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正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s007 欢迎腾讯微博联系:寻正(xunzhengxz)

博文

生死悬一线、惜吻心难安(荒谬与神奇) 精选

已有 6249 次阅读 2010-10-28 08:13 |个人分类:医学普及|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张仲景, CPR, 心肺复苏, 生命之吻, 心脑复苏

寻正

中国医学的集大成者之一是医圣张仲景,在他之前,《黄帝内经》算是第一次整合百家医疗经验的尝试,偏重于理论,而且理论跟实践相关性差。张仲景的贡献是开创了中医临床医疗学,在张仲景之前的医生,读不读《内经》无关紧要,张仲景之后,《内经》就成了必读书籍,因为张仲景开创的“理论联系实际”系统地把中医临床活动跟《内经》中的概念联系起来了。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有专门一章讲急救,其中不乏荒谬透顶的主意,却也有实效之手段。荒谬者屎尿疗法,比如:

救卒死而四肢不收失便者方:马屎(一升),水三斗,煮取二斗,以洗之;又取牛洞(稀粪也)一升,温酒灌口中;灸心下一寸、脐上三寸、脐下四寸各一百壮,瘥。(猝死伴便失禁者灌马牛粪)

救小儿卒死而吐利不知是何病方:狗屎一丸,绞取汁以灌之。无湿者,水煮干者取汁。(狗屎治小儿昏迷)

凡中(暑)死,不可使得冷,得冷便死。疗之方∶屈草带,绕人脐,使三两人溺其中,令温。亦可用热泥和屈草,亦可扣瓦碗底,按及车缸,以着人,取令溺,须得流去。此谓道路穷,卒无汤。当令溺其中,欲使多人溺,取令温若汤,便可与之,不可泥及车缸,恐此物冷。既在夏月,得热泥土、暖车缸,亦可用也。(中暑昏迷者被淋尿)

古人不懂死亡,所谓猝死者,多为暂时昏迷的病人,并非现代医学意义上的猝死,多不是完全丧失了自主呼吸与心跳的病人,这些病人很多都会自动苏醒。但是古人是不懂这一点的,对他们来说,任何刺激病人的手段施行后,如果病人苏醒,就意味着有效,就有可能收录入中医典籍,这是为什么会有灌屎淋尿这种荒谬至极的无聊手段。

张仲景的急救学大多荒谬,但其中有两项方案却可能有效,一是上吊自杀者:

徐徐抱解,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少挽其发,常弦弦勿纵之;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并按其腹。

这样的操作几乎符合了CCR的标准治疗模式,其效果是无疑的。另一项是

救卒死而目闭者方骑牛临面,捣薤汁灌耳中,吹皂荚末鼻中,立效。

有人将之译为牵牛到病人面前,那就是不懂急救了,很明显,张仲景记录的治疗方案是让病人伏在牛背上,让牛走动,然后通过他常提到的刺激法试图唤醒病人。骑牛法跟西方的骑马法有异曲同工之妙,随着病人在牛背上抖动,起着心脏按压作用,故而可能有效。

有人将张仲景的心脏按压看作最早成功急救手段,那就难免受了大汉族主义的影响。最早记录成功急救的,是《圣经》中《列王志下》,先知以利沙在书念(Shunem)住在一家信徒家里,后来房主的儿子猝死,

他就关上门,只有自己和孩子在里面,他便向耶和华祈祷,上床伏在孩子身上,口对口,眼对眼,手对手。既伏在孩子身上,孩子的身体就渐渐温和了。

以利沙可能是最早进行成功进行CPR的人,大约在公元前800多年,比张仲景早得多了。无论是以利沙,还是张仲景,他们的方式碰巧有效,并不能保证正确的方式得以传播,而荒谬的方式因此绝迹。事实上两人正确的方式在科学不发达的年代,反而被希奇古怪的急救方式代替了,在表1中,列举了东西方部分急救方式,总的来说,西方的古怪中透着玄妙,东方的荒诞中裹着龌龊。

表1. 部分原始急救方式


在18世纪,欧洲开始了启蒙时代,启动了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开启了科学的时代。法国科学院在1740年正式推荐了口对口人工呼吸作为溺水急救的措施。启蒙时代的一个文化中心是荷兰的商业中心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原是阿姆斯特河的港口小镇发展起来的,在市政发展过程中修建了四通八达的运河通道,有北方威尼斯之称。河道多了,就会有很多人失足落水。当时该城每年有400余人溺水,热心的市民组织了“溺水救援协会”,是现代社会类似救援机构的雏形,该协会推荐急救措施包括:复温、头低脚高排水、压腹、用鼓风机或者口对口吹气、刺激喉部、烟熏直肠或者口腔、与放血。据说建立后四年内,他们成功地拯救了150人的性命。

在随后的两百年中,不断地有新的方法在不断更新的科学知识刺激下产生与放弃,多达数百种。不少有效,但大多荒谬不经。但与启蒙时代之前相比,急救方式有了更多的科学关注与验证,而非使用者随意的选择,无效的方式来了便去,经典有效的方式则得以持续传承,直到1950年代,现代CPR得以诞生。



https://m.sciencenet.cn/blog-460310-377850.html

上一篇:穿越历史看癌症
下一篇:乙醚与辣椒水

3 李黎 李泳 ashao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07: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