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时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onbin 自我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生态系统

博文

美国生态学会展望下一个世纪的生态学 精选

已有 19181 次阅读 2015-8-12 14:08 |个人分类:一起读顶刊|系统分类:海外观察|关键词:学者

美国生态学会(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ESA)成立于1915年,今年迎来了其百年华诞,并在这几天(8月9-14日)在巴尔的摩(Baltimore)聚会,隆重庆祝ESA的世纪大典。来自全球各地的科学家、决策者和学生们汇集在一起,不仅仅是探索尽在掌握的知识,还要想想如何绘制下个世纪蓝图,包括人类的维持以及改善与地球上赖于生存的其他生命世界的关系。大会将开辟回顾性和前瞻性研讨会,回顾生态领域的历史,同时展望其未来。而在庆典大会的前一周,美国生态学会主席David W. Inouye在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社论:下一个世纪的生态学。

生态学是讨论生物及其栖息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在各种尺度上所提供的信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在过去一百年里,这一领域已经从简单观察描述发展到多变量控制实验,甚至到复杂的模型预测。

生态学的研究尺度可以小到基因,大到整个地球,探讨生态系统的生命与非生命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过去100年里,基础生态学研究催生了一些重要的范式变化。例如,如果我们获得一个有关生物地理学的简单图解模型,就可以解释许多空间尺度上的物种分布模式。另外,我们理解了生态系统受到扰动后的演替规律,不管是森林大火还是抗生素对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影响。随着生态科学变得更加跨学科,一些思想的转变和意想不到的影响将继续下去。早期的生态学家们常常思考调节植物和动物群落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从来也不曾想到他们的这些想法会被借用,成为理解人体微生物,理解影响我们的营养、免疫系统甚至心理状态的基础。在合成生态学的新领域中,生态学家正在与医学专家合作,设计出有益的微生物群落,其基础也是起源于一个世纪之久的生态野外研究。这些例子似乎都预示着,下个世纪生态学家的作用和生态学原理的应用有可能发生重大变化,医科学生及从业者也需要充分了解生态学。

诚然,在过去一个世纪中,生态学在社会中的作用急剧增长。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础研究对社会立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比如美国划时代意义的《濒危物种法案》(1973)和《清洁水法案》(1972),生态学知识在其中对科学基础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无独有偶,1990年代,美国生态学会的“可持续生物圈动议”(Sustainable Biosphere Initiative)鼓励全球生态学家去识别当前主要的环境挑战是什么。现如今,生态学家们在“地球管理动议”(Earth Stewardship Initiative)中构架了一个承诺,要通过一些活动让他们的科学成果与社会相关联,从实际展示到针对其他群体的宣传活动。发展中的城市生态学研究,将环境管理与设计和规划联系起来,致力于创建一个更宜居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未来,国际社会也将更加注重生态学,正如新近出现的政府间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平台(Intergovernmental Platform on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所展示的那样。通过聚焦于对传粉生物的首次评估与报告,提供了一个可操作性的科学建议,这应该促进将生态科学更好地结合到管理和立法中。美国国家生态学观测网络体现了在地球系统动态中生物圈的重要性,以及其在气候中的控制作用,这应该成为所有国家的资源。结合新开发的工具、分析方法和预测世界环境未来的模型,生态学家可以告知决策者和政治领导人如何预防、减轻或适应环境变化。

从栖息在我们脚下的地球微生物,到对我们来说尚未知晓的宇宙环境,未来100年的生态学发现将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因此,“我们现在所进入的社会是用科学知识武装起来的,并有能力做出负责任的决定。”(“We enter a time when society is armed with the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ability to make responsible decisions.” )


参考资料:
The next century of ecology. Science 7 August 2015: Vol. 349 no. 6248 p. 565, DOI: 10.1126/science.aab1685




https://m.sciencenet.cn/blog-502444-912485.html

上一篇:网络生物分类学时代:社交网站促进了新物种的发现
下一篇:指尖上的生物多样性

27 王德华 刘俊华 杨正瓴 薛冰 王桂颖 黄永义 陈楷翰 翟远征 赵远波 曹聪 李卓亭 张家峰 邓云鹏 黄勇 张波 张庆费 刘晓军 袁军法 陈新 石磊 鲍海飞 高建国 刘权兴 谢平 yuyangrj biofans xiaoyuanjie

发表评论 评论 (3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 18: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