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正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s007 欢迎腾讯微博联系:寻正(xunzhengxz)

博文

不吃小龙虾,横纹肌就不溶解了?

已有 5223 次阅读 2010-9-11 07:24 |个人分类:医学普及|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南京, 小龙虾, 泻湖病, 毒素, 横纹肌溶解

寻正

【寻正按:本文发表于《南都周刊》2010年9月6日第34期。我应南都周刊编辑要求关注南京小龙虾致横纹肌溶解症事件,回顾文献后我判定南京发生了泻湖病,当时南京人心惶惶,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副市长为首的工作小组,彻查小龙虾生产营销各个环节,试图揭密横纹肌溶解的病因。我当日(中国时间8月6日)向南京方面的朋友提供相关信息,并在微博与博客上指出南京事件可以明确判定为泻湖病,此后南京电视台与现代快报进行了越洋采访,各媒体转载转播,大多数民众由此得知泻湖病。

我指出南京发生泻湖病之后,松鼠会的朋友还专门写科普文章教训我,抄来美国前国防部长Rumsfeld的狡辩杰作哲学诗,要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松鼠会的科普采用了我认为是误译的“哈夫病”一词,我随后指出该文章将错就错,并含有科学错误,于是导致了我跟松鼠会朋友在微博上的交锋。土摩托出言不逊,要科学记者团集体封杀寻正,随后被我打学位与学历工作经历以及科普的假,至今不敢回应。此文完成后一个月,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正式承认南京发生了泻湖病,肯定了我当初对该病的专业判断。

无论是依旧例将错就错,还是依翻译原则重译为泻湖病,并无太大的争论价值。但凡各人自有定见,未必能说服对方。重要的是当地政府认识到这一疾病本质,而不过度挠民与浪费资源寻求病因,民众认识到此病的有限发生几率,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民众了解到横纹肌溶解这一常见病理过程,采纳更为合理的生活方式。

如果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如果是商业性转载,请联系出版商。】

摘要:南京发生泻湖病,其致病因素是小龙虾,但毒素尚不明确。多种鱼虾类产品可致泻湖病,已发现10数种之多。横纹肌溶解是一种常见的病理过程,外伤与药物损伤肌肉时,大多发生这一过程。横纹肌溶解并不可怕,健康的生活常识即可避免。

正文

南京盛传食用小龙虾导致横纹肌溶解(Rhabdomyolysis),一时间让小龙虾贩大吃苦头,小龙虾价格跌了又跌,仍然乏人问津。而普通民众更是大为惊恐,这种病甚少听闻,肌肉溶解,听起来十分恐怖,这究竟是什么病?


(插图 周熙ccemilie)

都是吃小龙虾害的

据悉,南京市卫生局正在组织力量研究,究竟是小龙虾及其生产程序中什么东西导致了最终的横纹肌溶解病。这不免让人大为佩服,科学就需要这种知难而上的精神,不过,普通市民还是不要对此抱太大的期望,因为泻湖病(Haff Disease)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为什么横纹肌溶解又叫泻湖病呢?并非所有的横纹肌溶解都叫泻湖病,而是在食用鱼类产品24小时以内发生的横纹肌溶解才叫泻湖病,Haff是德语,意为泻湖,指海湾被沙洲封闭产生的湖泊,此病最早于1924发现于德国柯尼斯堡地区的波罗的海海湾,故而有此名。

泻湖病在二战前报道较多,此后报道大量减少,原因不明。美国自1984年始到目前为止,共报道了23例,其中有9例源于小龙虾在美国的生产基地——露易丝安拉州(小龙虾又称为露易丝安拉龙虾),当然,都是吃小龙虾给害的,而且,都是买了龙虾回去自已煮食后发病的。

泻湖病是罕见的食物中毒,因此,具有个案报道价值,尤其对从未报道过的中国来说,但试图明确其病因却是太具有挑战性了。由于此病稀有,研究病因极难,目前对于造成泻湖病的毒素处于猜想阶段,认为它跟人类所发现的排名第二的最毒毒素菟葵毒(也译为海葵毒素,Palytoxin)相似:耐热,可以引起一系列的肌肉内离子通道的紊乱从而导致其临床表现。

多种鱼类产品都是罪魁祸首

泻湖病毒素研究困难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它可以来源于多种鱼类产品,在波罗的海地区多为江鳕鱼、鳗鱼、与狗鱼;而在美国则是牛鱼、三文鱼、与小龙虾;在巴西则是怕苦鱼(又名银币鱼)、大怕苦鱼、与淡水鲳鲹;在日本发现框鱼与鹦哥鱼。中国医生如果对本病敏感,说不定还可以鉴定出新的鱼种能致泻湖病。

上述症状大多数跟肌肉溶解相关,肌肉组织被破坏,就会发生炎症,产生疼痛,肌肉被破坏当然也会让它们无力,产生呼吸困难,在破坏中产生的大量细胞产物释放进入血液,随即产生恶心呕吐、口干、不适、以及出汗等症状。肌肉中含肌红蛋白,它对氧的亲和力比血红蛋白高,起运输与储存氧的作用,肌红蛋白进入血液,从尿中排出,就形成了赤黑色的尿液(俗称酱油尿)。

肌肉溶解会释放出一系列的肌肉内的酶,比如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glutamate pyruvate transaminase,GPT)、谷氨酸草酸转氨酶(glutamate oxalate transaminase,GOT)、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等。其中CK可以激增几十倍乃至上百倍,如果怀疑横纹肌溶解或者泻湖病,医生查验这些特异性的指标后易于确定。

泻湖病不是一个恐怖的疾病,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大部分的泻湖病患者都可以恢复,但有少部分未能及时治疗的病人会死亡。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肌肉被破坏释放出大量钾离子,形成高钾血症,最终导致心脏骤停,或者形成急性肾衰。肌肉溶解会大量地释放出肌红蛋白,它能从血中渗入肾小管,在肾小管内,水份逐渐被吸收,大量的肌红蛋白就会沉积下来,象水泥蒸干了水一样,变成了固体,堵住了肾小管,从而导致急性肾衰。

表一、泻湖病的常见症状



肌肉使用过度也会导致横纹肌溶解

泻湖病是罕见疾病,但横纹肌溶解则不是,很多的致病因素会导致肌溶解。横纹肌溶解的概念可以有两种含义,广义的横纹肌溶解就如同泻湖病一样,是疾病的一个病理过程;而狭义的肌溶解则把它当着一个临床疾病,需要相应的病理过程达到一定程度才称为横纹肌溶解,即临床诊断为肌溶解。

如果跟人不动刀搏击,时间稍久,受到击打的肌肉就会发生肌溶解,相应肌肉会发生前面提及的肌溶解症状:疼痛、触痛、无力等。如果去医院查CK,就会发现亚临床的横纹肌溶解。中国是武术之乡,国外则兴拳击,偶尔会看到某人被打出“血尿”来,其实那多半不是真正的血尿,只是因为横纹肌溶解而尿中肌红蛋白大量增加,此时产生了横纹肌溶解病。古代公堂用刑喜欢打屁股,屁股上主要是臀部肌肉,连续打击破坏下,就发生肌溶解,如果马上打死了,那是高血钾产生的心跳骤停,如果隔几天死了,那就是死于肾衰了。

除了物理击打外,烧伤、肌肉缺血性坏死、肌肉使用过度、以及电击等都能产生物理性的损伤,从而导致肌溶解。在物理损伤之外,还有不少化学生物性的因素导致肌溶解。感染性的疾病、中毒、滥用药品、电解质与代谢紊乱、药物副作用、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酗酒也是间接产生肌溶解的最主要原因。在酗酒时,病人大量脱水,脱水后的肌肉对于损伤更为敏感。酗酒后情绪易于激动,易打架,而酒精造成自己对身体控制能力减弱,增加挨打的机会,最终结果就是肌溶解。

在大多数的病例中,如果医治适当,在早期即予以大量地补充体液,以维持肾功能,同时维持病人的水电解质平衡,肌溶解都能顺利恢复,不造成不良后果。肌溶解是急性肾衰的主要原因之一,占急性肾衰病因的10-20%,如果出现了急性肾衰,现代医学使用透析技术,也可以保证病人健康恢复。目前,肌溶解总体死亡仍然有5%,应当主要是治疗不及时引起的。

用健康常识规避肌溶解

山珍与海味在中国文化中是食疗佳品,海味会引起肌溶解,山珍也会。野生蘑菇也会造成肌溶解,芬兰学者Nieminen等人针对常见可食的野生蘑菇进行动物实验研究,发现它们都有一定的肌溶解作用。具体是什么东西起作用呢?到此为止,仍需要耐心等待科学家们在研究中突破。

对于不常见的食物中毒造成的肌溶解,目前科学所知有限,但其发生几率极低,不足以造成担忧。而常见的肌溶解人们仅需基本生活常识就可以避免,比如回避酒精、物理损伤、毒品兴奋剂、以及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一些人因为吃生鸡蛋而感染沙门氏菌,最终形成肌溶解,大多数人凭直觉就可以避免。运动员与战士可能因为训练过度造成肌肉损伤与肌溶解,但对常人来说,其运动强度很难到达那种程度,也不足为虑。

表二、生活中常见致横纹肌溶解药物


链接:露易丝安拉州小龙虾中毒事件回放

2001年4月,一位26岁的女性中午1点吃了自己煮熟的小龙虾,下午5点发病,恶心,呕吐,胸痛,气急,大汗, 7点去医生住院治疗,体检正常,没有心绞痛,而肌酸激酶(CK)剧增,达到1024,到晚上11点,CK达到8670。患者第二天好转出院。

两天后,另一位33岁的妇女也发病,她从同一地方买的小龙虾。她8点进食,11点发病,主要是严重腹痛,胸痛,背痛,恶心,肌红蛋白尿。在下午1点入院,初查CK达884,第二天激增到8600,一天后降为正常。

此后,还有7位病人发病,都有相似的如胸痛,气急,恶心,大汗等症状,都曾从同一食品店购买小龙虾煮食,在3-16小时发病(平均8小时)。大家CK增高都达到6000-8000水平,然后很快恢复正常。

当地卫生部门都进行环境也流行病学调查,没有发现异常,对小龙虾标本进行污染物检测包括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未发现异常。

当地卫生部门回顾文献,认定为是泻湖病,认为鉴定其毒素将是长期过程。随后怀疑标本被送到CDC检查,无果而终。



https://m.sciencenet.cn/blog-460310-361851.html

上一篇:甲基安非他明——土摩托的科唬大作(2)
下一篇:日本浪人教我学汉字

1 田松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4 12: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