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快动力学成像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nbinmse 动力学-缺陷物理与工程-半导体SiC-Si-GaAs

博文

博士3年的奋斗历程(2)-彷徨不安 精选

已有 7975 次阅读 2011-1-27 21:18 |个人分类:励志篇章|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坚持, 组会, 积极心态, 日本留学手续, 不如意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办理证件及相关手续,首先要到当地的市役所办理外国人登录证,这个就相当于国内的身份证,以后很多时候都要用到;其次就是自己研究所NIMS的出入证件以及筑波大学的学生证;对于在留学期间需要从事学习、研究活动以外的工作,比方说打工,还需要到入国管理局办理资格外活动许可书;最后当然也要办一个银行帐号和卡,在筑波主要是常阳银行(JOYO Bank)。

 

这里我想提一个小插曲:当时课题组Office里面的座位已经满了,我被安排在另一栋楼的一个大会议室里坐着,里面一共有五六个人,都是各课题组没有座位了被临时安排在这里的。说实话,那时有一种边缘人的感觉,课题组里的信息和欢乐也不能及时感受到,还好课题组里的师姐师兄们都很帮助我。不太方便的是,我们所在的这个大会议室没有饮水机,每次喝水都要到课题组去喝,步行到那里大概三四分钟吧,我就只当这是学习累了到外面呼吸一下清醒空气的机会。日本的饮水机都是那种烧水的,温度都是保持在98摄氏度,每次倒到杯子里只能喝一口。后来,我就倒好一杯水放在Office一块空的地方,等下次来喝的时候(一般二三个小时一趟吧),它肯定就凉了,我就一口把一杯水全喝了,然后倒上新的一杯,再放在那里。就是这样,别人能在办公室慢慢品尝一杯水或咖啡的时候,我就只能一口一杯,且不管冬天这一杯水是冷得多么凉。这个阶段一共持续了大概一年多,后来搬到离office非常近的一个屋后,就没有任何问题呢。提这个小插曲,或许能给刚入实验室的师弟师妹们一点慰藉,当你们刚开始遇到不如意的时候,不要灰心,积极的面对,境况总会慢慢好起来的。

 

 

 

对于博士课题,刚开始的时候,老板并没有给我一个大的方向。在那段没有方向感的日子里,我查找了很多文献,都是纳米材料合成与表征方面的。因为纳米方向实在是太火了,不论是图像的漂亮美感,还是发表文章的档次高度(比如Nature MaterJACSNano LettAdv Mater等),都是令不少人向而往之的。同时,由于刚开始的时候没有什么实验任务,日子相对的轻闲,我在筑波大学选了日语以及材料工学等几门课程。日语是每周的五天都有,而且都是早上开课,幸好那段时间就住在筑波大学校内,上课还是比较方便的。上完课之后,骑车到NIMS是比较辛苦的,大约需要半个多小时。

 

 

这种漫无目的的日子一晃3个多月过去了,终于快到了2006年的年末。NIMS一般会在每年的11月或12月份举行一个Student Seminar,主要就是一年级、二年级的博士和硕士生报告自己的学术进展。下面坐着所有的教授们,根据学生的表现打分,最高为10分。每到这个时候,大家都很紧张,因为屋子里坐满了很多人,而且这个成绩要记到学籍中,也直接影响着每年的奖学金。这个时候,自己一下子慌了,且不说没有任何实验结果,就是连研究课题也不明确。不过话说回来,老板也比较着急,因为自己的学生做不好,他脸上也没有什么面子。

 

 

老板主要是靠研究太阳能用多晶硅起家的,实验室在此方面有很多的积累工作,老板本人也希望在此方向上继续深入研究下去。当时,杂质在多晶硅中的存在形式还不是很清楚,老板于是就希望我用透射电境来表征多晶硅中的杂质。说实话,老板实验室并没有透射电境,这个后面再谈。有了大方向,不管怎么说,心中总算有了点数,查找文献起来也有了目标。前面查了3个多月的纳米方向的文献基本上是白费了,其实中途也跟老板讨论过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得到的一个经验教训就是如果你设计的方向和老板的本行差别太大的话,基本上都是不可能被同意的。

 

 

于是在Student Seminar的压力下,自己赶紧查多晶硅方面的文献,师姐给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最后在报告会上,我主要就是review这方面的工作,指出还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解决办法。没有任何实验结果,再加上刚来不久,英语口语也不是很好,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老板告诉我的时候,说总体排名比较靠后,这个结果我事先也能猜到一些,毕竟几斤几两自己是清楚的。

 

 

接下来,转眼到了2007年,我的压力非常大,尽管老板本身没有给我任何压力,总是告诉我先熟悉熟悉实验室的仪器。师姐一直带着我做多晶硅的样品以及熟悉实验室的SEM-EBIC系统,帮助了我特别多,心里一直特别的感激。对于透射电境,老板先是带我到东北大学IMR的一个电境室学习。那台电境型号比较老,但因此有机会学习到放样品-拍摄底片-洗照片等一系列过程。这是我的第一次与透射电境亲密接触。由于筑波到仙台很远,每次的出差费都不少,因而一共到东北大学2次,每次二三天的学习时间。学过透射电境的可能都知道,这点时间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就像隔墙骚痒一般。

 

 

要展开工作,还得有充足的时间。后来老板找了NIMS内部的一个电境组进行合作,做样品和电境观察一下子看起来有了着落。第一次老板和我都在那里的时候,大家都很热心的介绍。后来,自己需要去单独约时间,去求人帮忙,感觉待遇就差了很多,相信大家也有过类似的感受。不过我也理解,刚和他们见了一次面,各方面都还不熟。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空的时候我就和他们聊聊天,而且每次制备完电境样品,都认真的打扫卫生,渐渐的赢得了他们的好感。一旦得到了他们的认同,再做起事来就方便得多了。

 

 

需要说一点的是,我用的那个电境是800 kV,经过几次的观察,发现样品的损伤比较严重,尤其是我的样品一般要观察很长时间。没办法,老板又找了一个电境组,里面有一台老型号的JEOL,用起来还是比较方便的。自此,自己真正意义上操作电境的机会到了。回想起这段彷徨的经历,前前后后花了大概半年多。期间熟悉了一些仪器操作,阅读了一些相关的文献,但实验结果却一点也没有。



https://m.sciencenet.cn/blog-504218-408492.html

上一篇:博士3年的奋斗历程(1)-初来乍到
下一篇:筑波的樱花朵朵

11 王安邦 许培扬 罗淼 罗帆 梁建华 王力 唐常杰 熊李虎 苏红 王琳琳 CyuSing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3: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