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正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s007 欢迎腾讯微博联系:寻正(xunzhengxz)

博文

治脚气,清洁卫生是关键

已有 7004 次阅读 2010-7-16 06:34 |个人分类:医学普及|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真菌, 脚气, 脚癣, 脚气病, 清洁卫生

按:此文发表于《南都周刊》,发表时有删减。转载请注明。

脚气是对疾病认知的误解

脚气之说,源于中医,比如《备急千金要方》说,“然此病发,初得先从脚起,因即胫肿,时人号为脚气。深师云:脚弱者,即其义也。”脚气又称脚弱,因为此病后期,不但脚弱,一身都没有力气,最早接触这一疾病的西方人是在斯里兰卡,当地人称之为无力不能症,西方人音译为Beriberi(斯里兰卡语意为不能不能)。

脚气病可分为干脚气与湿脚气,区别在于前者主要是外周神经损伤,表现为肌肉萎缩,没有下肢水肿的发生,而湿脚气主要是心血管系统受损严重,心衰伴有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以下肢水肿,所以称为湿脚气。脚气伴发细菌感染,中医又称为淤血寒毒性脚气。中医不同流派还有更多的分类方法,但基本上都是对一些症状的描述,提供的治疗方案都不靠谱。

脚气病是因为东方人以精大米为主食,维生素B1缺乏造成的,脚气病最早的表现基本上都是因为外周性神经炎而下肢无力,湿脚气者会在局部发生细菌感染与溃烂,由于缺乏对疾病的认识,中医习惯性称所有脚局部有感染溃烂者为脚气,这就包括了脚上发生的真菌,(与细菌相比,真菌属于真核生物,而细菌属于无核生物)感染。在现代,我们称维生素B1缺乏造成的疾病为脚气病,而真菌感染为脚气。现在脚气病基本绝迹,但脚气去越来越多。

真菌感染的另一常见名称叫住癣,不过,中医将大多数的皮肤局部慢性炎症都称为癣,在现代医学发现癣的不同病因与发生发展机制以前,癣是传统医学中的顽症,极难治疗。在西方医学中,称癣为Tinea,在拉丁文中,意为虫蛆蛴螬,另一更为通俗的名称叫Ringworm,可译为环虫病,因为癣大多成团成块,环状边界清楚。癣可发生于其它部位,分别称为头癣(Tinea Capitis)、体癣(Tinea Corporis)、股癣(Tinea Cruris)、甲癣(Tinea Unguium)、及手癣(Tinea Manuum)。

脚气原来并不常见

脚气,也就是足癣(Tinea Pedis),中国有俗名称为烂脚丫,脚气疮,还有一个特别的称谓,叫香港脚。香港脚的来源据说是英国人初占香港,因为当地的气候潮湿闷热,士兵们纷纷得了烂脚丫,故尔称之为香港脚。香港脚的对应俗名叫运动员脚(Athlete’s Foot),起源当然是因为此病更常见于运动员,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运动员比普通人群有双倍的几率患此病,有的调查研究中发现运动员高达70-80%都有脚气。估计人一生有70%的几率在某个时刻被感染脚气。

尽管真菌感染可能自始至终伴随着人类,但并不常见,故而足癣的描述历史短暂,最早对它的描述见于1888年,而在1908年威特菲尔德才首次将这一罕见疾病归因于感染,并认为引起头癣的是同一病原。为什么迟至1908年医学界仍然认为足癣是罕见疾病呢?是什么因素让一个罕见疾病在100年左右就变为常见病的呢?

脚气的根源是鞋子

现有的真菌种类估计有150万种,其中能引起疾病的达10万种,不过皮肤真菌感染主要是真菌中的40多种皮植菌(Dermatophytes)引起的。皮植菌能消化角质蛋白,哺乳动物与鸟类都没有这个能力,皮植菌没有侵入身体的能力,但它的细胞壁与分泌的蛋白酶能引起局部炎症反应,继发感染之后,局部充血水肿,表皮细胞制造更多的角质代偿,产生常见的皮癣症状体征。

寄生在人类生活环境中的真菌极为丰富,根据其寄生特点可以分为亲人菌、亲畜菌、以及亲地菌,它们与宿主之间有一定的适应关系,亲人菌的感染症状相对较轻,或者干脆缺乏,导致它易于在人群之间传播;亲地菌虽然可以引起更严重的症状从而引起人的警觉,但它们可以在环境中长期存活,寄居在房屋粉尘中的真菌孢子可以存活数年,从而让消除这些致病菌变得复杂困难。

真菌感染易于在阴暗潮湿温暖的地方发生,在人体,要论这一条件,当然没有什么地方能够超过脚丫的了,人足底汗腺密度是背部汗腺密度的10倍,汗腺总数差不多是全身的10%,因此,足癣最为常见,其次就是股癣了。而脚气从罕见病变为常见病,跟我们所穿的鞋子有极大关系。在工业化以前,人们要么没有鞋子穿,常常赤脚,这样不会形成特有的潮湿空间,不易感染足癣;要么即使是穿鞋子,鞋子多用棉布做成,易于吸汗防潮,也不易感染足癣。现代工业带来了橡胶与塑料制品,透气性差,工作时间长,脚只有在睡觉时才有时间透气,当然就常烂脚丫了。最惨的是矿工,90%以上都会被感染,因为他们不停地劳作要出汗,而他们穿的鞋子又要防水,或者其工作环境本身就潮湿,足部汗液无法排出,因此形成真菌生长的良好环境,几乎个个都得脚 气。

另一方面,现代生活让人们共享公共空间包括洗浴设备的机会大增,人员的流动性成为常态,致病菌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传播,香港脚走到了北京,运动员脚也走进了所有人的居室,因此,短短的100年时间,就让一个罕见疾病成为人类令人烦恼的伴侣。广东香港一带气候炎热潮湿,当地人有光脚行走的习惯,易于感染别人,也易于被别人感染,有研究显示香港人27%被感染,香港脚之称,名副其实。运动员活动量大,出汗多,即使是透气性好的鞋子都难以及时排汗,再加上运动员必然共享洗浴设备,相互感染的机会大增,所以称为运动员脚,也名至实归。小孩好动不擅保养,也属易感人群,估计多达1/3的小孩被感染。

含激素外用药不宜久用

脚气在人类的众多疾病中来说,只能算是一个小毛病,令人烦恼,但总的来说并不大碍,皮植菌不侵入人体,不会引起严重的后果,所以中文中又有疥癣之疾或者疥癞之患的说法。尽管无碍大局,但脚气痒起来,仍然是令人难受的,人们常因为小病而不看医生,但会去药店买药,或者使用各种或有理或古怪的偏方自我医治,很多人迁延不愈,或者时常复发,终生烦恼。

对于脚气的药疗与效果,英国医学杂志证据医学总结认为三种常见外用药效果差别不大。

1.外用烯丙胺(或译丙烯胺),主要包括萘替芬(Naftifine)与特比萘芬(Terbinafine),它们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据信通过抑制真菌麦角甾醇的合成,损害其细胞膜,从而起到抑菌与杀菌作用。此类药治疗失败率可能低于氮杂茂类。

2.外用氮杂茂,主要包括克雷唑(Clotrimazole)、咪康唑(Miconazole)、噻康唑(Tioconazole)、硫康唑(Sulconazole)、联苯苄唑(Bifonazole)、酮康唑(Ketoconazole)、及益康唑(Econazole),其作用机理跟烯丙胺类似,抑制麦角甾醇的合成而杀菌。

3.环匹罗司(巴特芬)(Ciclopirox Olamine),此药外用,其机制更加不明确,可能是某些霉的抑制剂,它还有抗炎的作用。

4.烯丙胺、氮杂茂都可以用于口服治疗,临床上多用于外用药无效时进行治疗,其它不常见的外用药还包括灰黄霉素、癣退、以及十一烷酸等,对于脚气的疗效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口服药治疗脚气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2001Bell-Syer总结认为特比萘芬口服效果优于灰黄霉素与伊曲康唑(Itraconazole),但此药更为昂贵。

患者于药店所购药物商品名会显著不同于上述药物名,但详查其成份说明,不难确定其主要成分。对于自主买药的患者来说,中国的很多外用擦剂比如金达克宁、皮康霜等含有激素,激素有强烈的抗炎作用,可以有效地减轻症状,但不可长期使用,因为它能降低局部的抗菌能力,延缓治疗进程,治疗超过两周以上后,当换选成分单一的抗菌药。疗程不足是另外一种常见的自主购药治疗的误区,许多患者在症状消失或者减轻后停止用药,导致脚 气迁延不愈。患者应当根据药品的说明书,尽量完成规定的疗程,或者在症状消失后,起码持续用药1周,彻底消除后患。

擦药不如治脚

药物治疗对于患者医生来说都是最为便利有效的方式,但如果脚的卫生条件持续有利于真菌生长,药物治疗可能不能根本解决脚气再次感染、反复发作的问题,在所有的对照研究中,使用安慰剂的对照组都有相当一部分人会自愈,适当的解释是患者采取了适当清洁卫生对抗措施,让脚气无药而愈。如果你或者你的家人患有脚气,你应当如何做呢?

治脚有两大措施,一是保持干燥,二是隔离与消灭病原菌。

对于南方气候潮湿闷热之地,比如广东香港,公众要适时干燥脚丫与预防病菌传播,天热大家爱赤脚,那么赤脚的原则是在家赤脚,在外穿鞋,以避免被别人传染病原菌。对于处于治疗过程中的人来说,一则可以避免传染于人,二则可以避免被外来的病菌反复感染。患者在家赤脚要穿上拖鞋,避免感染家人。

对于易于出汗、或者从事易于出汗的活动的人来说,及时换鞋与袜极为重要,真菌细菌繁殖迅速,如果条件适宜,它们可以很快充满局部空间致病,再有效的药物都不管用。如果小孩被感染,可让他们带上多付袜子备用,在他们进行激烈体育活动湿脚后及时更换,更换后装入塑料袋中带回家中清洗。易于湿脚的人,鞋子也需要备用多双,天天换着穿,换下的鞋子还可以用电吹风烘烤灭菌。如果鞋子底垫可以更换,比如运动鞋,要经常更换。使用足粉或者抗汗粉都有利于局部干燥,可以预防感染及再感染复发。不要借穿别人的鞋子。

鞋子袜子要有良好的透气吸汗功能,在这方面传统的布鞋比工业生产的胶鞋皮鞋有效。袜子最好采用全棉或者其它天然材料的,当然,如果合成材料专门为吸湿而生产,也适于使用。患者换下的袜子与使用的毛巾要与其它物品分开,及时清洗,用于脚的毛巾要与擦拭其它部位的毛巾分开,患者的床单衣物也要经常换洗,不能跟其他人用物混洗。清洗患者衣物要用热水洗,最好加入漂白剂。患者使用浴池后要消毒灭菌,起码要使用清洁剂清洗后才能供他人使用。

如果你的脚气长年难愈或者反复发作,那么你可能需要适当的足部卫生,而不是更有效的药物。不为真菌生长创造条件,会让药物效果倍增,甚至无药而愈,有疥癣之疾者,应当牢记。



https://m.sciencenet.cn/blog-460310-344377.html

上一篇:高血压——食疗的辉煌 (2)
下一篇:唐骏值10亿元么?

3 朱志敏 白图格吉扎布 刘剑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21: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