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C201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C2011

留言板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登录 | 注册


[255]张士宏   2015-2-23 16:06
俺也发了个“从前慢”,谢你了!
[254]邢志忠   2015-1-18 22:53
YC,为什么没有人愿意说李小文到底得了什么病?
我的回复(2015-1-19 07:37):老邪的学生苗元华有说,好像是肝硬化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老邪两年多前就大病了一次,熟悉的人都知道他的病,你跟老邪不熟,所以以为大家都不愿意说。
[253]shulin   2014-11-21 14:26
曾老师,看了您的影评,很多观点和您相似。有个小小的请求,能否写一篇《大话西游》的影评啊?谢谢啦~您酌情考虑~
我的回复(2014-11-22 22:15):   这种电影我不太爱看。
[252]贾珍荣   2014-11-1 15:52
刚百度曾老师的一些信息,拿过百博的高人啊!厉害厉害!肃然起敬!
[251]shulin   2014-10-26 20:10
曾老师,我是如此喜欢你 ~为了给你留言,我特地注册了个账号~怕你把博客删除了,特地下载了喜欢的博文 ~你如此认真的撒娇,怎能让我不爱你
我的回复(2014-10-26 20:20):看到你的留言,我晚上舍不得睡了。。。
[250]王鲁瑀   2014-10-5 23:15
老师的博文中常推荐乐曲,很喜欢!
hidden
[249]用户名   2014-9-20 22:15
评论已经被科学网删除
[248]David3883   2014-9-20 09:41
科学网喻海良的博客非常有名,至今仍在周排行排第5位。看了他的简历,“2011年5月~2014年5月 沈阳大学,教授”,可是,在沈阳大学所有的网页上却找不到他的名字,实在是奇怪!
他的“第100篇学术论文被正式录用感言”能说明什么?
喻海良在博文 “这篇文章为什么我选择在PLOSOne上发表”回复jiangjiaomei 的评论,认为浏览量甚至强于citation,对吗?
[247]crossludo   2014-9-16 13:11
如果身边或甚至一片多个近相邻区域系统里全是些如巴普洛夫的狗一样的长期被通过“奖励、惩罚”条件反射机制训练出的生物机器该如何是好?
[246]David3883   2014-9-12 13:36
科学网喻海良的博客非常有名,经常是周排行、总排行、均排行里面都有他,至今仍在周排行中居高不下、排第5位。看了他的简历,“2011年5月~2014年5月 沈阳大学,教授”,可是,在沈阳大学所有的网页上却找不到他的名字,实在是奇怪!
他的“第100篇学术论文被正式录用感言”乍一看来,很是震撼、佩服,细一品味,远非如此。从对国家的科学贡献而言,学术论文是必要的,因为,即使是普通期刊论文,也有助于各种信息交流,促进科技的进步。但我们应提倡较高级别的期刊,这样更有助于与国外发达国家的信息沟通,更有助于提高中国学者的知名度。像此人所罗列的《锻压技术》、《热加工工艺》、《钢铁研究》、《有色矿业》、《有色金属》等期刊,即便有英文摘要,外国学者是不看的,拿这些核心期刊还有一些会议论文来凑数达到百篇,显然含金量不足。即便在国内,对于一个不需要承担任何教学工作,无需吃粉笔灰,完全靠论文吃饭的工科类专业生,经过一定时间的沉淀积累,论文逾百篇,也是自然而然、非常正常的事情,也是大有人在的。而对于一个国家培养多年乃至送出国门的海外学子而言,以此为标杆被科学网热捧,将会极大的降低我国学者的层次水平。况且,对于一个科技工作者,学术成就的大小应看其诸多方面,如果国家只凭发表数目众多的文章,经济就腾飞了,那岂不荒唐!
此人前不久还发过一个帖子“另类成功,今年推荐的基金都中了”。被国家基金委邀请参评了面上项目,一共10个项目……,这本来是一件可喜可贺的好事,可是,发表在全球的科学网上通报给对方,造成一个今年你申报、我推荐你,等来年我申报,你一旦评审,你也推荐我,这样一个小圈子内的循环,有悖于我国基金项目申报评审的公平、公正原则。
[245]华金平   2014-9-5 05:13
您好!
[244]guxiaoyuan   2014-8-14 13:33
老师您好,
我是英国华威大学 科学媒体和公共政策 专业的一名硕士研究生,想要通过调查科学网的使用情况探究在中国科学博客在公众参与科学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完成硕士毕业论文。问卷在发布前已经经过导师批准,不会存在ethic方面的问题。 不知能否恳请您百忙之中抽出10-15分钟,帮我填写一份问卷
问卷地址:http://www.sojump.com/jq/3722230.aspx

非常感谢!!​
[243]jkgzs000   2014-8-12 20:00
人类只有正确认识地震波谱图后,才能够正确认识地震的成因,最后才谈得上采用何种方法去对付地震。 ////在所有关于地震波的教材中,地震的纵波传递速度比横波的传递速度快的说法,我个人认为是否可能应该有误。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029dcc0100zbs9.html
[242]丁陆彬   2014-7-23 23:58
请问你真是搞流体力学的吗,能转行当作家吗?很喜欢你的文章。
[241]刘彻   2014-6-15 20:58
曾老师,你好,我有个问题想咨询你下,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向量为什么是正交的?当然可以数学上证明,只是有没有更加直观的解释?谢谢
我的回复(2014-6-16 16:29):我不很熟悉这方面
[240]dreamworld   2014-6-6 11:48
头像是很典型的美女教授
[239]水迎波   2014-5-24 01:03
YC,你背后有只伸来的手...原来的好,人景交融。
我的回复(2014-5-24 08:36):是滴,我也觉得那张照片好,所以收藏起来,不让看了
我还喜欢你那张坐在长椅上背对着照的那张呢,穿蓝衣服的。
[238]梁季阳   2014-5-3 12:22
呵呵,小老乡!你们家的披台是在台湾路吗?知道小老乡是科学网上的知名博主!
我的回复(2014-5-3 18:57):在修文西路,靠近孔庙(西桥小学)。您也是漳州人?
[237]rubyyl   2014-4-25 11:06
好的,知道啦!谢谢!
[236]陈明晓   2014-4-19 09:21
读曾老师的文章,有如沐春风的感觉
我的回复(2014-4-19 09:39):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6: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