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疫苗简介:风疹与腮腺炎疫苗
廖俊林 2011-1-13 07:04
寻正 『 返回疫苗专辑主页面 』 风疹又叫德国麻疹,相当于麻疹的轻型版,风疹出疹后持续约三天,故而又称为三日麻疹。风疹症状较轻,对于一般人危害较小,甚少侵入婴儿与超过40岁的成年人,它的主要危害是感染孕妇后引起新生儿的先天风疹,往往有多器官的先天发育障碍,比如失聪、先天性的白内障、先天性的心脏病等, ...
个人分类: 疫苗专辑|4188 次阅读|没有评论
疫苗简介:乳头状病毒(宫颈癌)疫苗
廖俊林 2011-1-13 07:01
寻正 『 返回疫苗专辑主页面 』 宫颈癌是妇科癌症中最常见的之一,仅次于乳腺癌,占第二位。中国每年有超过13万人得宫颈癌,其死亡率超过10%。宫颈癌最常见的致病原因就是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感染。HPV通过性活动传播,对于性成熟人群来说,HPV的累积感染几率可能超过50%,而大多数人不会产生任何症状,身体会在一 ...
个人分类: 疫苗专辑|4468 次阅读|没有评论
疫苗简介:麻疹
廖俊林 2011-1-13 06:57
寻正 『 返回疫苗专辑主页面 』 麻疹有极强的传染性,如果你缺乏免疫力,与麻疹患者同处一室后你被传染的几率达90%,在疫苗产生以前,到了20岁,几乎人人都感染过麻疹。麻疹是一种病 毒性疾病,因此同其它病毒性疾病一样,一旦发病,缺乏有效治疗手段,只能依靠患者自愈。如果有营养不良及医疗条件差,死亡 ...
个人分类: 疫苗专辑|3282 次阅读|没有评论
疫苗简介:脊灰疫苗
热度 1 廖俊林 2011-1-13 06:49
寻正 『 返回疫苗专辑主页面 』 感染脊灰病毒后,90%以上的人无症状或者极轻微,有0.1-1%的人有严重后果,引起瘫痪,呼吸肌的瘫痪可引起死亡。脊髓灰质炎是一种有可能进入历史的疾病,中国已数年报告未发生脊灰病例。脊灰病毒经粪口传播,易于播散,但局限于人类,所以感染脊灰病毒的可能性已经是极低。 目前有两种 ...
个人分类: 疫苗专辑|6518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疫苗简介:卡介苗
廖俊林 2011-1-13 06:45
寻正 『 返回疫苗专辑主页面 』 结核是中国的第二大传染病。中国香港与台湾也常规接种卡介苗。卡介苗是用牛结核病的病原制作的减毒活疫苗,是法国医生卡默德和介兰发明的,故称卡介苗。其主要作用是显著降低发病后的严重程度,而不是防病,接种卡介苗并不一定防止人得结核。 卡介苗主要是各国自行生产。卡介苗 ...
个人分类: 疫苗专辑|3797 次阅读|没有评论
疫苗简介:乙肝
廖俊林 2011-1-13 06:41
寻正 『 返回疫苗专辑主页面 』 全球乙肝感染者4亿人,中国占1/3,10%的人口带乙肝病原,每年30万人死于乙肝引起的肝癌与肝硬化。乙肝感染率千分之1,感染病死率万分之7。乙肝疫苗有效预防率幼儿为95%,成人稍减。 乙肝疫苗为基因重组疫苗,极为安全,估计严重反应发生率为百万分之1,主要是过敏反应,治疗得当 ...
个人分类: 疫苗专辑|3520 次阅读|没有评论
疫苗的效果
廖俊林 2011-1-11 12:18
寻正 『 返回疫苗专辑主页面 』 人类总是先关注对生命安全造成重大危害的疾病,因此,疫苗的效益是逐渐递减的,最先开发的疫苗有极大效益,而现在及以后开发的疫苗效益会远低于早期的疫苗,有时甚至难以判断疫苗的效益。在疫苗大批使用以后,由于人群免疫力的作用,使用不使用疫苗的人也得到保护,因而其直接效益 ...
个人分类: 疫苗专辑|2986 次阅读|没有评论
疫苗的未来
廖俊林 2011-1-8 08:07
寻正 【按:本文为Women's Health约稿发表文章,欲转载者请与我或者该杂志联系。发表文章有修改。】 『 返回疫苗专辑主页面 』 1. 更多的疾病可以被预防 在不久的未来,我们可以期望更多的疾病被疫苗预防,疫苗研究目前是制药业开发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新的疫苗不仅仅是针对传统的细菌与病毒性疾病,还会针对 ...
个人分类: 疫苗专辑|3912 次阅读|没有评论
疫苗趣闻
廖俊林 2011-1-7 11:51
寻正 【按:本文为Women's Health约稿发表文章,欲转载者请与我或者该杂志联系。发表文章有修改。】 『 返回疫苗专辑主页面 』 在最早的中国流行的人痘接种技术风险极大,因为使用的是原病毒接种,稍不注意,就会产生真正的天花,不少人因此丧失性命。因此,当时接种天花的决定并不易下,著名美国科学家 ...
个人分类: 疫苗专辑|3548 次阅读|1 个评论

本页有 1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3: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