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gplan0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ggplan07

博文

读【科学革命的结构】,晦涩难懂

已有 2145 次阅读 2022-4-1 21:18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这是本旧书,历史上一本很经典的书,有关科学的哲学。最近家乡师范有个人说起创新思维这件事儿,我想起来这本书,看书里的划线说明当时我还很认真的读过,但没有什么印象,便又重新读了读,很认真的读了四章,明白了作者想做什么,又翻翻了后面的几章。

书是想找出科学发展的规律,包括科学确认的原则、内在的审视、确认之后的延展方式,科学发展的动因貌似没有涉及。

为了在普遍意义上的科学抽离出来本质上的科学,它限定了一个词叫“范式”,将它与常规科学(倾向于人们通常所说的科学)。估计是想抽离出一个用来描述真正意义的科学及其过程。为了区分日常所讨论的科学、学科等容易模糊的概念,定义了一个范式的概念,就是想将所讨论的本质的科学范畴固定下来,那种内核的东西,但是明确边界确定定义很困难,常常用描述举例来确定这个定义,实际就是想说真正的科学体系,而又想不枝不蔓的,避免与日常的定义相混淆。

范式我印象中在哲学课上是学过的,与模式有点像,含一点方式方法、规则、范畴。小友告诉我说有人好信儿查了这书中关于范式的说法,竟发现了二十多种,哈,作者也想不太明白,所以作者自己也有些矛盾,我们有些看不懂也正常,哈。

第二个用词是不可通约性,是用来说明自然与科学、非共同框架下的各学科(各范式)之间的不兼容相互矛盾性,特别是新旧学科之间,新学科建立之前各种纷杂的声音之间的矛盾。

第三个用词比较好理解,科学共同体,就是得到共识的被相互承认的科学社会团体,现在这个词儿比较常用,特别是在类法律的条文中常见,当然理解上也没有什么困难。

我最同意的观点就是“科学描述一定是有发明者的㾗印的”。我比较熟悉物理学,力学的描述语言与电磁学很相像,但他们与热学的描述语言完全不同,这从热学三个定律(还要加上一个第零定律)的描述上就完全可以看的出来。而光学的描述语言则十分混乱,估计是从不同的学科借用过来的结果。我的观点就是这是研究这些定律的那人那时的能力所决定的。而波粒二象性则表明人力终有穷尽时,而最终结果应该就是测不准原理,表明客观世界是无法精准测量(描述)的。当然了天道终有搞定日,也会有一天这些都用相似的方法描述的。

整个书十分难读,不清楚这书发表后会对科学研究有什么深刻的影响,但一定要将一个东西搞的这般复杂,为了严谨而搞的晦涩懂,为了精准而要营造出新词儿(或者说是赋于了新的含义的词儿),为了完备而要啰里啰索的,(特别是第四章),我读后觉得就一个观点:普通科技工作者在内装修,而大牛在盖房(当然是在需要的时候)。很简单的一件事儿,非得装逼。

书写的比较早了,这些年的科学的发展不知道为这个观点是不是增添了新的内容,但按作者的观点估计不喜欢那些修修补补的工作。

难读的另一个原因是较差的翻译。北大翻译的书,有教堂的味道,单调乏味长句呆板。所以也不能说现在机翻的就不好,那个时代,北大的翻译就是机翻。

本想是觉得当年翻译的不好,想去看看有没有新的译著,结果看还是这个版本。惊讶不是说还是这个版本而是指定为中小学阅读指导书目!!现在中小学生能力都这么强了吗,过去常听说初中生学完新概念全套(对我来说第二册都是坎),当时还解嘲自己说语言要童子功的,现在看这种科学哲学著作我都读不过他们了?!不算博士,我觉得大学生里我也不算是弱者呀,我这么费事的啃(20年前年富力强时就读着费事儿),中小学生读物。厉害!还标了个扎克什么的,一位即不是做哲学的也不是做科学的更不是做科学史或者思想史的先生,他喜欢是说因为他是中小学生的爱豆?真是老了,不退休都不行的了。




https://m.sciencenet.cn/blog-476855-1332076.html

上一篇:伍:【蓝血十杰】,记忆中只有这本管理类的书
下一篇:世上不是没有天才,只是不信我们会遇到

4 王涛 尤明庆 史晓雷 范振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9: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