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思想 启迪人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unibruce

博文

从“八股文”到“标准答案”

已有 3340 次阅读 2013-4-16 12:20 |个人分类:人生百味|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标准, 八股文

刚结束为期五天的考前培训,又当回几天学生。晚上便做了一个关于考试的梦,答不完的卷子、交卷时间到、焦躁以至蹬开被子、急醒。原来是梦,不,幸好是梦。可转念一想,为什么会有些庆幸只是梦呢?

应试教育让人诟病,一种观点说它体现的是“短期记忆成效和思维套路的熟练度”,是以“识记与荒废的方式”进行的,它抹杀了人自然成长的“生命之锐气、想象力、创造力”。而熊培云教授在“二等于多少”的文章中,指出摧毁中国教育的“不折不扣的祸患”便是标准答案,在它背后,是“考生的命运”,是“命题者的权威”,是一个“死去的世界”。他接着以“1+1=2”来概括中国中小学甚至大学教育,即“演算由左而右,等号左边是权威,是宿命,是既定的一切;等号右边是唯一的僵死的答案,是一个封闭的世界。”而不是“2=?”开放氏的给你无数种可能的选择。然而“荒诞乃至让人无法忍受”的是这样一种情况:当出题问2等于多少时,你只能回答“1+1”。在此基础上,他又做了进一步的思考:“如果把运算的过程比作生活过程,那么生活就只有一个目的,只有一个标准答案。”

写到这里,似乎可以对我的“考试梦”醒来后,心情一刹那由“焦躁——庆幸”的转变做出一个可能解释:作为高等教育的受益者,我已经“被标准化”了。我似乎被标准奴役,失去了冒险一搏的精神和勇气,不得不对厌恶的“考证”妥协,甚至一种更可怕的迹象提醒自己,对“考试或是考证”我已经有种难以割舍的情结,就像别人欠你钱一样,总觉得是个事儿。其实没有那个“证”,你也可以工作,但是我依旧执迷,何哉?是在追求更稳定的生活?还是那种久违的、专注的热情?或是顷忽即逝的“虚荣心的满足”、“成就感的提升”?又或者它们早已经水乳交融在我的个性里,渗透到我生活的全部?

令人失望的是,我的“愚笨的勤奋”,同样在美国传教士亚瑟·亨·史密斯《中国人的性格》中被描绘得活灵活现:“只为勤奋,不计回报”、“似乎为富人买官敞开的后门应该能挫伤读书人的热情,可是居然没有”、“甚至往往会出现1万多人竞考一个职位的局面”、“……有35位考生超过80岁,18位超过90岁……”。更可悲的是,“很多人一旦通过考试获得了初步的成功,他们就会放弃从前的勤奋,只不过中国人说这一类人不配称作是读书人。”悲哀不是对前者的不思进取,而是后者“阿Q式”的精神胜利,作茧自缚出一种高不可攀的荣誉,然后为此“活到老,考到老”,而当下社会“畸形的、功利主义教育,各种毫无价值的证书,不仅让人类失去了童年、少年、青年,甚至可能一生”。从八股文到标准答案,不变的是“出题者的威权”,是百年来的“痛苦的轮回”,似乎除了考取功名——“单向度的社会”定义的成功的标准答案,没有任何其他出路。你也就不难理解,虽说古时的智识们知道“格物致知”,然而对自然、对物理的世界认识还是那么肤浅,就别提发展成科学了。

讲到“科学”,我才体会到自己学生时代的生活是“粗糙的”,包括学习本身。因为说来惭愧,作为一名受过高等教育的研究生,直到最近读过《对伪心理学说不》这本书后,才对“什么是科学”的最基本问题有些认识,才对一些科学的基本特征,如系统的实证主义、公共性和可证伪,有所了解。是自己缺少好奇心吗?还是没有求知的欲望?

“标准化”之毒甚矣,而我的“考试梦”,某种意义上讲,成全了我的“中国梦”,是该高兴呢?还是悲伤?




https://m.sciencenet.cn/blog-446175-680656.html

上一篇:爱的练习
下一篇:不如忘记

3 孙学军 赵美娣 李宇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2: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