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enom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henome

博文

中药体系的稳健性思考

已有 1645 次阅读 2020-12-17 16:02 |个人分类:能力药理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中药体系的稳健性

熊江辉

1 问题

“全国十省区417批鱼腥草挥发油共检出2431个成分,且每批都在变,但疗效都有抗菌消炎作用,用现代的药理学怎么研究?“ “变中有不变吧?” “大约5个成分,每批都有,但去掉这个成分也有同样作用” (贺教授)

2 基本假设

  • 基石假设:药材的成分与功效是其适应生境而演化的结果。

  • 药材的功效具有稳健性:不同产地的同种药材,具有共性的功效。否则,人类医药实践就不会形成共识性的人用经验,例如“某药具有某功效”。

  • 结构的冗余性:药材(植物药)的成分谱是其结构特征,会存在具有同等功效的不同的化学成分,即成分谱具有冗余性、多样性。

3      冗余性模型

我们可以把药用植物的功效F,表达为:

F=F1(MC)+F2(UC)

其中,MC和UC都是对药材功效有贡献的成分,MC是不同产地的共性功效成分,UC是不同产地的非共性成分。

我们观测到的药材功效,理论上都有MC和UC的贡献。但是,当我们收集各个产地样本做统计分析,寻找功效标志物时,我们的结果会收敛到MC,而忽略UC。

因此,我们平常所说的“有效成分”,并不是功效成分的全集,而是“有共识的、跟功效相关的标志物”,真正的功效成分是远远大于这些共识标志物的。

4      扩展:MC与UC的来源

  • 在植物药的进化过程中,一定有共性成分。这是人类医药实践驯化出来的。如果没有共性特征,人类关于这个草药的人用经验就不会形成共识而流传下来了。共性成分,也是这个植物作为草药价值的稳健性的来源。

  • 在植物药的进化过程中,必然产生非共性成分。不同产地的药材,面临不同的环境(胁迫),因而产生了不同的结构特征,即化学成分。

  • 因此,一个药材之所以成为药材,是上述功效稳健性、成分冗余性的有机统一。

 

   基于上述理解,可以进一步建立基于成分谱的质量控制、功效预测模型。




https://m.sciencenet.cn/blog-508476-1262917.html

上一篇:一种抗感染性疾病药物的启发式发现方法及其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药物发现中的应用初探
下一篇:从网络药理学到 能力药理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2: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