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那些“神”一样的典型工程机械设备 精选

已有 13783 次阅读 2014-6-23 08:06 |个人分类:科学书摘|系统分类:图片百科|关键词:学者| 科学出版社, 工程机械, 陈晓东, 救援装备, 灾害救援

在未来的抢险救援中,特种和专用工程机械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兹从我社最新出版、由陈晓东主编的《救援装备》一书中选取部分典型工程机械设备图文材料,向您展现这些"神"一样的典型工程机械救援设备,包括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起重机、自卸车、消防车等。


典型的挖掘机


挖掘机是用铲斗挖掘高于或低于承机面的物料,并装入运输车辆或卸至堆料场的土石方机械。它是用铲斗的斗齿切削土壤并装入斗内,装满土后提升铲斗并回转到卸土地点卸土,然后再使转台回转、铲斗下降到挖掘面,进行下一次挖掘。挖掘机在抗震救灾、泥石流抢险等自然灾害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抢险救灾多面手:ET110步履式挖掘机——一款具有科幻造型的ET110 步履式挖掘机,其钢铁蜘蛛般的外形和动作绝对震撼眼球,科学出版社微信公众号以《“钢铁蜘蛛侠”——ET110步履式挖掘机》专文展现,敬请阅览。


在众多品牌挖掘机中,XE230C挖掘机凭借其强劲动力、高效率的工作成为了挖掘机中的代表。


中型挖掘机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款是PC200-8挖掘机


2012年4月,世界首台套“全液压斗轮挖掘机”在我国试车成功,提高了我国在世界工程机械市场的竞争力。它长35米、高10米,在国际上率先采用了全液压动力系统,用半个小时就可以完成1000立方米硬土石方挖掘,这些工作量,一台传统挖掘机至少要一天才能完成。它的工作效率是传统单沟挖掘机的40倍以上。它在引水工程、煤矿开采、高速公路及地铁建设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2012年6月,世界上规格最大、技术性能最先进、生产能力最高的WK-75型矿用正铲式挖掘机,在我国正式下线,标志着我国在重大装备领域实现了从“跟随”到“引领”质的飞跃。WK-75型矿用挖掘机总长37.5米,宽17.3米,从履带到顶部高达23.5米,总重量近2000吨,其一个月的煤炭开采量可达到500万吨,相当于一座大型煤矿一年的产量。


典型的推土机


推土机是一种短距离自行式铲土运输机械,在土方施工机械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用于50~100 m的短距离施工作业。


2011年我国首台中等功率的全液压推土机SD13YE成功下线,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在整机性能匹配、静压传动系统匹配、智能化及故障自动检测、低排放发动机应用等领域SD13YE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采用的多项技术如液压系统匹配、新型减速结构、远程控制等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打破了长期以来世界推土机巨头的技术封锁,极大提高民族品牌的竞争力。


目前,我国最大功率的推土机为SD52-5,功率392kW(520马力)。该款推土机设计先进合理,功率强劲、生产效率高,填补了我国空白,提升了我国工程机械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在大型履带式推土机中,D11T履带式推土机凭借其优势性能在工程施工中表现出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典型的装载机


装载机是一种广泛用于公路、铁路、建筑、水电、港口、矿山等建设工程的土石方施工机械,它主要用于铲装土壤、砂石、石灰、煤炭等散状物料,也可以用来整理、刮平场地以及进行牵引作业,换装不同的辅助工作装置还可进行推土、起重和其他物料如木材的装卸作业。由于装载机具有作业速度快、效率高、机动性好、操作轻便等优点,因此它成为工程建设中土石方施工的主要机种之一。


2010年,我国研制出首台天然气装载机600K(LNG), 该装载机能有效减少有害气体排放,掀起了工程机械行业新能源技术革命。


世界上最大的装载机L-2350,其操作重量262吨,铲斗容量40.5立方米(载荷:72.6吨)。油箱的容量为3975L,使用当前全球最大的70/70-57 82PR轮胎,最大行驶速度为16.9km/h,铲斗放下时的长度为20.16m。


2011年,我国成功研制出大吨位LW1200K轮式装载机,装载机额定装载质量12000kg,铲斗容量6.5 m3,卸载高度3410 mm,是我国首台最大吨位装载机,拥有国际先进技术,装备国际一流部件,体现质量、安全和环保的价值观念,也成功打破了大吨位装载机被巨头垄断的格局,对推动我国装载机行业的技术进步,引领装载机行业朝着高可靠性、高技术含量、高性能、大吨位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世界首台混合动力装载机L220F Hybrid。


典型的起重机


起重机属于起重机械的一种,是一种作循环、间歇运动的机械。按结构形式,起重机主要分为桥架型起重机和臂架型起重机两类;臂架型起重机又可分为门座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和移动式起重机。


2012年1月,亚洲最大吨位全地面起重机QAY1200实验成功,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级别的轮式起重机。标志着我国吊装装备制造技术已迈入世界前列,将成为全球超大吨位轮式起重机技术发展的里程碑,掀开了我国大吨位全地面起重机产业化发展的新篇章。


具有代表性的另一台全路面起重机是LTM11200-9.1,它不仅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伸缩臂起重机,也是伸缩臂最长的起重机,长度达到了100米。


履带式起重机XGC28000在大吨位履带式起重机中性能优异,是大吨位履带式起重机的典型代表。XGC28000履带起重机综合吸收世界先进技术,运用先进的设计手段,结构设计优化,起重性能卓越。


典型的自卸车


自卸汽车是利用本车发动机动力驱动液压举升机构,将其车厢倾斜一定角度卸货;并依靠车厢自重使其复位的专用汽车。自卸车在土木工程中,经常与挖掘机、装载机、带式输送机等工程机械联合作业,构成装、运、卸生产线,进行土方、砂石、散料的装卸运输工作,在抗震救灾中可以与多种工程机械相互配合起到疏通道路的作用。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自卸车,其总重量592t,额定载荷363t。


2011年8月,我国最大吨级矿用自卸车HMTK-6000电动轮矿用自卸车下线。电动轮矿用自卸车车体总长16.02m,宽9.56m,高7.55,轮胎直经4.03m,设计满载重量400t,相当于装载6节火车皮的标准总重,最高车速64km/h,可广泛用于各类大型露天矿山的开采和特大工程土石方的运输。我国也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备生产此规格矿用自卸车的国家。


A40F自卸车是铰接式自卸车中的代表。


我国所用的大型自卸车大多数为刚性自卸车,主要用于大型煤矿,提高了生产效率。我国铰接式自卸车起步较晚,而AD250铰接式自卸车是我国研制出的具有代表性的自卸车。


典型的消防车


消防车,又称为救火车,是供灭火、辅助灭火或消防救援的机动消防技术装备,根据需要,设计制造成适宜消防队员乘用、装备各类消防器材或灭火剂的车辆。消防车是目前消防部队与火灾作斗争的主要工具,是最基本的移动式消防装备。消防车是消防队伍的最重要装备。消防车的品种、数量、质量和性能,反映一个国家的消防装备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消防实力重要标志之一。此外,消防车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汽车制造水平。


目前,举高消防车能达到的世界最高工作高度为112m。在功能方面,不仅加强了固定供水系统,而且有些还在最后或者末端设计安装了一节折臂,提高了灭火能力,增强了灵活性;登高平台消防车上也出现了伸缩梯,在灭火的同时,加强了救援工作能力等。


亚洲第一高的纪录保持者是由我国生产的88米登高平台消防车。该消防车作业参数领先、安全性高,机动性好、作业范围大、越障救援能力强大,是大、中城市保证高居居民生命安全,减少灾难损失的必要装备。它可实现88米的最大工作高度、25米的最大工作幅度,将可救援的最高楼层提升到了29层,能够满足市场的普遍需求。DG88登高平台消防车是一款具有很高科技含量及综台救援能力的一款车型,将在未来的城市消防中发挥不可小视的作用。


目前,高喷消防车的需求主要集中在20m~30m级产品中,主要适用于石化、石油系统、消防系统安全保障。JP32举高喷射消防车是一种集水罐车、泡沫车、高喷车三者功能于一身的多功能消防车。该车可广泛用于扑灭石化复杂火场及多层建筑火灾,是工矿企业及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消防装备。


涡喷消防车是世界上具有高速行驶能力的、喷射功率最大的喷射细水雾或复合灭火剂的消防车,已在机场和油田消防中发挥出巨大灭火威力,主要用于油田、石化工厂、天然气泵站、机场等需要快速扑灭油气大火的场所。由我国自主研制的WS5360涡喷双发消防车,该产品的涡喷双发技术属世界首创。


6×6轮式装甲消防车。与普通消防车最大的不同在于,它能进入普通消防车不能进入的火场,进行灭火作业并实施消防指挥,同时相比传统的装甲消防坦克,其快速集结和机动性,以及无人遥控指挥则是无可比拟的。该车主要用途为对石油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发生火灾时扑火专用。


本文摘编自陈晓东主编《救援装备》一书。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题目为编者所加。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科学出版社微信公众号

一起阅读科学!

搜索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或科学出版社公众号




https://m.sciencenet.cn/blog-528739-805732.html

上一篇:全生命期软件体系结构建模的新进展 | 《中国科学: 信息科学》
下一篇:欢迎参与《科学通报》2013年度"最佳封面"和"优秀封面"评选活动

22 孙志伟 强涛 刘建彬 刘克 温世正 肖振亚 唐常杰 李健 许红彬 张晓锋 李伟钢 钱磊 汪晓军 张文增 胡瑞祥 王云龙 曹磊 shenlu s11s zhaorzh aliala guoyanghuaw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 06: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