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立平博客——邗上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liping 科技评价、技术创新、信息经济 镜像博客:http://www.yuliping.com

博文

写多少论文合适? 精选

已有 9663 次阅读 2009-5-2 19:13 |个人分类:科研心得|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论文, 数量, 质量

学者写多少论文合适?论文的数量并没有具体的规定,大体上与以下因素有关:

1、单位或者课题的要求

不同的单位都有一定的科研工作量,作为学者而言,完成科研工作量是起码的。当然,越是水平高的研究机构,对论文数量与质量的要求越高。

2、期刊数量

不同的学科,期刊数量不同。比如,经济管理类期刊较多,当然论文数量就多;一些学科期刊较少,当然刊载论文数量较少。当然,不同学科学者数量也不一样,这些对学者发表论文会产生影响。

3、学科发展速度

一些学科发展较快,创新相对容易,论文数量较多;一些学科发展比较慢,创新比较困难,如数学,当然论文写作就少。

4、学科性质

不同学科,即使有很好的点子,但是论文的写作速度是不一样的。比如生物类、化学类,许多需要做实验,当然论文写得慢。古代文学、训古学方面的研究,需要引经据典,查询大量文献,很多文献网上是没有的,论文写起来也慢。经济管理类的论文,更多地依赖统计年鉴数据和数学模型,如果有很好的点子,论文写得就快。我从事科技评价方面的研究,一旦有很好的点子,一篇论文正常也就一个星期。

5、经济实力

现在发表论文都需要版面费,有的版面费高达3000~5000,甚至更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一定的科研经费支持,就凭一点工资,在寄钱时恐怕是要认真考虑一下的。我目前也面临这个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法恐怕是在国外发论文,人家不收版面费啊。

6、外部压力

做科研,固然有一定的兴趣,但是外部压力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职称评审、硕导博导评审、申报重大课题等等,无不看你的研究基础和水平,而论文数量和质量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7、内在压力

一旦功成名就,拿到了许多学术荣誉,再捞个一官半职,日子过得很好了,论文写作的动力就减小了。科研的功底和道德水平此时方能显示出来,好的学者,会继续做研究,带学生,发论文。也有一些学者安享人生,当然,人各有志,毕竟人家曾经奋斗过,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杨振宁。就个人而言,我喜欢发表论文,看到在一定级别的期刊上有自己的名字,那种精神享受是其他许多东西无法替代的。

8、编码技艺水平

这点是周春雷的评论,说得比较晦涩一些。简单讲就是为了论文而论文,比如,故意将一篇论文拆成两篇写。我认为这样做大可不必,肯定会影响论文质量的,当然,如果确实需要写两篇论文那是另外一回事。

9、个人的创造高峰

任何学者,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段,会拥有较强的创造性,在这种情况下,要争取多发论文,发高质量的论文。因为一旦过了这个阶段,你的思维敏捷程度会降低,创造性会下降,到时想写论文恐怕也不容易了。我这几年应该是感觉比较好的时候,最近收到2SSCI的录用通知,已经有3EI1ISTP,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的权威期刊上发表了9篇论文(7A+2B),另外在CSSCI期刊上发表了40余篇论文。我现在没有研究生,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写的,应该说数量和质量都说得过去了。

以前朋友们总是劝我注意论文质量,但我认为,没有数量哪来质量?此外我没有经费出版专著,有许多研究成果如果不以论文的方式展示出来,在心里堵得慌,而不可能所有研究成果都能发权威期刊的。看来我的感觉是对的,现在基本上质量和数量都可以了。

 

不同学科学者论文数量是不可比的,即使都是核心期刊,数量一样,也无法比较。但是对于同一学科而言,如果期刊水平相当,论文数量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能说明问题的,比如经济管理学的两位学者,在差不多同样级别的期刊各发表五六十篇论文,这是可比的,数量太少比较就没有意义了。这尤其适合宏观评价,比如两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发表论文数量的比较。

今天是我博客开通一周年的日子,聊以纪念,呵呵!

                                           2009.5.2俞立平于邗上

 



投稿与审稿
https://m.sciencenet.cn/blog-45134-229475.html

上一篇:我的第一篇SSCI论文——我们曾经是战士!
下一篇:基于因子分析的学术期刊评价指标分类研究

12 武夷山 蒋新正 刘玉平 章成志 陈中红 周春雷 陈国文 魏瑞斌 王福涛 迟菲 王启云 hsigma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6 14: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