25 20:55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杨振宁先生在他的生日101日发表的论文

                                   施郁  

 

杨振宁先生最著名的两篇论文是:

(1)  1954年和Mills合作提出杨-Mills理论(即非阿贝尔规范场论)的文章, [1]

(2)  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质疑弱相互作用中宇称是否守恒的文章.[2]

   文章(2)导致两位作者获得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而文章(1)提出的杨-Mills理论后来成为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基础, 打开了规范对称决定相互作用这一20世纪理论物理的重要原理的大门, 具有世纪性的重要性.

   杨纲凯教授发现, 这两篇文章都发表于101, 而这一天正是杨振宁的生日![3]

笔者作了进一步的调查, 发现在杨振宁先生发表的论文中, 还有几篇也发表于他的生日101. 它们是:  

(3)  1962年关于非对角长程序的文章. [4]

(4)  1948年关于核反应产生粒子的角分布的文章.[5]

(5)  1960年和李政道合作的1篇关于玻色气体的文章[6]

(6)  与他的学生邹祖德及赵午合作的3篇关于高能碰撞的文章.[7-9]

文章(3)也很著名, 它提出非对角长程序概念, 从而统一了超导、超流、玻色凝聚等一系列量子凝聚现象, 是凝聚态物理的一个关键概念. 因氦3超流的理论工作而与他人分享20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Leggett2006年出版了一本关于所有量子凝聚现象的书[10], 而该书采纳了杨振宁的这个观点作为全书的基本观点.  

   论文(1)(2)(3)都居于杨振宁13项最重要的贡献之列.[11,12]

   论文(4)是杨先生当年的博士论文工作, 是他的出道之作. 这篇文章以及此后不久发表的关于π0衰变选择定则的文章[13]使得年轻的杨振宁成为当时粒子物理对称分析的专家,[11,14]并为未来更重要的工作, 包括(1)(2), 打下了专业基础.[15]因此作为杨振宁的重要文章, 论文(4)也被选入他的论文选集.[15]

   杨振宁最重要的13项贡献中有一项是他1957年和黄克孙、李政道、Luttinger合作的关于玻色气的工作.[11,12] 那是用膺势法所做的结果. 而在这之前, 杨先生与李政道合作, 用另一个方法, 即所谓双碰撞方法, 也得到了一系列结果. 但当时因为宇称不守恒问题紧迫起来, 为了写作著名的李-Oehme-杨关于3个分立对称性的关系的文章[15,16](该文也是杨振宁13项最重要贡献之一[11,12]), 双碰撞方法的一系列文章直到获得诺贝尔奖之后才整理出来, 其中之一就是论文(5), 是讨论零温极限.

   综上所述, 杨振宁先生共有8篇论文发表于他的生日101. 这些有趣的巧合更显杨先生科学人生的精彩.

   2014101日是杨先生92岁生日,也是他最重要的论文(1)(2)分别发表60周年和58周年纪念日.笔者写此拙文纪念这些伟大著作的诞生,并祝杨先生生日快乐!

 

参考文献:

[1] Yang C N, Mills R. Phys. Rev. , 1954, 95: 631

[2] Lee T D, Yang C N. Phys. Rev., 1956, 104: 254

[3]Young K.After-Banquet Speech. In: Nieh H T. (Ed.)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of Frontiers of Science in Celebration of the 80th Birthday of C. N.Yang. 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 2003. 522

[4] Yang C N. Rev.Mod. Phys., 1962, 34: 694

[5] Yang, C N. Phys.Rev., 1948, 74: 764

[6] Lee, T D, Yang C N. Phys. Rev., 1960, 117: 12

[7] Chou T T, Yang C N. Phys. Rev. D, 1971, 4: 2005

[8] Chao A W, Yang C N. Phys. Rev. D., 1974, 10: 2119

[9] Chou T T, Yang C N. Phys. Rev. D, 1985, 32: 1692

[10] Leggett A J. Quantum Liqui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2006.

[11] 施郁. 物理, 2014, 43 (1): 57

[12] Shi Y. Int.J. Mod. Phys. A, 2014, 29: 1475001

[13] Yang, C N.Phys. Rev., 1950, 77: 2

[14] 杨振宁. 物理, 2012, 41 (1): 1

[15] Yang C N. Selected Papers 1945-1980 with Commentary.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1983

[16] Lee T D,Oehme R, Yang C N. Phys. Rev., 1957, 106: 340

 




https://m.sciencenet.cn/blog-4395-830820.html

上一篇:物理学之美:杨振宁的13项重要科学贡献
下一篇:独立预测诺贝尔奖:一位复旦校友、两位华人

25 武夷山 罗德海 马红孺 姬扬 刘全慧 李轻舟 曹聪 徐义贤 贾伟 鲍博 王桂颖 史晓雷 张江敏 赵纪军 刘淼 俞立平 王树松 wliming htli dulizhi95 biofans LongLeeLu bridgeneer blackrain007 rosejump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0: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