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行云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luidcloudy 花香莫若书香远,厨味无如世味高

博文

喜欢杜牧的诗

已有 3336 次阅读 2009-5-18 14:53 |个人分类:博览群书|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中说:“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落魄江湖中,诗词带着一种淡淡的忧愁,词要数李清照、纳兰性德,诗数李商隐、杜牧,不过我觉得如果加上王孙贵公子的身份,会增加诗词的华美,在华美中透露出来的淡淡情怀,更能触动读者的心灵,更能征服读者。正如曹雪芹的一部《红楼梦》,以他童年时的所见所闻,渲染了整个大观园的华丽,笔锋中流露出金堆玉砌,锦衣玉食的贵族生活;对比最后贾府的落魄,大观园的萧条,人是已非,深深地感动着几百年来的读者。因此,我更喜欢纳兰性德的词和杜牧的诗。这里就说说杜牧的诗吧,简单几首,数言之。

杜牧生当唐王朝似欲中兴实则无望的时代,面对内忧外患,他忧心如焚,渴望力挽狂澜,济世安民。他在《郡斋独酌》里说自己:"岂为妻子计,未在山林藏。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弦歌教燕赵,兰芷浴河湟。腥膻一扫洒,凶狠皆披攘。生人但眠食,寿域富农商。"杜牧出生于诗书之家,杜牧20岁时,已经博通经史,尤专注于治乱与军事。23岁写《阿房宫赋》。文宗大和二年(828),26岁进土及第。

可惜杜牧有相才,而无相器,又生不逢时在江河日下的晚唐,盛唐气息已一去不返,诸帝才庸,边事不断,宦官专权,党争延续,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如蚁穴溃堤,大唐之舟外渗内漏。杜牧无法力挽狂澜,只得无奈将一腔悲愤交于酒肆。对于杜牧而言,饮酒,成了疗伤祛痛的乐事。

在写景上,杜牧确实有自己的一套特色。李白眼中的景色充满雄浑壮阔,“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杜甫眼中的景色是悲凉,凄戚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而杜牧所描写的景物,一个字形容,就是“美”,艺术的美,无论在他风光的时候,还是落魄的时候。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阿房宫赋》)“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江南春》)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泊秦淮》)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寄扬州韩绰判官》)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七夕》)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七绝·赠别二首》)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九日齐山登高》)

当然还有我们熟悉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中描绘的景色清丽,画面鲜明,风调悠扬,经过了多少年,他笔下唐代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人一物,油然活现,深深地被此番景色所吸引,陶醉其中。

 

他描写的历史更是一绝,有很多个人的独特见解,让你不能不折服于他的才气的俊爽与思致的活泼。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

折戟沈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销二乔。(《赤壁》)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题乌江亭》)

始皇东游出周鼎,刘项纵观皆引颈。削平天下实辛勤,却为道旁穷百姓。(《过骊山作》)

在这些诗中,渗透着许许多多的史事,或为周瑜扼腕,或为项羽乌江自刎痛心,而且见解独到,各种典故顺手拈来,可见他熟读史书,看透时局。

 

但他的诗中也有一些诗带有浓厚的个人潦倒失意的感伤情调,缺乏理想的光彩,专写征歌狎妓的颓放糜烂生活。饮酒狎妓是唐代文人中流行的风气,这与他的晚年晚年纵情声色,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经历有关。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九日齐山登高》)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金谷园》)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遣怀》)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赠别》)

 

杜牧诗集:http://www.dxgzs.com/sc18mj/sdm.htm



https://m.sciencenet.cn/blog-47126-232700.html

上一篇:天仙子-竹园忆旧游
下一篇:中大早晨

2 迟菲 刘畅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23: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