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真菌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acrofungi 菌物物语

博文

羊肚菌栽培技术的前世今生(连载) 精选

已有 9061 次阅读 2017-3-24 00:15 |个人分类:科研笔记|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人工栽培, 羊肚菌, 历史演化

前    言

我国的羊肚菌产业发展至今,无数勤劳质朴的科研工作者、菇民朋友和羊肚菌爱好者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而他们大多默默无闻的奋斗在生产一线,较少在社会上发出应有的声音,使得业界对他们的了解非常有限。这里我们将主要梳理我国及国际上的羊肚菌驯化栽培技术,从羊肚菌的驯化、演变过程,可以一睹羊肚菌产业道路的艰辛,明晰行业之乱象,避免张冠李戴;同时,了解羊肚菌栽培技术的演化过程,有助于理解当今人工栽培技术的关键所在,也可以帮助栽培活动的顺利推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进。


背    景    简    介

羊肚菌以其浓郁的香味、清爽脆嫩的口感、丰富的营养和显著的保健价值而被世人所喜爱,在西方更被奉为高档食材出现在贵族性餐宴之上。因此,羊肚菌的驯化栽培一直是全球蘑菇爱好者热衷追寻的工作。据记载,法国是最早进行羊肚菌人工栽培驯化的国家,时至今日,羊肚菌的驯化栽培已有130 余年的历史(谭方河,2016)。

羊肚菌的人工栽培技术,不论是室外栽培还是室内栽培,在20世纪末对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来说都是一个不曾被攻克的技术难题。全球特别是我国的一大批羊肚菌从业者,以期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在羊肚菌人工栽培道路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这其中美国的狂热羊肚菌爱好者Ower19821986)对羊肚菌人工栽培的研究最为透彻全面(该部分内容我们将在后面进行论述)。

我国的羊肚菌驯化栽培技术,在有据可查的资料文献中,可以追溯到1983年(顾云龙,1983;丁文奇,1983),至今也有三十余年历史。

我国的羊肚菌驯化栽培过程,整体上以栽培理论明晰、人为参与度、菌种技术和环境控制程度不同可分为:“纯仿生栽培”、“林下仿生栽培”、“室内仿生栽培”、“菌根化栽培技术”、“利用菌材的仿生栽培”和今日的“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简略可分为仿生栽培和人工栽培两个阶段。

一、羊肚菌的纯仿生栽培

在对羊肚菌野生发生环境的调研总结的基础上,从野生环境下采集到野生的羊肚菌标本,无论是经历组织分离、单孢分离还是多孢分离技术,再经菌种纯化后,按照常规食用菌菌种制作方案获得可用于大生产的菌种(栽培种);选择合适的环境条件,如野外曾经发生过羊肚菌地方、林地、坡地、大田或室内用合适的容器进行播种,依靠或者模拟自然环境让菌丝发育,之后在适当的时候依靠自然气候的变化或有意识地进行环境条件的改变,如温度、水分、空气湿度、光照强度等,诱发刺激出菇。

这是最早、最原始的羊肚菌驯化栽培思路。


在对羊肚菌生活史、生理条件不明的情况下,有意识地模拟自然环境,实现驯化栽培。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生产经验,为今天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这个过程也是漫长、残酷的,先后经历有百余年的时间。最主要的问题是无法实现羊肚菌的稳定性出菇问题,成功的偶发性较大,重复性较差,人为参与度也是最低的。

纯仿生栽培中依据生产环境不同,又可以细分为大田仿生栽培和林下仿生栽培。这一阶段的粗浅的室内栽培基本也属于仿生栽培的范畴。仿生栽培的过程是残酷的,属于最原始、风险最高的生产阶段。该阶段的生产规模通常也比较小,谈不上栽培生产的盈利。


(未完待续)


本文部分内容摘自《羊肚菌生物学与栽培技术》专著,作者:刘伟、张亚、何培新。(订购本书直接与作者联系:刘伟 电话/微信同号:18071090012

扫描下面二维码进入“微店”下单。





https://m.sciencenet.cn/blog-473092-1041263.html

上一篇:2016年度羊肚菌产业大事件
下一篇:《羊肚菌生物学与栽培技术》新书首发

2 杨正瓴 余世锋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8: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