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史与科学普及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instein

博文

聆听农业的历史足音 精选

已有 7228 次阅读 2022-10-16 09:50 |个人分类: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按:拙文刊于今年9月份的《知识就是力量》。由于今年7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刚在浙江青田县召开,因此编辑部计划在第9期做几篇与农业遗产相关的系列文章。约稿时,笔者的任务是择要梳理下我国现有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出于地域及遗产种类方面的考虑,按照东-西-南-北的顺序各选了一项。原拟题目为:农业大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表时改为现题目,正文也略有删改。感谢C编辑支持。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不但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我国是水稻、粟、黍、大豆、茶树的故乡,而且有着庞大的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2020年的数据为1.77亿人。我国不但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大国,而且在资源的发掘、保护、利用与传承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65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我国拥有18项,居世界第一,其中最早的是2005年入选的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最近是今年入选的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等三项。它们分布在我国东南西北辽阔的土地上。

下面就按照东-南-西-北的顺序,依次选一处代表介绍它们蕴含的古老智慧及现状。

东——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

所谓稻鱼共生系统,是指利用稻田的水环境,既种稻又养鱼,达到鱼稻互利双丰收的生产方式,通俗地讲就是“稻田养鱼”。我国稻田养鱼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四川、陕西出土的一些汉代陶水田模型中,已有在水田中养草鱼、鳝鱼、鲫鱼的证据。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三国时期的《魏武四时公制》,“郫县子鱼,黄鳞赤尾,出稻田,可以为酱。”“黄鳞赤尾”显然是指鲤鱼。

浙江青田的稻田养鱼源自古越族被迫逃往山区之后,在之前“饭稻羹鱼”(以稻为饭,以鱼为羹汤)基础上的一种应变与创新。据史料记载,自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青田置县以来,稻田养鱼史不绝书,故其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青田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先民利用溪水灌溉,溪水中的鲤鱼在稻田中自然生长,经过长期驯化,形成了如今的稻鱼共生模式,稻田为鱼提供了良好的食物来源和庇护场所,鱼可以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排泄粪肥,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从而形成了以稻护鱼、以鱼促稻的立体农业生产模式,有效缓解了人地矛盾。

目前青田县正在大力推广“一亩田、百斤鱼、千斤粮、万元钱”的种植模式,使稻鱼共生系统这张金色名片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png

南——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

我国西南地区是世界上茶树的原产地,早在周代,四川一带的茶叶便已作为贡品。到了西汉,岷江流域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茶叶市场。到了唐代,陆羽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茶叶产区亦遍布如今十多个省份。伴随着茶树栽培技术的发展以及饮茶风尚的流行,我国的茶文化传播到了海外,使茶叶成为与瓷器、丝绸并称的中国符号。

普洱茶是以云南特有的大叶茶制作的茶类,主要产地集中在普洱、西双版纳等地,因集散地在普洱而得名。明代《滇略》记载,“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团之。”

普洱古茶园一共分布着40余处合计117.8万亩野生茶树群落,其中位于镇沅千家寨的一棵古茶树,树龄超过2700年,堪称古茶树之王。澜沧县景迈、芒景两村的千年万亩古茶园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年代最久远、面积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被海外学者誉为“茶叶自然博物馆”。此外,在普洱景谷县,还发现有世界唯一的宽叶木兰化石,而宽叶木兰是茶树的原始祖先,该化石距今约3540万年。

2012年,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与茶叶伴生的种茶、制茶技艺以及茶艺、茶俗等茶文化正在走向世界。

景迈山古茶林.jpeg

西——陕西佳县古枣园

在距今7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中,考古学家便发现了炭化的华枣、酸枣核,说明当时华枣、酸枣已经成为人们采摘的野果。《诗经》提到“八月剥枣”,说明枣树栽培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我国枣树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五省,以及新疆。

陕西佳县位于榆林市东部黄河的西岸,与山西隔河相望,北依毛乌素沙漠,气候干旱,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当地的气候与水土,正适合耐旱、耐贫瘠的枣树生长。古枣园便是历史留给佳县的丰厚遗产,2014年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佳县古枣园的核心区域位于泥河沟村,该村古枣园面积达36亩,拥有各类树龄枣树1100余株,其中树龄在300年以上的有360株,超过千年的有30余株。最值得称道的是一株有1400多年历史的枣树王,树高8.3米、干围3.45米、冠幅13.4米,至今仍年产红枣百余斤。

近年来,佳县充分发挥、利用古枣园的文化资源优势,创新红枣品牌,打造红枣产业链,如今该县红枣栽培面积已达到82万亩,年产红枣超过20万吨,红枣综合产值突破了15亿元,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项主导产业。

5106314261781622352.jpg

北——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

所谓梯田,是指在坡地上修筑成的台阶形田地,边缘用土或石垒筑田埂。梯田改变了地形坡度,可以拦蓄雨水、防止水土流失,具有保水、保土、保肥的功效。史料中的“梯田”二字,最早出现于南宋初年。诗人范成大(1126-1193)从家乡苏州出发赴桂林任职,途经江西宜春一带时上岸游览,所见“岭坂上皆禾田,层层而上至顶,名梯田。”宋元时期,梯田在我国东南丘陵山区已经司空见惯。后世的梯田,主要分为南方稻作梯田与北方旱作梯田,前者如2010年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的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后者的代表便是今年刚入选的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

涉县地处太行山东麓,境内山高坡陡、石厚土薄。据学者考证,早在元代至元年间,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的核心区——王金庄村已经开始兴建梯田,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早期的梯田以土堰为主,后来多以石头垒砌,主要种植谷子、玉米、大豆、小麦等耐旱作物。需要指出的是,在上世纪60年代因农业学大寨掀起的梯田建设高潮中,王金庄一个村共修造梯田2200多块,垒砌石堰200多公里,梯田面积近500亩。

如今涉县拥有21万亩旱作石堰梯田,其中王金庄有旱作石堰梯田8万余块,合计12000亩。王金庄的石堰梯田与当地保留下来的明清时期的石头村落建筑相映生辉,加上满山栽种的红袍花椒,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太行画卷。

涉县王金庄的石堰梯田.jpeg

我国已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成功实践者和主要贡献者,愿意同国际社会一道,发掘、保护、利用、传承好优秀的农业文化遗产,在先辈智慧的启迪下,探索并实践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道。



https://m.sciencenet.cn/blog-451927-1359634.html

上一篇:科学家的情感世界之三:从“舅舅”谈起
下一篇:老魔鬼与干面包——追忆孙慕天老师

26 尤明庆 郑永军 朱晓刚 武夷山 张晓良 刘炜 刁承泰 周忠浩 刘进平 苏德辰 陈蕴真 赵凤光 姚小鸥 刘钢 农绍庄 冯大诚 张永刚 李学宽 黄永义 孙冰 王涛 宁利中 杨正瓴 孙颉 许培扬 杜占池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0: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