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4335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4335

博文

和理工科大学生谈学习 精选

已有 6434 次阅读 2012-4-17 19:22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大学生, 学习, 理工科

 

和理工科大学生谈学习

学生会学习部的同学希望我和大学生谈谈学习问题,恰好我在和同学相处的及教学相长的过程中也有一个想和同学交流有关学习问题的想法,因而也就答应把一些粗浅意见写出来,和同学们共同讨论。

一.话说两个转变中的第一个转变

——“大学学习”前的思想认识准备

每一个考上大学的同学在进入大学校门后,都将碰到两个问题:其一是大学学习的问题,譬如方式方法和中学有什么不同等;其二则是即将毕业后的独立进行工作的问题,或者说如何将大学学到的东西服务于社会的问题:这两个问题我们姑且称为大学期间大学生的两个转变问题。第二个转变是学生怎样从学校学习角色向毕业后能独立地工作角色转变的前奏,因已超出讨论题目的范围,这里不拟讨论,所以只就第一个转变谈点看法。

第一个转变明确地说就是大学生从中学的学习方式、方法向大学学习方式、方法的转变。这一转变的实质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提高大学生的自学能力。或问:我们为什么要改变中学的学习方式、方法?因为中学的学习方式、方法不适应于大学的学习。这种情况是许多原因、特别是过去中学的教育单一化造成的。试想过去职业中学少,青少年大都涌向普高,他们毕业之后,无一技之长,只好考大学。僧多粥少,自然形成考大学激烈竟争的局面、而造成大多数中学生在学习上的大搞题海战,以及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只有大量做题、猜题,才有考进大学的机会。这种学习方式导致的结果必然是学生知识结构的畸形发展,而这种发展又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升学率”指挥下达到极致。例如中学的文理分科不仅造成了学生知识结构的残缺,而且严重地影响着学生的后劲和发展。同学们进入大学,相当于进入一个完全不同于中学的领地。从学习的角度讲,大学和中学本就有着三点本质上的不同:这就是学习任务上,中学到大学是由为了继续升学(或就业)变为培养有独立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材;学习内容上是由多科性普通教育变为有一定方向的专业教育(这在一生中占有重要位置,可谓人生的黄金时代);学习方法上,由主要靠老师教授变为主要靠自已学习。大学和中学的三点不同处、或者说三个变化形成了大学的学习特点,因此,大学生要搞好自已的学习,必须在思想、方法上与之适应。要使中学的学习方式变为现在大学的主动而生动活泼地学习,不啻是一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弯,这就必须使自已尽快地完成中学到大学学习方式、方法的转变(第一个转变)!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及高度学习的自觉性,又有进入大学后完成第一个转变的思想准备,不断改进自已的学习方法,同学们是可以顺利完成大学学习阶段的学习任务的。

二.“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学会自学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是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的一句至理名言。一九八三年八月六日,在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举行的茶话会上,叶老对在座的教师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是不是说不教就是学成了呢?非也。不教是为了养成学生有一辈子自学能力。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毕业、以至考上研究生,是否从此就学完了呢?不是,学习是没有一天能够毕业的,世界上的事情是学不完的,无论谁都要学习一辈子。

华罗庚先生一九六二年也曾指出:“学会读书不但保证我们在校学习好,而且保证我们将来能够永远不断地提高。我们一生从事工作的时间总是比在校学习时间长些,而且长得多。一个青年既使没有大学毕业或中学毕业,但如果有了自学的习惯,将来在工作上的成就就不会比大学毕业的人差。与此相反,一个青年即使读到了大学毕业,甚至出过洋,拜过名师,得过博士,如果他没有学会自已学习,自已钻研,则一定还是在老师所划定的圈子里团团转,知识领域不能扩大,更不要说科学研究上有所创造发明了”。

叶圣陶、华罗庚两位先生的话都是讲自学的重要性的,但应该怎样学会自学呢?在学校阶段,我们先从“教学”的“教”字说起吧,也就是说我们“教”的一方是如何引导学生自学的,这里写出来,无非是希望大学生给予引导你们自学的老师一些理解和配合、以利于大学生们自学能力的提高。

首先,当老师不是照本宣科、一字不漏“天衣无缝”地给你讲课时,这是有意为你们留下一些思考问题,而当还给你们提出某些新观点、新方法,则正是希望你们有回味的余地,促使你们去思惟、去深入钻研问题,去看参考书,或者提出一些问题和老师、和同学进行讨论。这里请记住两句话,其一是“大学没有教科书,只有教学参考书”。不要把你们领到的某科书籍看作是如中学一样的“教科书”。其二是“学术面前人人平等”。不要认为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是正确的。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老师讨论这在大学是很正常的。即使老师讲错了,通过讨论,彼此都得到了提高,这正是大学的一个教学原则,我们称之为“教学相长”原则。这也是大学教学学术性的体现。

其次,自1985年下半年始,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有关精神,国家教委(现教育部)已不再组织编写和审定高等学校理工科有关课程的教学大纲,而是制定它们的“教学基本要求”作为这各有关课程的教学指导文件。从1987年秋以后,随着这“教学基本要求”的批准下达,它便成为大学生学习有关课程必须达到的合格要求、普通高校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一项依据;也是大学教师编写、选用教材(不是教科书!)和进行课程教学质量评估的一项依据。因此,大学教师的讲课便是以“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溶课程基本内容、教师本人研究成果及本学科前沿动态为一体的教学。这是一种以“社会所需”为根据的教学(它与“以我所知”、即“我知道多少讲多少,不知道的则不讲的教学是背道而驰的)。因而这种教学是一种“源于“教学基本要求”而高于“教学基本要求”的教学。我国高等教育学家潘懋元教授曾指出:如果以为大学生只要熟读一本教材而不必广泛地阅读有关参考资料和深入钻研某个专题,那就会降低高等学校的培养质量”。所以当老师以“社会所需”教学而超出你中学所固有的“不敢越教科书一步”的做法时,你就要尽快适应它。

 下面我们谈一下“学”的方面,也就是大学生应怎样学会自学的问题。说到自学,离不开“读书”二字。说到读书,恕我直言,在我和不少同学的接触过程中,我发现他们并不怎么会读书。当然,这不是说我就怎么会读书。对于读书我也仍是处在不断探索和不断改进之中。这里写的不过是一些前辈的部分总结和我的一点体会,或许对大家提高自学能力有一点帮助。

其一,循序渐进,博学守约。朱熹曾云:“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又说“未得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1]循序渐进,在于对问题作到透彻的了解,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对讲过的或对教材中的每一个问题,一天没有弄懂,就要再研习而直至搞懂,第一章不甚了然,就不要去看第二章,否则看似读书快,其实一旦实地应用时,却是一锅夹生饭而不能运用自如。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以作为循序渐进读书方法的一个注解。我常听同学说“课我都懂了,就是不会做作业”,其问题的症结实质上仍是这些同学没有真弄懂所讲的部分。在循序渐进的读书过程中,还要注意的一点是你不要只看表面上的东西,要深入到问题的内部。譬如你已了解了某问题的道理和结论,你能否设想一下人家是怎么得出来的等。我们只有了解结论是怎样得来的,才能真正懂得结论。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才能对问题有透彻的了解。那种“只告诉公式,叫你套就行了”的观点是不足取的。至少在学时较紧的情况下老师也会适当地指出结论、公式的来去方向;对于有争论的问题,老师还会向你简要地作些介绍、并展示有关前景,这时你可千万不要把它看作是闲话哟!

对于读书来说,与循序渐进有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广博与精深的问题。求博不求精或求精不求博都是片面的,我们的主张则是“博学守约”。孟子说:“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2] 如果将理解为为“专”,我们是否可以说求博而不求精将会转化为另一种东西——“杂”、或者反之就会转化为浅薄呢?答案当然不是。因为“博学守约”是主张它们间的辩证统一,要求在博的基础上求精求专的。

在信息资料充溢和文字垃圾泛滥并存的今天,要贯彻循序渐进和博学守约的原则,就必须对要读的教材和书籍做出审慎的选择,正如清初学者陆世仪说的“凡读书须识贷,方不错用功夫”[3] 就是这个意思,因为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是有限的。

其二,提要钩玄,温故知新。大家都知道孔子有一句名言,道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4] 又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5] 这是孔子强调读书时常温习的重要性。大家或许都有这样的经验,当把已学到的知识过些时候加以温习重读,总是一次会有一次的心得。这表明已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有一种内在联系:已有知识的掌握有助于新知识的获得;而获得的新知识反过来又能使已学的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朱熹主张“读书不可以兼看未读者,却当兼看已读者”,[6]所谓兼看已读者就是为的掌握新知识和巩固已获得的旧知识。为了巩固已获得的知识和更好地掌握新知识,学习中安排一定的复习时间是必不可少的读书环节。这也是不少前辈和大师都有用过的方法。大学期间每日上午上课、而下午不作安排就是供大家作复习之用。将复习时间移作他用,如上网、如玩牌、如聊天、……,其结果自然是出现一些同学向我说的“今天课没有听懂”、“课我都听懂了,就是不会做作业。”等一类话。试想每日上课时你只带一双耳朵(有时甚至是一对不太专心的耳朵)、下课又不复习,你还不具有过目不忘的本领,面对逻辑性较强的课程,你决不可能完全听懂下次的课,也不可能在你未通过复习达到融会贯通的境地时你就能顺利地做出习题,何况做习题还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呢!

如果说诸位已经明白了学习新知识与复习之间的关系,那我们就再讨论一下“复习”之前的知识应该怎样学习方才有最好的效果。对此,我倒是推崇韩愈的方法,韩愈在其《进学解》中说:“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所谓“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挈一领“者也。韩愈的”提要钩玄“实在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它要求读书时我胶必须掌握其精神实质、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这就逼使我们不能不刻苦学习。华罗庚先生曾倡导我们读书要读到”从厚到薄“的程度也是这个意思。这里摘录华罗庚先生的一段原话以供同学们琢磨参考。华先生说:”大家也许都有这样的感觉:一本书,当未读之前,你会感到,书是那么厚,在读的过程中,如果你对各章各节又作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充参考材料,那就会觉得更厚了。但是,当我们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以后,就会感到书本变薄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这是每个科学家都要经历的过程。这样,并不是学得的知识变少了,而是把知识消化了。青年同学读书要学会消化。我常见同学在考试前要求老师指出重点,这就反映了他们读书不但没有抓住重点,还没有消化。靠老师指出重点不是好办法,主要的应当是自己抓住重点。“

三.“学而不思则罔”

——独立思考与不耻下问

孔子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7]是指学与思的关系。学而不思,一味盲从,是难以有所作为和创新的。因为人的一生中,每当磁到一个新问题而能从书本上找到现成答案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更多的情况是要我们发挥独立思考的能力、应用所学去解决新的问题。纵观科技史,试问那一项科学发现和技术进步不是来自于发现、发明者的独立思考和深入研究问题的结果。所谓独立思考,华罗庚先生说,一是继承前人的成就,二又要不受前人的束缚。继承可以避免我们走弯路;但如果一味继承而不敢越雷池一步,那也决不会有今天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事业的繁荣。所以同学们今天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应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所谓“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是很有道理的。当然,独立思考不是要你胡思乱想,而是要求我们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书本所讲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批判的接受,才能有所脾益。孟子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就是这个意思。

推崇“独立思考“、但绝不是排斥百思不得其解后可以”问”。“学问”二字本身除“学”之外就有“问”的这另一方面。读书有了疑问,经过钻研,仍解决不了就要向别人请教,直至弄懂方才罢休、甚至“不耻下问”朱熹说他读书时,稍有疑问,就加以思索,思索不通,就备上一个小册子,抄下问题以便求教别人。这确实是一个“问”好方法。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我们的不少同学却是读书不动笔和墨,建议同学们改一改。

四.“衣带渐宽终不悔”

——锲而不舍

清末学者王国维提出治学三境论,他说:“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个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里,王国维的第三境界指的是收获,是创见或解决了某一关键问题,显然,它是建立在第一、二境界的基础上的。王国维的这番喻世妙论确实对做学问是非常贴切的。特别是没有“衣带渐宽终不悔”的锲而不舍、百折不回的刻苦精神,却是无论如何也难达到“灯火阑珊处”的。诚如马克思所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那些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当今,科学之发展呈现着分工之弥细和多学科交缘的特性(以力学学科而言,迄今已达100多个分支!),不论我们未来从事那一领域的工作,我们都需要在今天的学习岗位上勤奋学习,以为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让我们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更奋发的努力学习吧!

                                                         


[1] .<朱子学·穷里篇>

[2] .<孟子·离娄下>

[3] 见陵桴亭《思辩录》。

[4] 见《论语·学而》。

[5] 见《论语·为政》。

[6] 见《朱子全书·读书法》

       见《论语·为政》。

       见《朱子全书·读书法》。

       见《孟子·尽心下》。

       见《论语·公冶长》》。

       见《先正读书诀》。



https://m.sciencenet.cn/blog-517-560468.html

上一篇:从“医保”说到今天的医学教育
下一篇:也说“ SCI”

2 张红光 王林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20: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