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小冬 (Foster Fei)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osterfei2 主要研究领域: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

博文

来自两位体育学博士生的电邮

已有 841 次阅读 2023-8-18 23:54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在分享另外两位同事的电邮之前,我想反复声明的是,最近一个多月大家提到的这些现象几乎在中英文世界的所有领域里都存在,当然也包括扎根理论这一方法论领域。就拿扎根理论这一领域作为例子,我可以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装看不到扎根理论英文世界里的一些现象,但是我们的一些同行绝对不会保持沉默。正如我观察到的,他们(ref.)会发文指出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也跟我的同事(ref.)私下讨论过同行们在文章中指出的一些问题,我和我的同事(ref.)都承认,同行们是对的,他们指出的问题的确如此。我自己也发英文文章(Chen, Feng, Wang & Fei, 2022; Wang, Shi, Li & Fei, 2023)指出洋人同事的一些错误和问题。我自己当然很清楚,在扎根理论英文期刊发文章指出洋人同行的这些错误和问题意味着什么。当然会得罪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撇开中文世界不谈,扎根理论英文世界里各种乱象正是因为不想得罪人等这样那样的顾虑所以才造成今天这个局面。在这过去的一个多月里,我也经常提醒自己,不要跑题。同事们分享的这些现象,对于我来说,都是扎根理论的资料(data)(ref.)而已。每当我看到同事们分享的这些事件,我都会问自己,在扎根理论英文世界里有没有这些现象?当然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这个礼拜我也已经和几位青年同事(ref.)开始写另一篇英文文章,尝试进行分析和归纳,其中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呈现这些现象和问题之普遍性。我已经写了两页多一点,这几天正在把几位同事来信的一些观点翻译成英文。



尊敬的费老师:

     您好!我也是一名吃瓜的博士生,想回复同在吃瓜的那位同仁。

1“那些学者没有隔空对线,有些体育学学者是因为真的忙碌于科研,没有时间对线吗?难道不捍卫自己的学术声誉吗?还是因为费老师有理有据指出学术不端和错误所在,他们无从对证呢?

2“同仁的吐槽和您的认知不同,以及根据您的亲身经历和亲眼目睹,您和长江学者、985博导熟络,认识独作发体育科学的硕士。未知全貌不予评论,您举的这些案例全部不具代表性,不能因为极少数硕士生第一作者发核心,就说整个行业或者期刊没有前几日各位反映的问题和弊端。并且您的言论可能出卖您知根知底的朋友,按照您提供的信息查阅近年来体育科学的期刊目录,基本可以精准推测是……(请老师打码这部分内容,谢谢老师),他的作者单位也会让人高看一眼。人以群分,您大概率是也是拥有资源和平台的那小部分人。

3“希望自己是个关系户,但是做不到”“知根知底,他真的没关系既得利益者不会到处叫嚣,聪明的人会偷偷躲起来享受利益。


Untitled 回复1.png



尊敬的费小冬老师: 


您好,我是一名体育学在读博士生。看到818日的推送深有感触,该文一方面说出了近期公众号画风跑偏的事实,但是另一方面,对于体育学领域发表论文的情况似乎又与事实存在出入。由此,想与您谈几点我自己的想法,如果有机会让更多人看到,该观点也仅代表我本人。 


第一,问题不是掩盖就能够解决的,如果存在错误,应该认识并改正 


在公众号接连批判体育学几位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者在误用扎根理论时,我和同学们都激动地吃瓜。但是,吃瓜心态只是表面的。根本上,是激动于有人愿意站出来,公开质疑在体育学中存在不正常的论文,说出了我们长期以来的心声。加之费老师拉的群、推送大家的来信,如此与读者正面对线的方式,让我和同学们更是感觉到非常亲切,也看到了更多同仁所遇到的问题,深表感同身受。但是,随着关注度的不断上升,逐渐从讨论体育学部分专家误用扎根理论变成了假论文多”“发文难再到后续一系列吐槽的问题。这跑偏的画风确实会让较少接触体育学领域的同仁或者刚刚进入体育学的小白直接地看到了行业的黑暗面。但是,避免污名化并不是掩盖问题的理由。 


学友818日的信实际上是在为体育学领域的形象担忧,想要为体育学中依然在勤恳工作,踏实搞科研的学者正名。但是,仍然不能忽视体育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换个角度看,学友提出的部分例子又恰恰是反例:(1985教授、博导的论文投遍了体育学所有C刊都被退稿而选择转投教育学期刊可能并不是这位985教授的文章质量不高,反而正说明体育学容不得不同观点,不符合某些主流”“文件”“权威的论文无法发表,反映出体育学缺乏争鸣的学术气氛。如果真照学友所言,大佬不回应、期刊社不再关注、拜登不回消息就不再发声,那么这个世界应该是无声的。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那些为社会进步挺身而出的人们正因为仍存良知,选择为正义和公平发声。(2某长江学者的专家约稿经过外审后给出了近千字的修改意见要求尽快修改又存在矛与盾的问题,究竟是长江学者的矛不够锋利,还是外审专家的盾过于坚固?但这也仅是个例,更多是对所谓的长江学者趋之若鹜。这里无法质疑案例的真实性,但是基于其真实性上的合理推测也并不无道理。天下大同也并不是让我们不看事物的反面问题,而只看事物的美好吧?对于试图用歌颂掩盖问题的做法,不禁要问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哪里去了? 


第二,还不到唱赞歌的时候,体育学仍需努力 


诚如学友所言,专家大佬不会亲自下场参与争辩。一则有失身份,二则无心顾及。但是,这种双耳不闻窗外事的做法是否真的有助于这个学科的发展?对于批判的声音,不给予直面的回应,到底是作者缺乏底气,还是他真的无心顾及?费老师公众号近期获得的关注,就是因为部分人看到的种种问题与自己的经历产生了共鸣,如果作者能直面问题、正面应对,应该获得更多的关注。顺便分享一下我看到的几篇论文:(1)某长江学者的论文信息中显示,收稿日期为2022526日,知网发表时间为2022528日,试问在短短的不足72小时内(刨去非工作时间,这个数值应该更低),如何通过三审三校?如何保障论文质量?(2)某学者发表在某C刊中的论文,不仅仅存在大量的错误引用,甚至篡改原文内容、杜撰相关数据。(3)某C刊的约稿,其实就是某次讲座PPT的内容,其中的内容和观点,在其他刊物早已重复发表。如此举例总是无穷尽的,必然举一而三。但是,这里要注意的是,以点带面容易忽视事物的特性,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这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你说有勤恳的学者,我说有学阀,本质上我们并不冲突,都在描绘这个真实的世界。我们还不到唱赞歌的时候,找对方向,努力才有意义。 


第三,希望我们都能有自己的英雄主义” 


毛主席在1957年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60多年后的今天,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仍然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理想和目标。无论是体育的科学问题还是体育学界的问题,对于问题展开讨论必然会发现其中的不足,相比于以美美与共之词和稀泥,不断改正不足才是我们应该做的。我想我们应该有也应该相信同仁们有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的英雄主义。 

 

                                                                                        尝试认清体育且依然热爱体育的学生


Untitled 2.png


Untitled 3.png





https://m.sciencenet.cn/blog-448901-1399544.html

上一篇:一名[体育学]吃瓜群众的体会
下一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三级编码”

0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07: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