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真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crm 我是一个杂学者,涉猎学科多而杂、浅而不深、博而不精。

博文

儿子的“三字经”

已有 2850 次阅读 2011-12-4 20:22 |个人分类:闲话生活|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office, class, face, 三字经, exactly

 

    儿子会背《三字经》,是跟他妈妈学的。我虽号称“才子”,可从未想教他这些。而我自己呢,始终只记得一句:“人之初,性本善。”

    人性本善还是本恶?一直是一个哲学问题。“本善”的探究者,常以《三字经》来论证,认为圣人之言也。

    我看《三字经》的起始句,原意不是“肯定”,而是真切的“劝导”,希望一个人从他生下来的时候,即开始往“善”的方面引导,做一位“仁爱”之人。

    儿子经常念“人之初”,他能背到“昔孟母,择邻处”,之后的有时记得,有时便忘记了。

    孟母三迁的故事,流传甚广,主要是给儿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一个母亲如此看重教育,亦有“望子成龙”之期盼。

    孟子小时候是很可怜的,父亲死得早,家里的生活靠母亲织布来维持。故而他能说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温存的话来,这是“善”的根本体现。

    我曾与一位同事笑谈:“等我儿子长大了,我就老了,或者已经不在人世了。”这样的人生,在不久的将来,或许就成为了现实。

    然而,无论怎样,我会把人性中最美好的情愫——善良传递给儿子。人们不了解,“善”不光是人的一种品性,它其实是最高的“智慧”。佛家的“慈悲”,上帝的“仁慈”, 真主的“至仁”,皆是对“善”的释义。

    我们的智慧不在于把“恶”的种子播下,而是让世界因为我们的“善”变得美好。当下人们的烦恼,大都出于怕“善”而吃亏。可是,无善无恶的信仰,也没有给他们带来快乐。

    我们看到很多人烧香拜佛,也见到许多人走进教堂,他们想在宗教里求得心灵的慰藉,而最终能使其平衡的却是他们曾经放下的“善念”。

    大凡智慧的人,会以“善”来面对生活,从中积累素养和学识。一颗善良的心,远比一颗邪恶的心更加强大,它所产生的吸引力和号召力是无所比拟的。我们从来都会被“善”所感动,流下真诚的泪水。

    在儿子的面前,我不忌讳流泪,用所谓坚强掩饰真情。无论我用什么语言来阐释,均不如那颗晶莹剔透的泪珠,在我看来“善”如流水,柔而有刚。

    儿子可以继续背他的《三字经》,我只愿以身作则,教他一个字:善。

 

    2011124



https://m.sciencenet.cn/blog-448631-514881.html

上一篇:我给儿子讲历史——之武昌起义
下一篇:我给儿子讲故事——之“狼来了”新解

8 黄晓磊 王涛 张兴国 武夷山 何士刚 孟庆仁 zhangcz07 czhc

发表评论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1: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