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人为什么累?
孟佳 2023-6-4 07:47
最近感觉非常累。一天到晚被各种事情追的人仰马翻的。于是找了个时间数了数手头的工作。小工作不算,这里只列比较大头的。 系主任。干了两年系主任了,不好干。不同系的系主任的工作量完全不一样。不涉及到实验的院系比如数学系的杂事可能比较少,计算机系和电子系其次。当年读博士的时 ...
个人分类: 学术圈|364 次阅读|没有评论
这届专业毕业生录了六个耶鲁
热度 3 孟佳 2023-4-12 10:12
这届生物信息专业毕业生大概 40 多个,我没细查。好多年不做专业负责人了,这些数字依然关注但很多时候是看完就忘,记不住了。 西交利物浦的学生 80% 出国。每年这个时候,留学申请的录取结果基本已经出来了。 前段时间有学生告诉我, ...
个人分类: 西浦|1361 次阅读|8 个评论 热度 3
Sorry I lied (说说推荐信)
热度 1 孟佳 2023-3-15 09:46
推荐信这个东西,国外用的很多。申请硕士、博士、博后、教职,都是必不可少的。作 为标准化考核、个人陈述等材料的补充,推荐信对申请人的资质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第三人称视角,可能带来关键的信息。很多时候,一封牛人的推荐信完全可以一锤定音。 推 ...
个人分类: 学术圈|2435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吐槽下自己
热度 3 孟佳 2023-3-9 09:03
刚才去剪头发,发现镜子里自己的脸巨大。本来就挺大的,这段时间居然更大了。想起有朋友刚提过最近我的脸怎么这么大。后来遇到问他,我的脸最近是不是真的大了不少。他说:“其实脸大不是最主要的,主要是肩膀窄(显得脸大)”。 前两天去体检,体检项目里有外科。体检医生问我最近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没有。我说,别 ...
个人分类: 笑话|1292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3
对国内私立国际化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些预测
热度 2 孟佳 2023-2-10 13:55
有人说行行出状元。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但这句话一般只对少数人成立——毕竟行业顶尖从都只有少数人。对大多数人来说,所从事行业本身的发展状况和繁荣程度与其收入和工作状态密切相关。套用雷布斯的话:站在风口上,猪也可以上天。从这角度来说,了解自己的行业发展趋势很重要。 行业的兴衰本身有其客观规律,很多 ...
5431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2
长得像好工作的烂工作(以及长得像烂工作的好工作)
热度 2 孟佳 2022-11-30 11:08
故事 1 : 好多年前曾经留意过英国某一流牛校教师们的发表履历,一个一个看过来那种。说实话,牛人当然有,但大多数老师的论文发表记录都比较一般。数量不多,极少有 CNS 子刊这种自带光环的牛刊,甚至专业类顶刊也不多。以中科院分区的标准来看,不少是二区、三区的论文。通讯作者的也不怎么多,很多是合作 ...
个人分类: 学术圈|3298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2
上教授了(什么时候收手?)
热度 12 孟佳 2022-9-23 09:30
刚刚评上教授,从9月1号开始。 上教授之后的生活在内容上跟之前没有任何区别:还是搞科研,准备课,干杂活;但心态上有不小的变化:方向感越来越模糊了。之前就一直有方向感不明确的问题,一天到晚忙忙碌碌的为了啥?以前好歹还有一个教授头衔在前面吊着,跟 ...
个人分类: 笑话|8575 次阅读|36 个评论 热度 12
国内预聘轨教师考核的“临时加价”问题
热度 4 孟佳 2022-8-23 13:45
之前带过的一个博士A,毕业后去了某211高校。该高校用的是“非升即走”模式,要求是3年发4篇SCI文章。学生努力弄了4篇,算是满足了要求。 等聘期要结束了,突然听说之前那4篇文章里有1篇发在中科院分区“预警”的期刊上,不算数。 这个要求也不算特别过 ...
个人分类: 学术圈|4588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4
"教学与科研"就是"米饭与馒头"的关系
热度 9 孟佳 2022-6-29 12:50
做主食,吃馒头可以,吃米饭也可以。 当教授,做教学可以,做科研也可以。 北方人吃馒头比较多;南方人吃米饭比较多。 985 高校做科研比较多;双非高校做教学比较多。 能吃馒头的和能吃米饭的本质上是同一类人——饭量大并且爱吃主食的。 能做科研的和能做教学的本质上也是同一类 ...
个人分类: 笑话|7795 次阅读|18 个评论 热度 9

本页有 1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6-5 17: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