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云大数据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ibiling 知识管理、知识网络及知识城市相关研究

博文

过去几年科学计量学的两次邀请报告

已有 3619 次阅读 2014-2-20 17:03 |个人分类:学术成果|系统分类:论文交流|关键词:学者| 大学, 计量学, 邀请报告, 大会报告

      近年来所应邀做过的两次基于计量学邀请报告,包括2011年秋天在福州大学所做的《我国沿海城市新兴技术产业发展及其情报机会分析》和2013年冬天在中国药科大学作所的《全球建筑类期刊被引分析与影响力研究》。这两个表面上看起来区别很大,实质上是有一定发展关系的两个报告主题。  

      其中前者主要从我国“十二五”战略发展规划分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及其需求分析、沿海城市新兴技术产业发展分析、科学院的使命及产业分析研究等四个方面对主题进行阐述。先从我国“十二五”战略发展规划分析入手,介绍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内容,以及国内的七种新兴产业,并对新兴产业的主旨及涵义进行了阐释,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以需求为基础,能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产业,代表着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然后对“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进行了比较,说明七大新兴产业确立的过程。最后对我国的新兴技术产业发展路提出了一点建议,这也是我们当时论文的主要撰写思路。

      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及其需求分析”上,先从物联网对经济的重大影响开始,介绍了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对新兴产业技术的需求,然后还介绍了这次报告的主题“沿海城市新兴技术产业发展分析”。我先通过地图来展示我国国家级高新开发区分布,然后从广州科学城争取新兴产业技术机会及江苏省探索实践方面指出它们在新兴技术产业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提出了自己对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几点体会:1、坚持围绕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开展科技创新;2、坚持面向应用和产业化的科技工作方向;3、坚持科技资源的整合和工作集成;4、坚持科技管理工作方式的不断创新:1)强化责任意识;2)强化效率意识;3)强化效率意识。

      最后,我介绍了我们当时合作产出的系列论文成果,从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及新能源汽车产业这七个新兴产业着手,还对中国科技成果数据库具体情况进行了介绍,指出中国科技成果数据库(CSTAD)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创建的国家级大型权威性科技数据库。CSTAD主要按行业、成果级别、学科领域等分类,每条成果信息包含成果应用情况、成果完成单位情况、成果完成人情况、单位信息等基本成果信息,最后以一些具体的实例指出新兴产业的重要性及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在报告的最后还跟同行分享了产业报告撰写体会,报告撰写涉及的主要五个方面等。
      后者是去年底在南京我所应邀所做的一次报告,这次是“江苏省科技期刊创新发展论坛”,它每两年举办一次,第二届论坛列入江苏省科协自然科学学术月活动项目。当时中国工程院贲德院士、王广基院士,江苏省新闻出版局报刊处刘海泉处长,江苏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政策法规处张永祎处长,南京市栖霞区邱志强副区长,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主任等前辈均出席了研讨会。江苏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政策法规处张永祎处长作了“人力资本附加值的提升之路”的报告,著名情报学和评价管理专家邱教授作了“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报告—RCCSE权威、核心期刊排行榜”的报告,江苏省新闻出版局报刊处刘海泉处长作了“ 当前科技期刊改革的形势、趋势与要求”的报告,而我作了“全球建筑类期刊被引分析与影响力研究”的报告。前辈们的报告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容丰富,对我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这两次报告是对我近几年来工作的一个简单自我总结,首先2011年我们在为科学院温州某研究所做学科发展规划报告,因此开发了基于中国科技成果数据库(CSTAD)成果计量的方法和撰写了系列中文论文,这开端了我对科学计量学的兴趣。其后我在参加维也纳ISSI会议时从同行处接触到Altermetrics,回来后撰写了这方面的系列英文论文,而建筑类期刊被引分析与影响力就是基于各种指标的计量学的一个典型论文成果,是我这几年比较感兴趣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愿与大家共同探讨和进步。    


https://m.sciencenet.cn/blog-470246-769237.html

上一篇:我所经历的美国B1签证的曲折历程
下一篇:近年来撰写和已参与完成的三部书稿

4 武夷山 赵星 杜建 魏瑞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1 15: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