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的博客 (Meng Jin's blo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nsblog

博文

生物多样性中的动物保护 精选

已有 9585 次阅读 2013-1-26 06:49 |个人分类:有感而发|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动物保护, 道德, 生物, 物种



            我推崇多样性的保护,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文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涵括了动物保护,具有中庸精神,更有包容性。同样,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涵括了文化保护,也更具有包容性。后者在历史上有无数的经验教训,我就不说了。我说几个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例子。 

            1。十多年前,我在教哺乳动物学的时候,常会用两个例子来讲外来物种对环境的破坏:一是美洲的河狸鼠,二是澳洲的野兔,它们的性质类似,后者规模更大,这里我就说后者。欧洲人到澳洲去,把有胎盘类哺乳动物的欧洲野兔引入澳洲。因为适应快,繁衍快,从1859开始,欧洲野兔很快就对当地的土著生物,从草场到有袋类哺乳动物,造成了破坏和排挤,甚至让一些物种绝灭。野兔数量很难精确估计,在高峰时期(1920s) , 最多的估计到上百亿只。每十只野兔消耗的草料,相当于一头羊的食量。它们还在地上大量打洞,使土地塌陷,耕地毁坏。每公顷土地上只要有几只兔子常驻,就会使草场失去再生能力,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壤退化,使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为了对付欧洲野兔,澳大利亚人费尽心机。从修3000公里长城一样的篱笆来拦截野兔扩散,悬赏大洋猎杀野兔,到动用空军播撒毒药进行化学战,都没有能阻挡野兔前赴后继地扩展。直到1950年,生物学家从美洲引进了一种依靠蚊子传播的粘液瘤病毒(myxoma,这种病毒的天然宿主是美洲兔,对后者不致命,但对欧洲兔子致命。感染了这种病毒的蚊子释放出来后,传染给野兔,在兔群中传播,染病的野兔死亡率达到了99.9%。到1952年,澳洲80%~95%的野兔种群被消灭。但是,兔子是顽强,现在它们的数量又在上升(图1)。我的一位参加相关工作的朋友说,澳大利亚正在引入新的病毒,以期用生物控制的方法,继续减少野兔的数量,能有多成功还是未知数。

            问题:食草的兔子多可爱啊,它们善良吗?我们该屠杀澳洲野兔吗?

            2由于人类的猎杀,曾经遍布北美洲的狼,数量急剧下降,导致有蹄类草食性动物,比如驯鹿,大量繁殖,数量在狼群消失后处于失控状态。美国黄石国家公园里,很多的幼树和多种植物被这些草食性动物啃食而难以生存。为了恢复园内的生态平衡,黄石公园从1995年起引进了加拿大狼,多年后,驯鹿得到控制。狼捕食鹿,减少了鹿的数量;也因为害怕狼,驯鹿啃食的活动范围缩小,这样园中植物得到了有效保护。

            问题:人凭什么不让人家驯鹿吃植物?人自己本来可以拿枪去把驯鹿消灭掉,为什么这么缺德,把狼找来吃鹿肉,让鹿们死得很痛苦?

            3通常我们知道动物吃植物,但也有植物吃动物的时候。比如生在菲律宾一个岛上阿滕伯勒猪笼草Attenborough"s Pitcher)(图2),它的瓶状体中充满了分泌液,可以套住昆虫甚至老鼠然后通过分泌液中的酶消化掉俘获物。这种植物很稀少,已经有人建议将其列为濒危物种加以保护。

            问题:没有感觉的、“有生无命”的植物,居然凌迟有感觉的、有生又有命的动物,我们作为动物的人类,为什么不伸张正义,把那些植物消灭掉,还要把它们加以保护?

           

      很多动保人士对身边的动物表现了爱心,但却忽略了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世界里。世界上的事之所以难,是因为很多社会理念在一定范围中是合理、可行的,但向外扩展时,它们之间就会有冲突,而人必须在这些冲突中选择或妥协。比如,动保人士认知不同物种成员的利益必须同等考虑的原则,但在实际运用中,这些原则却是很难自圆其说的。我们来看例1的问题。推崇动物权利和动物解放的彼得.辛格先生,在台湾回答有关澳洲野兔的问题时是这样说的:欧洲人进入澳洲时,带进大量外来物种,动物大量繁殖,破坏当地生态,所以澳洲环境保护运动者主张大规模的屠杀野兔。我认为这是两种价值的冲突,不同价值的冲突,一个价值是对于物种、对于生态、对于环境的这种价值的重视,另外一个是对于个别动物的价值的重视。我反对为了保护少数濒临绝灭的物种,或者为了保护环境而进行大规模的屠杀,这是我的立场。

            辛格先生的回答,忽视了物种并非仅仅是一个抽象概念,它是一个客观的、由许多个体生命构成的集合。在澳洲野兔这件事上,人不得不面对两种选择:一是消灭野兔个体,让它们的总量减少到可以被接受的范围,这意味着人要屠杀野兔。二是袖手旁观,看着野兔破坏环境,挤占其它动物的生活空间,让后者一个个饿死,直至灭绝。这意味着人看着兔子对别的物种进行屠杀。在两种死亡中,有能力进行选择的人,选择了屠杀野兔,因为人不希望看到植被破坏、动物种灭亡,也不希望自己的利益受到影响。

        认为杀死野兔不可,而别的动物被饿死到全体灭绝是理所当然,这里面的逻辑,很难体现“不同物种成员的利益必须同等考虑的原则。”凭什么你兔子从欧洲大老远跑来占了我家的地、吃了我家的东西、把我一家老小饿死可以,你却不能去死?从死亡的方式来看,我宁愿被一枪结束,不愿意被慢慢饿死。后者近于凌迟,是残的死法,十分不人道,和动保人士自认的人道主义精神相悖。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澳洲野兔不杀,实际上是在用更残酷的手段变相地、隐蔽地对其它动物进行另类屠杀。

            顾名思义,动物保护应该是保护所有的动物。可惜在资源有限的地球上,谁也做不到这一点。人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保持一种平衡,对所有物种的个体生命平等、合理地对待。善心和公平之间,我们难以取舍。对于生命来说,没有善心很难体现公平,而没有公平的善心是伪善。真正的动物保护,应该建立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而不是选择性保护某些生物,而对其它生物毫不关心。不幸地是,保证多样性的手段之一,就是要消灭某些过于霸道的物种个体。对我来说,保护一个濒危物种,比不杀一个霸道物种的一些个体更有价值。因此,不杀生不是动物保护的理想方法。我们需要动物保护,但当我们在运用类似的理念时,要界定它们的适用范围,否则会有理说不清。

            2、例3中的问题,我就不说了,但保留再说的权利。



(本文引用的两张图来自互联网,没有商业用途,特此鸣谢。)



https://m.sciencenet.cn/blog-4699-656637.html

上一篇:《直通春晚》到浴室唱歌的客观听觉到命运
下一篇:龙年尾巴上说龙年邮票的不科学

72 刘用生 吕喆 陈小润 李伟钢 戎可 刘立 钟炳 吴飞鹏 杨华磊 吴国胜 董全 杨正瓴 高建国 朱志敏 刘艳红 王德华 陈国文 刘全慧 彭思龙 傅蕴德 魏东平 吕洪波 武夷山 陆俊茜 李土荣 吉宗祥 曹聪 许浚远 肖重发 林涛 赵斌 杨月琴 王春艳 刘丙万 刘全生 翟自洋 文克玲 戴小华 王芳 李霞 冯大诚 刘洋 宋洁 严家新 张海霞 应行仁 陈湘明 赵凤光 陈学雷 陈冬生 白桦 马磊 张玉秀 刘桂秋 鲍得海 任胜利 李宇斌 刘颖彪 王桂颖 魏玉保 吴明 杨崇仁 zhanghuatian hangzhou tuner anran123 hanlexiao zgg crossludo sz1961sy yunmu muchao32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5: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