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eropyrum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steropyrum

博文

泛滥和珍稀的植物 精选

已有 18360 次阅读 2015-3-9 16:39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vs少,处于两端的植物类群

地球上的植物纷繁芜杂,种类众多。其中,有两类植物,一类数量特别多,另外一类特别少。入侵植物往往属于数量多的这个类群;少的则是珍稀濒危植物。这两类植物处于植物的两个极端,一类从原生地扩散到别的地方,泛滥成灾;另外一类常常偏居一隅,奄奄一息。这个对比如此之强烈,但将这两类植物放在一起的科学研究少之又少。在这里我们不妨大胆将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濒危,植物灭绝的前奏

现在已知的生物大灭绝在历史上已经发生五次,科学家估计现在正处于第六次大灭绝时期。自从人类出现以后,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对地球资源包括植物肆意开发,而忽视了生物多样性间接和潜在的价值,使地球环境遭到极大的破坏。以前物种的灭绝往往是自然发生的,而现在人类在加速这个过程。

下面,我们来了解珍稀植物小勾儿茶。它是英国著名的植物猎手亨利·威尔逊于1907年在湖北兴山发现的。后来,他在《中国:园林之母》书中专门介绍了小勾儿茶。但是之后在近100年的时间里,小勾儿茶再未被发现。直到2001年,武汉植物园江明喜研究员再次发现了“消失”的小勾儿茶。小勾儿茶的发现如此困难,可见清朝末期数量已经非常稀少,应该不是人类破坏环境的原因。后来的研究证明,小勾儿茶主要以种子繁殖,但发芽率极低,使得它在自然界的数量不多,濒危主要是自身的原因。

与小勾儿茶不同的是,疏花水柏枝的濒危则完全是人为的原因。其为中国三峡地区特有物种,只生长在三峡消涨带上。三峡消涨带是水涨水落的干湿交替区。疏花水柏枝长期适应长江水位节律性变化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生长规律:夏秋季涨水时休眠;冬春季落水时生长繁殖。然而由于三峡大坝的修建,库区常年蓄水,水位不落,疏花水柏枝被长埋水下。因此疏花水柏枝几乎要走向灭绝。最近,科研人员在野外又发现它们新的种群,迁地保护也早已执行,但这个植物命运还是让人担忧。

泛滥,植物过分繁茂的结果

下面我们来认识入侵植物。如果你认识入侵植物,且常常观察周围的植被,就会发现入侵植物真的无处不在,路边、沟渠边、树林边缘,小区的绿化带,房屋间的空地等等。总之,可以生长植物的地方几乎都有它们的身影,例如空心莲子草、红花酢浆草、美洲商陆等。入侵植物的危害非常严重,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巨大。下面我们来了解入侵植物。

首先介绍加拿大一枝黄花。这是一种原产北美入侵中国的植物,花色泽亮丽,常用于插花中的配花。加拿大一枝黄花1935年作为观赏植物引入中国,后逸生成杂草,主要生长在河滩、荒地、公路两旁、农田边、农村住宅四周。它的繁殖能力超强,作为一种菊科植物,种子细小,种子量大,可随风力、鸟兽等进行远距离传播。种子飘到一个地方,先生根发芽后长成成年植株后,再以地下茎营养繁殖的方式进行扩散,最终形成群落优势,排挤本地植物。

虎杖是一种原产我国入侵到国外的植物,19世纪50年代被作为观赏植物引入英国,之后蔓延成灾,影响了英国本土植物的生长。它的生命力极强,只需一个月就可长到1米高,最终可以长到3米高。其根系穿透能力强,能够从水泥板或砖缝中钻出来并依靠强壮根系把裂缝撑大,最终对建筑物造成破坏。其根系既可深入地下,又可横向扩散,难以拔干净,而未拔干净的根系可在土壤中潜伏10年以上,遇到合适机会再继续生长。

如果植物会思考

有时想一下,在山沟里默默无闻的小勾儿茶该是多么的寂寞,想找聊天的兄弟姐妹都没有,或许只有轻拂的风和忙碌的蚂蚁陪着它。它是否预料曾经的伙伴——虎杖在异域的无比风光么?虽然虎杖的风光不受人欢迎,但也枝繁叶茂,远胜在亚洲大陆时的情形。随着岁月流逝,小勾儿茶的亲属越来越少,没有意外的话,它会变为自然界一个遗留的背景,只能留在历史长河中。失去家园的疏花水柏枝在各处流浪,你在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会看到它们。对,就是它们,和那些在炎热夏季郁郁葱葱的植物不同,它们此时是枯萎的,正处于休眠状态。虽然潮涨潮落的长江水不再淹没它们,但它们还是保持了千百年来形成的习惯,冬季生长夏季休眠。也许它们会对旁边工人不断清理的野草很是瞧不起,觉得它们没有尊严,什么地方都可以生长,生长的方式也那么狂野,远远比不上它们,在春寒料峭满山枯黄时,它们枝叶苍翠花开淡然。这种不断被工人清理的野草还是外来客,没有一点客人的礼貌和矜持,四处侵占和破坏,它的名字叫加拿大一枝黄花。

如果植物会思考,它们也许会有这样的想法。它们包括这些外来者都是历次生物大灭绝的幸存者。它们的祖先曾经为了开出美丽的花朵而努力进化,曾经和恐龙为伴,曾经植株高大,也曾经非常矮小不起眼,无论怎样,它们都是胜利者,它们的后代还生活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时过境迁,这些植物的境遇变得不同,有些数量非常多,有些则变得稀少。命运之轮在此驶过,它们中谁是胜利者呢,那些数量领先者会笑到最后么。

繁茂(泛滥)和珍稀的转换

下面我们讲另外一个故事——水杉繁茂和濒危故事。水杉最初是由日本古生物学家三木茂根据化石标本命名的,七年后郑万钧教授和胡先骕老先生根据湖北利川的标本重新发现这种植物。原本认为已经灭绝的植物竟然还活着。这个发现是上个世纪植物学的重大事件。而后,水杉被引种到世界各地进行广泛的栽培,包括亚洲、非洲、欧洲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这些地方,水杉生长的很健壮。为什么会这样呢,特有的珍贵孑遗植物不是应该很娇嫩,很不容易养活才对么。

我们来看看水杉濒危的历史,从中寻找答案。远在1亿多年前的白垩纪时期,水杉的祖先就已经诞生于北极圈附近了,白垩纪至第三纪末期扩散至北半球欧亚大陆和北美洲。当时地球上气候非常温暖。以后,大约在新生代的中期,由于气候地质的变迁,水杉逐渐向南迁移,分布到了欧、亚、北美三洲。根据化石记录来看,水杉曾经繁盛一时,几乎遍布整个北半球。但是在250万年前第四纪冰川时期,因为冰层的覆盖,绝大部分的水杉灭绝了,仅仅保留了川东鄂西少部分植株。同时,在这个避难所生存的还有其他植物。后来,冰川消退,很多植物慢慢扩散至更广阔的地方,水杉为什么没有能够扩散出去,重新恢复昔日遍布全球的辉煌呢。推测可能是这样的原因:种子散播变得困难。冰川消退后,很多植物因为冰川而灭绝了,残留下来的物种都非常厉害,这些物种生长迅速,扩散迅猛。他们组成的森林或许阻止了水杉种子的散播。水杉种子的散播也许需要某种动物,而这种动物因为冰川灭绝了。曾经广泛分布在全球的水杉,在冰川消退后的近三百万年里,为什么没有像它的植物伙伴一样最终能够扩散出去,重新占据全球。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留待科研人员去解答。



https://m.sciencenet.cn/blog-460429-873181.html

上一篇:听讲和体验的区别 ——写在“绘画与郁金香”科普课堂后
下一篇:儿童“冰凉”概念的构建 ——通过一件小事了解儿童如何认识世界

12 杨军 王焕冲 高建国 戴住波 曹学斌 元云芬 刘光银 张庆费 陈楷翰 赵凤光 peosim shen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5: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