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正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s007 欢迎腾讯微博联系:寻正(xunzhengxz)

博文

静态硬盘与Win7的配置

已有 6559 次阅读 2012-2-26 07:55 |个人分类:科学普及|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设置, 配置, win7, 静态硬盘, 目录连接

寻正


我原来的电脑是使用WD Raptor一万转做系统盘,最近帮朋友配了一台新电脑,使用静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SSD),感觉很不错,因此,我购买了一个静态硬盘,以提高电脑的反应性能,在此把相关技术细节整理一下,一则免得自己忘记,二则跟朋友分享,减少大家搜索相关信息的必要性,提供方便。


我没有系统管理的培训经历,也非计算机技术的科班出身,因此,我没有能力发明或者发现本文相关技术的任何侧面,只是勤于搜索阅读而已。简言之,本人不是专家,只是信息的收集整理者,我所收集到的信息,如果在网站上普遍能查到,不能指出特定链接,就不做说明,特此申明。


一、SSD


我购买的是Corsair Force Series 3 SSD (60GB),在网上购买,全价95美刀,返回15刀,故而成本为80刀,不知国内价格几何。该SSD最高读取速度可达525MB/s,而写达490MB/s,不过,那要求SATA 3 (6Gb/s)的接口。我的机器已使用了四年,没有SATA 3,只有SATA 2 (3Gb/s),在SATA 2接口下,SSD只能达到300MB/s左右的速度,不过,那也远远超过常规硬盘的能力。


SSD价格远超过常规硬盘,我最近买的一个500GB7200转硬盘才花60刀,这价格差别是很大的。现阶段购买SSD,不是富得流血,是要用来做系统盘的。


使用SSD做系统盘,我有两个选择,一是把原来的系统复制到新盘上,二是重新安装Win7。我选择了后者,理由如下:SSD的使用跟传统硬盘有区别,Win7安装时会自动调整,我需要保存原系统——SSD毕竟是新东西,一旦它不上班了,咱们还得请回老班长。我避免了配置两个系统。


针对系统复制与备份,推荐Clonezilla,它的速度比Ghost要快,不过,其操作菜单有些繁琐含糊,需要查指南才搞明白相关写盘操作。Clonezilla是台湾人搞的免费软件,下载一定要到其原网站下载,不然,64位版跟32位版易于混淆。用Closezilla做系统备份优于Windows自带的盘备份(System Image),稍加压缩就节约不少空间。


二、目录连接(Directory Junction)


在使用SSD时,随便上网一搜,可见大量的关于Windows配置调整的内容,对此,我认为大家不必太过于热心,微软开发系统,就是要让系统越来越聪明,Win7会自动处理一些针对SSD的配置,所以,不要急于抢微软的工作。使用SSD,是一定要用Win7的,WinXP则需要手动配置。


SSD目前的最大弱点是贵,超过一格一刀,懂目录连接(DJ),就有了倒买地皮的本事,可以显著扩充SSD的容量——应当反过来说,可以节约SSD的容量。创造DJ,就需要懂mklink这个命令,在Win7命令搜索窗口键入cmd,调出命令运行窗口,就可以键入mklink命令。


mklink命令语法如下:


mklink [/d/h/j] <link> <target>


d选择项是创造文件的软连接,相当于但强过指向文件(快捷连接),它会创造一个新文件,这个文件指向目标文件;而h选项则创造所谓的硬连接,硬连接不会创造新文件,而是创造一个新文件头,让同一文件出现在不同地方,九头鸟的现实版;这两个针对文件的选项不是我们的重点,我们的宝贝是j选项,创造DJ。


DJ相当于什么呢?挖地道,同一文件夹(目录)可以出现在多个地方,比如我在D:盘上有一个D:SSD目录,然后我去C:盘上创建一个DJ,比如C:SSD,在命令窗键入:


mklink /j “C:SSD” “D:SSD”


这样我就在C:盘上挖了地道C:SSD,直通D:SSD,我针对C:SSD执行的任何操作,都通过地道传到本体文件夹上,产生新文件夹,针对SSD目录下的文件或者子目录下的文件进行操作,跟把C:SSD当着真的文件夹没有两样,区别在于实际的操作发生于本体目录D:SSD。显然,有挖地道这个便利工具,我们就可以通过地道(DJ)来“侵占”其它物理硬盘的空间,发明DJ的人,可能有在中国炒地皮的经验。


有了地道,我们就可以通过地道,把C:盘系统盘扩大,侵占常规硬盘空间,以弥补SSD空间不足的缺陷。


三、解锁程序(Unlocker)


炒地皮的人不是拿着全国的地皮乱买一气,中国还有大片沙漠,如果你要,政府倒贴也愿干。这地皮得地处要冲,要炒地皮,就象明白哪些是热点,那些没人要。换句话说,在针对系统设置时,你需要了解地皮的重要性,解锁程序,是你的地皮衡量表。安装Unlocker,最新版本为1.91,要去开发者本身的网站下载,其它网站经常把64位跟32位搞错。


文件解锁本身是针对文件,发现它的锁定源程序,如果需要,可以强制解放它——有时会导致源程序混乱,不要轻易使用这一功能。做地皮开发,主要用的是它的发现锁定程序的作用,比如你一研究Windows目录,发现winsxs文件夹巨大无比,自然而然地,你要知道这块地皮的热度如何,用Unlocker一瞧,几十个程序跟它关联,就知道这块地皮热得烫手。


SSD是高速硬盘,相当于闹市,热,那是应该是的,说明物尽其用。你需要找什么呢?冷的地皮,比如你安装了Office 2010,安装程序就会在C:盘上设置一个MSOCache这么一个冷得长冻疮的目录,它包括了所有的安装文件备份,你如果修改Office的安装,使用即用即装的功能项目,才会使用这个目录里的文件,换言之,它是Office的备用仓库,实在是不应该居住在C:盘上,然而,你还不能缺了它,其设计者可没有设想你会使用SSD这么高档的东东。


使用解锁程度,你可观察启动不同的程序时某个占了大块地皮的文件夹是否会热起来,如果是象MSOCache这个冷得冻人的目录,最好是挖个地道,把它移到常规硬盘上去,这闹市的地皮就腾出来了——我装了64位的Office 2010 Plus,这块地皮1.23GB。


四、几块冷地皮


在你安装其它程序之前,不妨先移地皮挖地道。下面是我发现的空间使用量大而不太常用的文件夹:


1. C:WindowsInstaller 这是安装备份目录,跟那个MSOCache差不多,只不过是Win7默认的安装仓库,可移,我在安装了部分软件之后,现在已经达到近4GB的内容了。你移动并设置好地道之后,后述的安装如果是采用默认安装库,会存入此处。


2. C:WindowsSoftwareDistribution 这是Windows更新备份目录,功能同前,只不过安的是下载的Win7更新文件,大多只用一次,我使用的是Win7合并SP1安装,目前已达到0.7GB。


3. C:MSOCache 见前述


4. 安装新程序后,检查其安装备份文件夹,如果存在,用Unlocker考察热度,如果不常见,可移走,比如我安装Adobe Acrobat,就会把C:Program Files (x86)AdobeAcrobat 10.0Setup Files移开并挖地道,以节约SSD空间。


5. 在这些地皮移动之后,就是把用户目录全移动到常规硬盘上来,包括在C:User<User name>之下的能移开的目录都移开,点击目录,右击,选择属性,然后在地址(Location)单上选择移动,AppData这个目录如果用Unlocker检查,就会发现它很热,建议保留,因为其中的文件很常用。Downloads这个文件夹一定要移开,My Music,Pictures, Videos, Saved Games等一定要移开,因为其中会涉及大的用户文件,用不着存放在SSD上,其它目录可移可不移。


通过DJ,我节约了大约10GB的硬盘空间,如果装更多程序,使用更久,会节约更多空间。


6. 如果你安装Win7采用的是没有合并SP1的安装盘,建议进入命令窗口(在RUN一栏键入cmd,然后右击上面显示的cmd.exe,选择用程序管理员身份打开),执行系统清理命令,删除跟SP1相关的备份文件,这些文件的作用是让你把系统恢复到安装SP1之前的状态——实在想不出你有什么理由需要这样做。命令具体为:


dism /online /cleanup-image /spsuperseded


两个命令参数,前者表明你要对当前系统操作,后者表明你安装SP1的决心不动摇,绝不留恋旧时代,唱没有SP1的红歌。


五、系统配置


1. 由于现在应用程序及系统程序越来越大,对内存的使用在设计上就很浪费,所以Windows设置了虚拟内存,以应虚拟内存供不应求时所需。然而,Windows在虚拟内存的设置上却有些弱智,其默认设置是对应物理内存的大小,也就意味着你机器的内存越大,需要虚拟内存的可能性越小,Windows反而会设置越大的虚拟内存。我的机器有4GB的内存,甚少有需要虚拟内存的时候,因此,我需要把虚拟内存转移到常规硬盘上。


从控制面板或者我的电脑进入系统属性,在高级菜单下,选择性能的设置,再至高级菜单,虚拟内存,选择改变,选中C:盘,在下面选择No paging file(无映射文件),然后点击设置;再选择现有的常规硬盘,然后选择System managed size(系统管理大小),再点击设置,完成。


2. 取消电脑休眠功能。休眠功能可以暂时冻结计算机状态,是一个听起来不错,实际上并不是很有用的功能。在休眠时,Windows会把内存中所有内容复制到硬盘上,恢复时再把这些内容拷贝回内存中,这一功能必然要求在系统盘上保持一个内存75%的大小的文件——不论计算机是否处于休眠状态,这一文件都存在,如果你的内存有16GB,就会占据12GB的空间。要去掉这一文件,就必须要取消休眠功能。


按前述,用管理员身份打开一个命令窗口,键入:


powercfg –h off


3. 取消系统恢复。有人建议取消系统恢复以节约硬盘空间。对此,我建议是设置一个低限空间让系统消耗,保持系统恢复功能,可以在安装新程序出错时马上恢复。在这基础上针对硬盘进行全盘备份。相应设置:


进入系统属性,点击高级系统属性,选择系统保护页,选择系统盘,点击设置,然后可以选择恢复系统设置与文件,或者取消系统保护。在选择保护时,可选择最大硬盘使用空间,我定为1.7 GB,够系统设置几个恢复点就行了。


4. 配置系统。关于Windows的配置,内容太多,我提及一些关键性的自己采用了的项目,具体请参见网文讨论

启动加速 去GUI,减少Timeout,多核心,去掉不必要的启动项目 命令窗:msconfig
去视觉特效 看久了就那么回事,回到朴实来 电脑=》属性=》高级属性=》视觉效果=》最佳效能(best performance),可保留最后四项
减少不必要的服务项目 每次开机偶尔才用的项目不必次次都启动 电脑=》管理=》服务项目(Services)
用户管制 管理员用户动辄要求授权,要么去掉,要么设成不黑屏 管理面板=》用户=》改变用户管制设置


六、网络浏览器的配置


我一般同时安装三个浏览器,IE,Firefox,与Chrome。网络浏览器受限于网络连接,用不着什么东西都存放在系统盘上,主要是把缓存放在常规硬盘上就行了。下面简评三个浏览器以及如何移动其缓存。


1. IE是一个比较流行的浏览器,在中国可能用的人最多。IE的最大缺点就是太过于流行,成为国内猖狂的恶意软件的攻击对象,在使用一段时间后,IE就可能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至少会变慢。我的习惯是其它浏览器看不了的网页,才改用IE。


移动IE的缓存最简单,在常规硬盘上新建一个目录,比如D:IE_Cache,然后进入IE,工具(Tools)=》选项=》在浏览历史区,选择设置,在新的页面的中央有当前临时文件的存在文件夹,选择移动目录(Move Folder…),然后选定你此前新建的目录即可。


2. Firefox(火狐)是一个流行程度仅次于IE的浏览器,速度快,更新及时,比较稳定。火狐的启动速度不快,但一旦启动之后,呈现网页速度较快。火狐没有IE那种易于出错及使用时间长易于变慢的问题。火狐是我的常用浏览器之一。


移动火狐的缓存就麻烦多了。如前,新建火狐的缓存文件夹,比如D:ff_cache。然后打开火狐,在地址栏键入:about:config。然后火狐跳出抗议页面,说这是危险操作,认可承诺小心行事,即进入火狐的设置页面。在设置页面新建参数(选字符串类,String),然后命名参数为browser.cache.disk.parent_directory,点OK(完成)后再键入先前设置的目录(D:ff_cache)。其后退出火狐搞定。


3. Google Chrome是一款具有很大潜力的也很流行的浏览器。其安全性能高,启动快,呈现网页也快,目前是我的默认浏览器。由于不少网页开发可能只用火狐及IE测试,Chrome浏览网页时会出现问题,需要改用火狐或IE。


Chrome的缓存目录修改最为复杂,还未必全面,所以我回到此前挖地道的方式上,创造一个DJ来搞定。先在常规硬盘上新建其使用目录,然后调用升级的命令窗口,用mklink命令连结两个目录。你需要知道的是Chrome的缓存目录在哪里,"C:Users####AppDataLocalGoogleChromeUser Data",其中####是当前用户的用户名。安装Chrome之后,删除这个目录,然后执行mklink命令即可:


mklink /j “C:Users####AppDataLocalGoogleChromeUser Data” “D:chrome_cache”


更多浏览器的设置请参考这一网页或者进行特定搜索。用于Chrome的缓存移植可用于任何浏览器,但关键是要找到该浏览器缓存所在目录。



https://m.sciencenet.cn/blog-460310-541421.html

上一篇:读论文要带批判性
下一篇:再次就胡震学士论文剽窃问题质询普度大学

3 施泽明 吴吉良 黄灿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7 19: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