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科学本真,领悟人生真谛!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ujiangwen 格局决定人生的深度,眼界决定人生的广度,心胸决定人生的气度,人品决定人生的高度,知识决定人生的厚度。思想有多远,你才能够走多远。

博文

太阳风暴导致的地磁场紊乱或致印尼海豚搁浅

已有 4384 次阅读 2011-9-30 09:07 |个人分类:兴趣爱好|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地磁场, 海豚搁浅

  英国《泰晤士报》曾经报道,科学家可能已经解开了海洋生物学上一个最令人费解的谜团:海洋动物如何在茫茫大海迁徙数千英里而不会迷路。他们发现了一些证据,证明海龟和鲑鱼可以读取它们出生地周围的地球磁场图,并将这些数据牢记在大脑里。

    鲸鱼和鲨鱼等很多其他生物可能正是利用类似的方法在海洋中自由穿行的。而且这些动物还能觉察并记下地球磁场的变化。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生物学教授肯尼斯?罗曼恩说:在一些岩石丰富的海区,磁矿石引起当地出现磁力异常现象。人们经常认为,这种异常现象对磁性敏感的动物来说可能是个问题,但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可能性是,磁力异常可能也被当作一个非常有用的标记。长期以来,科学家已经知道地球磁场在不断发生轻微的变化,而且每一个海洋都有不同的磁场特徵。但是他们不能确定是否海洋生物可以发现这些磁场特徵。

    人们一直认为鲑鱼可以利用鳃嗅河水,因而找到它们出生的河流,但是最近科学家意识到,这种方法只能在很短距离内产生作用;另一种可能性是流体力学。流体力学是水流和波浪的相互作用、海岸线和海床产生的水体运动形式。现在,罗曼恩和其他人正在努力证明海洋生物是通过三种方法在海洋中行进的,但是在长途迁徙中,磁导航应该是最重要的方式。

罗曼恩选择研究海龟和鲑鱼的原因,是因为这两种海洋生物都会花费很长时间进行长途迁徙,但是它们永远都能记住如何返回家园。在其中一项试验中,罗曼恩证明了幼年海龟拥有一个内置地磁图,并在这个地图的引导下首次成功穿越了大西洋。

    目前关于鲸鱼为什么会自杀,有一种观点认为是磁场的原因。阿根廷学者对发生于1997年马尔维纳斯群岛海岸约300只鲸鱼集体自杀事件分析后认为,当时太阳黑子的强烈活动引起了地磁场异常,发生了“地磁暴”,这破坏了正在洄游的鲸鱼的回波定位系统,令其犯下“方向性”的错误。美国一位地质生物学家发现,鲸鱼自杀的地点大多在地磁场较弱的地区。他认为,鲸鱼通常是顺着地磁场的磁力线方向游动的,而进入地磁场异常区的鲸鱼,往往还未反应过来就搁浅到沙滩。

   海豚搁浅或与鲸鱼搁浅或均是由于地磁场异常变化的原因。因为近期发生太阳风暴。否则可能是地震前兆,地震之前的地磁场异常也可以导致鲸鱼搁浅。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29903&do=blog&id=422837

太阳黑子爆发耀斑 产生壮观极光

北京时间9月29日消息,一个直径达到6.2万英里(约合10万公里),相当于地球直径10倍的太阳黑子正产生巨大的太阳耀斑,为英国夜空送上壮观的极光秀。一位星空守望者表示这是他迄今为止观赏到的最美极光。
 
极光由太阳的辐射粒子轰击地球大气层时产生,通常只在遥远的北国出现,例如挪威。这一次,远至牛津郡和诺森伯兰郡等英国地区均观赏到绚烂的极光,当时的夜空在极光的照耀下呈现出美丽的绿色和紫色等色彩。在国际空间站上,宇航员拍到了绿色和红色极光。
 
最近的太阳耀斑由名为“活跃区1302”的太阳黑子所致,能够影响输电线路和iPhone等便携设备的电子通讯,但专家们表示最强烈的爆发已经过去。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位于科罗拉多州玻尔得的空间天气预报中心的科学家乔-康切斯说:“能量巨大的太阳风似乎已经吹过地球。”
 
然而,太阳活动向来无法预测,地球仍处在“射击点”上。Science Oxford首席执行官、天文学家伊恩-格里芬博士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说:“活跃区1302是昨日出现的所有极光的来源,也可能是未来几晚出现的一些极光的来源。据空间天气预报员估计,未来24小时出现更强烈耀斑的可能性为40%。随着这个太阳黑子穿过阳盘中央,任何爆发都会对准地球。无月的天空再加上太阳的一个活跃区,未来几晚对英国的星空守望者来说将是一次非常有趣的观空体验。”
 
“极光追逐者”里德-伊格拉姆-维尔称,英国上空此次出现的极光是他迄今为止见过的最美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极光。26日,维尔在诺森伯兰郡连接东北岸和林迪斯法恩的堤道附近拍到了一系列令人难以置信的极光照。他说:“这一次的极光秀最令人吃惊的便是颜色,呈现出奇异的深紫色,而北极光往往呈苍绿色。紫色同样由来自太阳的粒子轰击大气层所致,但很明显,这些粒子比较特别。”
 
维尔说:“大约晚上9点,我们从纽卡斯尔出发,驱车向北行驶一小时,寻找理想的观察地点。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没有光污染的地方。大约10点30分,我们抵达林迪斯法恩。虽然路途很远,但显然是值得的。我去过挪威4次,也去过冰岛1次,为的就是欣赏极光。这一次的极光是我有生以来见过的最美的极光。”
 
由于太阳正进入活跃期,未来几年的极光将相当普遍。曼彻斯特大学焦德雷尔班克天文台的蒂姆-奥布莱恩博士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说:“太阳活动起起落落,每11年达到一个高峰。现在的太阳正进入下一个高峰,这对北极光观赏者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下一个高峰将在2014年出现,我们还有很多观赏到美丽极光的机会,但我们无法进行预测。”美国宇航局表示,太阳黑子在强磁场抵达太阳表面而后冷却时出现。大型太阳黑子能够借助望远镜和高性能照相机观察到。
印尼十六只海豚搁浅死亡

    国际在线消息:2011年9月29日,印度尼西亚乌戎库隆,印尼十六只海豚搁浅死亡。至少十六只海豚在乌戎库隆附近海域搁浅死亡,官方称这是该国首次被报道的大规模海豚搁浅事件,死亡原因不明。图片来源:CFP
 

    国际在线消息:2011年9月29日,印度尼西亚乌戎库隆,印尼十六只海豚搁浅死亡。至少十六只海豚在乌戎库隆附近海域搁浅死亡,官方称这是该国首次被报道的大规模海豚搁浅事件,死亡原因不明。

印尼十六只海豚搁浅死亡
 
地球磁场质鲸于死地 鲸鱼集体搁浅不是自杀
  2005年10月31日14:43
10月26日,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海滩,大批鲸鱼集体搁浅。

  “鲸鱼墓地”又有“集体自杀”

  在众多的“自然之谜”中,鲸鱼的“自杀悲剧”无疑是最悲惨最牵动人心的一幕。10月26日,野生动植物管理人员说,在24小时内,近140头巨头鲸先后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海滩集体搁浅。先是60头巨头鲸冲向沙滩,几小时后,又有80头巨头鲸在同一地点搁浅死亡。由于鲸鱼搁浅地点很难抵达,救援人员只能将几头鲸鱼送回大海。

  塔斯马尼亚岛素以优美风景和宜人气候闻名于世,但几乎每年这里都会发生大批鲸鱼搁浅死亡的事情。据统计,过去80年间,此地共发生过300余起鲸鱼“集体自杀”悲剧。用澳洲媒体的话说,塔斯马尼亚就像是鲸鱼群公认的墓地。但科学家们至今不能确定,为什么鲸鱼选择这里作为生命的归宿?世代栖息在大海里的鲸群为什么会突然之间一反常态冲向海滩,它们真的在上演“集体自杀”的悲剧吗?

  与捕食有关

  人们在为鲸鱼惨死扼腕痛惜的同时,对它们不合常理的古怪行为也感到困惑不解。传统观点认为,鲸鱼在追捕食物时,无意中陷入了海岸上的沙滩。但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们得出了很多不同的结论。

  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许多搁浅致死的抹香鲸的骨骼都出现了骨头坏死现象。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它们浮上海面的过程过快。抹香鲸能潜到水下3200多米深的地方捕食。如果它们突然迅速浮上浅海,体液中的氮气就会涌出形成气泡。如果气泡纠结在组织中压迫神经,就会阻塞毛细血管,导致其肌肉缺氧。抹香鲸“自杀”很可能是他们觅食时升水过急而付出的代价。

  中了轮船的毒

  日本学者岩田久人在搁浅致死的动物尸体中检测到了高浓度的三丁基锡、三苯基锡等有机锡毒物。这些毒物来自于航海公司每年在船底涂刷的涂料。他认为,鲸鱼或海豚喜欢沿着船舶航线游戏追闹,它们的神经系统和内脏首当其冲受到溶于水中的有机锡涂料的毒害,辨别方向的功能遭摧毁,从而搁浅身亡。

  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达琳·凯顿在对巴哈马群岛的殉难鲸鱼做尸体解剖时发现,这些鲸鱼的内耳普遍有出血现象。他认为这极有可能是美国海军舰艇上使用的大功率声呐,造成鲸群丧失辨别方向的能力。

  太阳活动干扰鲸鱼定位

  阿根廷学者对发生于1997年马尔维纳斯群岛海岸约300头鲸鱼集体自杀事件分析后认为,当时太阳黑子的强烈活动引起了地磁场异常,发生了“地磁暴”,这破坏了正在洄游的鲸鱼的回波定位系统,令其犯下“方向性”的错误。

  美国一位地质生物学家发现,鲸鱼自杀的地点大多在地磁场较弱的地区。他认为,鲸鱼通常是顺着地磁场的磁力线方向游动的,而进入地磁场异常区的鲸鱼,往往还未反应过来就搁浅到沙滩上。

  《环球时报》 (2005年10月28日 第二十四版)

此次太阳风暴导致的极光。这幅照片在国际空间站上拍摄,展现了地球上空出现的亮绿色和红色极光,后一种颜色由辐射与大气层中的氮相撞所致。



https://m.sciencenet.cn/blog-529903-491970.html

上一篇:警惕太阳黑子活动引发新病毒与韩又一妇女罹不明病毒肺炎死亡
下一篇:谈谈流感的起源与预测预警的问题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10: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