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生态农业优质高产“四位一体”种植技术手册》

已有 4152 次阅读 2022-6-7 10:28 |个人分类:建言新农村|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生态农业优质高产“四位一体”种植技术手册》

新书介绍

粱鸣早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端稳中国饭碗,实现粮食安全,是当今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生态农业优质高产“四位一体”种植技术手册》(以下简称手册)就是在这一大方向下应运而生。

生态农业优质高产“四位一体”种植技术(以下简称“四位一体”技术)是一项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技术,它遵循天地生和谐的理念,继承传统农耕文化的精华,同时发扬现代农业的科技优势,注意从整体把握作物与其生长环境的关系,采用纯天然物料,强调物质能量的合理流动,达到优质高产、培肥土壤、改善环境的可持续种植目标。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教授在“四位一体”技术的新闻发布会上作出这样的评价:“四位一体”与国家生态文明和乡村振兴战略相契合,是具有民众适用性和非资本导向性的农业科技,可以通过简单化和社会化的方式加以推广。

手册的编辑委员会阵容强大,来自五湖四海,都在为“四位一体”技术的推广及应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包括技术顾问刘立新,主编梁鸣早,副主编张淑香、孙建光,参编人员吴文良、孙成、王天喜、那中元、韩成龙、蒋高明、吴代彦、路森、陈安生、王永仁、刘祥东、杨金良、陈丛红、王春懿、刘龙飞、罗立双、王站厂、徐江、秦义、查宏翔、郭强、秦小鸥、程存旺、石嫣、赵兴宝、王士奎、王建钧、杨小英、邹子龙、代鑫、李迎春、李书田、赵士明、张家元、侯月峰、梁龙华、仝雅娜、任凤莉、张鹏鹏、金玉文,每位编委均在手册的最后一部分一一介绍。

手册共七章,第一章介绍土壤肥料基础知识,目的是想和读者在对农业土壤、水以及投入品的认知上达成共识;第二章至第五章较为详细地介绍“四位一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技术,即如何给土壤和作物补充有机质、矿物质、有益微生物,在生产全过程中如何用胁迫+营养的方法开启作物的次生代谢并使其充分运转,最终生产出品质优良、产量高、风味足、耐储藏的农产品;第六章和第七章是应用实例和常见问题解答;附录为“四位一体”技术规范。

手册总计30万字,内容设置合理,语言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图、表包含示意图12幅、思维导图10幅、作物营养失衡症状图110幅、技术应用现场图25幅和相关数据表格24个,帮助读者更直观、更好地理解文字。

该手册的特点可以用“古、位、今、用”四个字概括。

“古”即中国五千年农业文明。中国自古以来的农业就是生态农业。先民们用顺天时、借地力、精细化、生态化的理念创造财富。五千年农业文明中的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辩证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追求天下太平的人类观,是华夏文明的特色,数千年的农耕文化蕴含着东方智慧,“四位一体”正是这一智慧的技术体现。

“位”即“四位一体”技术。“四位一体”技术的构成要素包括有机碳、矿物质、微生物和胁迫+营养;其中,物质保障是足量的有机碳和适量的矿物质;功能核心为微生物提供的供碳、溶磷、固氮、解钾、抗病功能;关键技术是耕层发酵和开启次生代谢;这套技术使作物产生抗性物质、品质物质和风味物质,同时保障作物产量。

“今”即当今生态农业的发展。生态学在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之后,今已日益成熟,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广泛应用到农业领域,并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把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了党章,提出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的战略构想。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是第一个举旗走生态文明道路的国家,将引领全世界。生态农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手册推出的“四位一体”技术,符合生态农业基本的科学原理,并具有一定的实操性。

“用”即可以广泛推广使用。编者团队撰写该手册的初衷,是想为当代农民提供一本可以经常翻阅的农业种植技术科普图书,让读者从中领悟“四位一体”技术所蕴含的传承数千年的农耕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巨大魅力。

本手册的发布对中国生态农业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四位一体”技术的推广将会成为中国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作者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副研究员)





https://m.sciencenet.cn/blog-475-1341908.html

上一篇:关于生态农业你所不知道的十个真相
下一篇:关于土壤你所不知道的十个真相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3: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