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人类释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最终会在人体内安营扎寨

已有 13790 次阅读 2013-2-20 00:39 |个人分类:环保呐喊|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疾病, 人体, 环境污染, 食物链, 生物放大

蒋高明

 

    早在30年前,笔者上生态学课程时就知道生物放大这个词汇,过去仅仅是从教科书上了解该词汇,而今天,现实的生物放大让我对这个老词汇有了新认识。

 

    百度百科对“生物放大”的解释如下:

 

    生物放大(biomagnifications)

 

    在生态环境中,由于食物链的关系,一些物质如金属元素或有机物质,可以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经吸收后逐级传递,不断积聚浓缩;或者某些物质在环境中的起始浓度不很高,通过食物链的逐级传递,使浓度逐步提高,最后形成了生物富集或生物放大作用。例如,海水的浓度为0.0001mg/L时,浮游生物体内含汞量可达001-0.002mg/L小鱼内可达0.2-0.5mg/L,而大鱼内可达1-5 mg/L,大鱼体内汞比海水含汞量高1-6万倍。生物放大作用可使环境中低浓度的物质,在最后一级体内的含量提高几十倍甚至成千上万倍,因而可能对人和环境造成较大的危害。

 

    生物放大作用是通过食物链完成的,而食物链可以分为几种形态。在生态系统中,根据生物间的食物关系,可将食物链分为四类。一是捕食性食物链,它是以植物为基础,后者捕食前者。如青草-野兔-狐狸--虎。二是碎食性食物链,指的是以碎食物为基础形成的食物链。如树叶碎片及小藻类-虾(蟹)--食鱼的鸟类。三是寄生性食物链,是以大动物为基础,小动物寄生到大动物上形成的食物链。如哺乳类-跳蚤-原生动物-细菌-过滤性病毒。四是腐生性食物链,指的是以腐烂的动植物尸体为基础,然后被微生物所利用。

 

    从上面的解释来看,人类释放到环境中去的污染物,不论是释放到空气中去的,还是释放到水体里面的,还是释放到土壤中的,还是直接添加到食物中去的,最终会在人体内安营扎寨,造成人类的健康受损,最终导致恶行疾病乃至死亡。

 

    如此看来,那些食物中的农药残留会在人体内积累,那些使用了大量草甘膦的饲料(如转基因大豆和玉米),那些含有Bt毒蛋白的饲料,饲喂动物后,人类再使用动物产品,会在人体内富集,人类吃了来自被污染了的河流、湖泊、海洋里的食物,其污染也会逐步放大到人体内;而不法分子向食物中添加的有害物质,可以不经食物链直接实现在人体内某特定器官的“生物放大”。

 

    由此还不难想像,那些在45天内速成的鸡(日均生长55)28天速成的鸭(日均生长89)、四个月的猪(日均生长833),其体内积累的抗生素、激素、重金属,想不在人体内“生物放大”都困难。那些可怜的鸭子在严重的营养过剩环境下异速生长,连排除的粪便都不成形,农民买回去种植大蒜都会死苗。

 

    如无良商人将面粉增白剂添加在面粉中,这样做出的“化学”面条,给你多少钱也是挑不出来的,长期吃这样的面条,就会引起人体的不适。

 

 

图1 动物中含有的微小的毒素可逐步放大到人体中,人类污染了生态环境也就污染了食物链

图2 水中的重金属浇灌蔬菜如果人类直接食用可实现一次生物放大

图3 污染物还可以不通过食物链直接进入人体,这里人体充当了环境污染“净化器”作用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https://m.sciencenet.cn/blog-475-663343.html

上一篇:农民在家挣多少钱才不出去打工?
下一篇:当年创造辉煌的农田水利设施惨遭废弃

1 骆小红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7: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