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yfly2046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indyfly2046

博文

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我的青年基金申请的心路历程 精选

已有 111689 次阅读 2012-8-17 23:30 |个人分类:科研感悟|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小木虫, 申请, 青年基金, 国家基金委

     昨天,一颗石头终于落地了,今年报的国家基金总算有了结果。结果挂了,但无论结果如何,总归是有了一个结果。回望自己的心路历程,确实对于年轻的我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机遇和历练,所以在这里我想特别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因为有了这次经历,我自己感觉在以后面对这些事情的时候就更成熟了。
     今年申请的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青年项目,专门给35岁以下的年轻人准备的。博士刚毕业,很自然的申请的第一个基金就是这个,当然也不排除很牛的年轻人直接申请面上的。在选题上做了一些跨越,由于博士毕业之后换了一些学科方向,但是在新的学科方向上没有任何积累,所以在第一次申请的时候就必须要跟博士的工作挂钩,至少在通用的技术层面应该有挂钩,要是完全写一个全新的方向的话,没有人会相信你的这个能力,尽管你能把另外一个方向的事情做好。从事科研工作的人都有一个共识,出色的工作都是长期的积累,就算你没有长期的积累,但没有积累是万万不行的,因为青年基金的申请时真枪实弹的干活,不是创意大赛(虽然idea也很重要)。
     基金委青年科学基金的评审宗旨是“不必过于看重其工作积累,关键看起发展潜力”。这一点是基金委为了支持年轻人提倡的,但是我相信作为一个评审专家,相关积累也必须看重的。本着这种想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慎重思考之后,我选择了交叉博士期间做的一些工作跟现在做的方向,在调研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现在的团队的一些工作,也碰撞出一些火花。有了idea后,跟自己的博士后合作导师讨论之后,最终定下来现在申请的方向。不得不承认,在写基金申请书的时候,idea确实是灵魂(在评审的时候,idea也许只是一个方面,其地位应该低于工作基础),有了灵魂便有了思想,之后便有了行动的指南。完成基金申请的草稿花了大概2-3周,自己修改花了一周,主要的工作就算完成了,然后再给一些朋友帮忙提点建议,各种各样的意见都有,按照大家的意见,做出了相应的调整,至少对半年前的我,这是一份我能力之内的完美申请书,时间截点是3月15号,这是第一关。在这里我想特别感谢那些在百忙之后抽出时间给我宝贵意见并帮忙办理各种手续的老师和朋友。
     由于是第一次申请,所以比较有新鲜感,经常上上小木虫看看大家都在说些啥,以前上小木虫都是求助文献或者应助文献,自从申请了国家基金之后主要就看小木虫的基金申请版块,基金委有一个形式审查,有各种不合格的会淘汰一批,这一批表面上是死的最冤的,实际上多半都是赶鸭子上架打酱油的,当然还有极少量的由于相关主管部门的疏忽造成的一些问题,时间截点应该是4.30号,这是第二关
     经过了这两关之后,就开始有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感觉。在看见小木虫论坛上的各种打招呼,打听消息,看看自己的申请书有没有落到熟人手中,如果落到了,就互相关照之类的,有些人拿到了你的申请书还要给你打个电话,意思大家都懂得。当然,我相信这类人应该是极少数。论坛里更多的是祈福,小木虫论坛上有个特别的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在评审阶段,不管是盲审还是会审,祈福的是最多的。我在上面发个帖调侃了一次祈福的,还被很多人鄙视了。盲审结束的时间截点大概是7月初,这是基金的第三关。
     进入会评阶段,上面就更热闹了,有的会评结束就知道结果了,都是导师、实验室领导当了会评专家,第一时间发短信息告知。此贴一出,万千热捧,“羡慕嫉妒恨”这个词组在这里发挥的淋漓尽致。会评结束时间截点大概是7月下旬,这是基金的第四关。会评也有刷下来的,虽然比例相对较小。会评结束之后还有一个审查,当然这类审查都是形式上的,一般没刷的非常少。就等着经费到账了,尘埃落定。时间截点8.17号,这是这基金的第五关。
     这些相关信息都来自于小木虫论坛。但我始终认为,在论坛上爆料的,是中国科研群体中的极少数,大部分普通的基层青椒,都是在潜水的,之后在祈福的时候跟着出来凑凑热闹。而且潜水的大多是望天收的年轻人。但是这些爆料的人,一方面有暴发户心态,另一方面,让那些无权无势的科研屌丝倍感不公。
     看看我在小木虫基金申请版的熟悉程度,就知道我在上面花费了多少时间。这才是我真正想要自我检讨的,以前觉得自己虽然比较愤青,但是在科研方面还是挺淡定的,但是实践证明,自己在科研方面也并不是一个淡定的人、一个成熟的人,现在还不具备那种长期从事科研工作的优良品质。由于这种不淡定,浪费了大量的用于思考和实践的时间。这一点我一直都没有看到,也没有引起重视,这次基金申请过程让我有机会重新认识自己不足。
     所以我要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一,这次申请的机会让我真正的锻炼了写基金申请书的能力,不管中没中,至少我自己认为,进步很显著;第二,让我知道学术江湖路并不平坦,国内的学术环境并不太好,在面对相应的事情时候,都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态;第三,即将到来的专家评审意见可能会对申请书的写作以及构思提供另外的独特的思路,因为被毙必然是申请书有缺陷的。第四,认识到自己学术积累的不足和科研心态的不成熟,任重而道远,慢慢积累学术资本,慢慢培养成熟的科研心态。
     最后,科研路漫漫,祝自己一路顺风。


基金申请
https://m.sciencenet.cn/blog-45413-603309.html

上一篇:中华保钓2012--写在港胞抵近钓鱼岛前夜
下一篇:中国版AGU_2015年IPACES_Geomicrobiology专场

64 郭胜锋 李学宽 徐建良 罗汉江 胡业生 王华民 赵斌 鲍永利 梁建华 王恪铭 曹俊兴 朱志敏 徐迎晓 蒋敏强 彭真明 朱秀榕 刘良云 陈湘明 林志伟 牛丕业 唐常杰 肖振亚 罗帆 李培光 李文亮 褚海亮 陈学伟 黄寿光 马磊 章迅来 张超 张文春 李永丹 季斌 李子欣 徐长庆 吕鹏辉 黄育和 姜宝玉 高绪仁 刘立明 黄顺谋 余世锋 何龙 陈万浩 于刚 熊李虎 于涛 周小洁 陆泽橼 方厚章 陈远川 沈小梅 姚伟 廖泳祥 金诚 檀家桐 张伟 fansg neilchau xchen zhouguanghui linhucao tbfhq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0: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