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寻芳草——周浙昆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浙昆

博文

做一个大写的人——悼念李庆军教授 精选

已有 34983 次阅读 2022-12-5 15:14 |个人分类:随想|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WechatIMG11.jpeg

李庆军教授

2022年12月1日,一大早起来就收到一条坏消息,庆军去世了,一会儿大家在朋友圏和微信群里悼念他。我思绪烦乱,一时哽咽,一肚子的话不知从何说起。晚上辗转反侧,和庆军交往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我和庆军是云大的校友,我毕业的时候,他还没有入学,在学校我们没有交集。1985年我从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生毕业后进入昆明植物研究所工作,而他1987年从云大毕业后,放弃了留校的机会,主动到当时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差的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工作。那个时候从昆明坐汽车到版纳园,要三天的时间。那个时候的版纳园没有自来水,饮用水浑浊不堪,这样的水能直接把浅色的衣服“洗黄”,洗浅色的衣服需要先用明矾澄清水中的泥浆,入口的水,是聪明的同事们用棕榈的苞片和沙子自制了过滤器过滤后再饮用。

由于同在科学院的植物学研究机构工作,我们相互熟悉了起来,其中还有几次还在野外考察中相遇。2001年庆军在Nature发表了一篇题为:“Flexible style that encourages outcrossing”的论文。在这篇文章中,庆军通过细致的观察,发现山姜属植物能够通过其柱头的精巧运动来避免自花授粉,庆军将其称为 “花柱卷曲性”(fkexistyky)异交机制,并将其提升到植物繁育系统进化的高度来探讨这一机制的进化生物学意义。这篇文章开创了国内宏观植物学,发表顶刊论文的先河,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要知道那个时候大多数科研人员的烦恼是能不能发SCI论文。时年他37岁,次年他便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的资助,接着他获得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他的博士论文也被评为全国优秀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我们变成无话不谈的朋友是2010年我到版纳园工作之后。那个时候我们同为版纳园的副主任,办公室也紧挨着,住的公寓也对着门。就是在这个时候,我认识到了庆军真诚坦荡的一面。他的意见和看法从不藏着掖着,对看不惯的事情直言以对,发现自己错了就主动认错。他曾经给我写过长篇邮件,对我的工作提出批评。收到邮件的那一刻,我虽然也产生了不快。冷静下来后,我佩服他的坦荡磊磊,并在后来的工作中认真改正了他指出的错误。如今能够当面直指你错误的同志真不多了。有鉴于此,我对庆军在工作中的错误,也是直来直去,这让我们的相处非常轻松和愉快。

我一直认为庆军是个科学家,是一个很好的科学家。他对科学研究热爱而执着。他常常抱怨,行政工作耽误了他的研究工作。我常常看到他在办公室召集组会,修改学生的论文。我们也经常交流一些最新的文献,常常讨论科学问题。在担任版纳园副主任期间,他其实也发表了很好的论文,做了很好的研究工作。

卸任版纳园副主任后,他调回母校工作,其中一个原因我想他是想离开自己的舒适区,给自己压力,在新的环境新的单位,干出更好的成绩。到了云大后,他很快建立了自己的团队,积极开展研究工作,每年都带着学生去藏东南,开展报春花属传粉生物学的研究。这项工作需要耐心细致的长期野外观察,他在野外常常一呆就是十天半月。除了自己的研究工作,他对云南大学生态学的学科建设也做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至2020年,庆军任第一届双一流建设云南大学高原山地生态与地球环境学科群首席科学家,对生态学学科建设相关资源进行了整合和优化,主持制定了学科群双一流建设方案并顺利通过教育部评审,为随后双一流学科建设的有效执行和成功验收打下重要基础;2018年3月至2020年4月任生态与环境学院院长期间,积极倡导和推进生物学-生态学学科调整,组织机构改革,为学院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领衔申报获批云南省植物繁殖适应与进化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为云大生态学学科的建设好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正当庆军开足马力向前冲的时候,却遭遇恶疾。2020年末,庆军体检时与癌症相关的指标超出了正常值的数十倍,经过仔细的检查,发现已经是食道癌的中晚期了,且已经失去了手术的可能。听到这个消息,我暗自为庆军担心,不忍去想当生命被按下倒计时的时候,庆军将如何面对。这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

当我见到他的时候,目光有几分的闪烁和躲闪,不知道如何开口和他说话。他一如既往的坦然,他平静地的和我谈发现癌症的经过,谈病情和治疗方案,谈他要做事情。看到庆军面对死神的从容和坦然,我强压着眼中的泪水,用平常一般的神情和他交谈,庆军不需要安慰,更不需要怜悯。

在生病的日子他不怨天尤人,也未消极放弃。他坚持着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上课、带学生、出野外,做报告,参加学术会议,写论文,申请基金一如既往地开展着科研工作。今年5月份,我还应邀参加了他的研究生的毕业答辩。他去年和今年他都申报了国家自然科学项目。今年8月,刚做完手术的他,还在病房参加了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的答辩。在身体状况好的时候,他甚至还去游泳,丝毫不像一个恶疾缠身之人。谁能想到,这“正常生活”的后面是几十次的化疗,掉光头发后,他就带上帽子。在这种情况下,生病的两年期(2021-)他还在Ecology, Evolution, Journal of Biogeography, New Phytologist,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等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期刊发表了15篇研究论文。

在工作中,他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在家里他是一位好儿子,好孙子,好父亲,好姥爷。在版纳工作期间,他照顾和陪伴着年迈的外婆、父亲和母亲。在孙女面前他是一个慈祥的姥爷,陪伴孙女是他繁忙工作之余最开心的事情,为了让即将答辩的女儿安心做博士论文,在生病期间,他和妻子带着外孙去版纳…。

今年7月癌细胞导致他的胃壁仅有3毫米,随时有溃疡有出血的可能,不得已做手术。手术后回到昆明,他又一如既往去了办公室,指导研究生开题,想着继续开展研究工作。方精云校长在办公室看到他满脸的疲态,让他务必去住院,此时他已经的病入膏肓。10月29日知道消息后,我和几位同事去医院看望他,那个时候他已经十分虚弱了,仅有3毫米寛的食道让他只能吞咽少许的流食。最后一次住院前庆军把在读的研究生转到了其他老师的门下。自觉最后时刻即将来临的时候,他写下了一份遗嘱。

在这份遗嘱中他写道:1)不做无谓的抢救,2)不发布官方的讣告,不做遗体告别,3)捐出角膜等可用的器官,骨架做成标本,4)遗体失去教学科研价值又不能做标本,请予以火化。火化后骨灰由家属撒入版纳园东大门的罗梭江,让他永远围绕着这座他奋斗了30年的科学岛。

这是一份多么崇高的遗嘱,不做无谓的抢救,不想浪费宝贵的医疗资源,也不想给自己增加无谓的痛苦,坦然面对生命的终点,捐出遗体,为科学研究做出了最后的贡献。庆军用这份遗嘱给自己的一生划上了一个完整的句号。

这是一个普通知识分子的一生,他勤勤恳恳,正直坦荡,热爱科学研究。他致力于传粉生态学的研究,做出过卓越贡献,他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是知识分子的榜样,是一个大写的人。

李庆军教授简历

李庆军,博士,研究员,教授,国际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著名植物学家和生态学家。1965年8月17日出生于丽江,成长于中甸。1983-1987年云南大学生物系学习,1987-2016年中国科学园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工作,先后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副主任。2016年9月以高层次人才引进云南大学,先后任2017双一流建设云南大学高原山地生态与地球环境学科群首席科学家,生态学院院长。因患食道癌医治无效2022年12月1日在昆明去世,终年57岁。

WechatIMG2.jpeg

李庆军教授遗嘱


WechatIMG10.jpeg

野外考察中(左4位李庆军)

WechatIMG30.jpeg

庆军和他的天使

WechatIMG26.jpeg

和天使在一起

WechatIMG28.jpeg

病中的庆军 

WechatIMG29.jpeg

李庆军在病中指导的研究生毕业答辩(左4位李庆军,右2为笔者)

截屏2022-12-05 下午3.10.58.png

2022年8月于医院





https://m.sciencenet.cn/blog-52727-1366633.html

上一篇:“通知”与“邀请”
下一篇:深闺佳丽——从寄生花说起

13 郑强 彭真明 晏成和 展婷变 王启云 刘钢 高建国 刘欣 陈兵 王成玉 甘阳 严家新 李万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8: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