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5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fter50

博文

我的首门慕课终于要开课了

已有 4341 次阅读 2017-1-21 07:51 |个人分类:安全科普|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慕课, 大学生安全文化, 开课时间

我的首门慕课终于要开课了

以前我曾说到,大学里的专业课老师可以上很多课,但最好要有三门拿手课或饭碗课,即一门是给本科生开的专业课,一门是给研究生开的专业课,还有一门是就是结合自己专长为非本专业学生开的科普课。而最后一门课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它使我付出了十余年的努力。

首先是科普课的选题。我选准了大学生安全文化这一切入点,并从2003年开始做点业余积累和研究;2005年在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了《大学生安全文化》并在中南大学开设了《大学生安全文化》素质课程,属全国首创;200910月《大学生安全文化》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136月《大学生安全文化》被列入国家级精品共享资源课建设项目;20166月开始制作《大学生安全文化》慕课和修订《大学生安全文化》第2版。有了上述的工作基础,终于使《大学生安全文化》慕课能在221日“爱课程网”首次开课了!课程片花和课程介绍及报名网址见如下链接

http://www.icourse163.org/course/CSU-1001905001#/info

安全是幸福生活的前提和永恒的话题。加强对安全的认知,提高应对事故的能力,在我们的生活中日趋重要。安全是每一个人的事,安全是人生的必修课!大学生具备较高的安全文化,不仅能够终生受益,而且能为社会减少事故损失做出更大的贡献。让我们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学习安全文化!让安全与你永远相随!

本课程既传授国民需要的公共安全知识,又传授高层次人才必需的专业安全基础知识;既是安全素质教育课,又比素质教育高一个层次。本课程是面向高校各专业本科生开设的素质教育类课程,高职高专学生也可以选修本课程。

本课程共30讲:

1~4讲主要为安全观念概述篇,内容包括:安全价值和安全文化的意义,安全文化与和谐社会,弘扬安全文化,中国古代安全文化及其启示。

5~12讲为校园安全基础知识篇,内容包括:生活安全知识,失窃预防知识,心理健康理念,心理疾病疗法,身体保健常识,饮食安全常识,校园防火知识,实验室安全知识。

13~15讲为校外安全基础知识篇,内容包括:实习生的安全权利与义务,实习旅行和野外活动安全,应对突发事件的安全知识。

16~23讲为从业安全基础知识篇,内容包括:安全法规知识概述,就业需知安全法规,危险辨识方法,事故预防与控制方法,交通安全知识,消防安全知识,电气安全知识,机械安全知识。

24~29讲为从业卫生基础知识篇,内容包括职业卫生基础,劳动心理与生理知识,典型物理因素危害及其防护,粉尘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防治,办公室职业健康知识,职业卫生个体防护。

最后一讲是本课程总结和大作业介绍。

课程特色:

1)构建安全素质教育新观念。在课程教学中,始终坚持:安全是每一个人的事;大学生不仅要重视自己的安全,更重要的是要能为他人的安全做贡献。

2)遵循安全素质教育与安全专业基础知识教育并重和交融的原则。将教学内容向最新的大安全科学观延伸;既重视基础安全文化的教学,又注重专业安全文化的传授。

3)将“安全知识”提升到“安全文化”的高度;从安全文化的层面熏陶选课的学生;在安全文化教育中实现寓教于乐,使学生快乐地学习安全文化。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除了使大学生能够安全健康地度过美好的大学时光之外,更重要的是使其自身的安全素质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在思想上确立正确和牢固的安全理念,并将获得的安全生活知识和一些必备的职业安全与健康知识,在以后的人生中潜意识地指导个人的行为和应用于从事的工作之中。

证书要求:

【每讲课间视频观后感】占总成绩的10%,以“课堂讨论”的形式进行,讨论题以活跃度计分。请大家积极参与讨论。

【每讲随堂思考题测试】每讲结尾问答帮助同学们巩固知识,占总成绩的10%

【看完视频和提交结尾大作业】占总成绩的80%。本课程只有一个大作业,请大家认真对待。

【课程总成绩计算方法】课程总成绩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

参考资料:

吴超,王秉编著. 大学生安全文化(第2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吴超编著. 大学生安全文化(第1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科普科普,重在普及。非常感谢各位高校网友转发学生群报名学习。



https://m.sciencenet.cn/blog-532981-1028963.html

上一篇:你未曾看过的国外近代生产安全历史珍贵图片
下一篇:瞧我不经意收集下来的一批学术会议合影照

4 周健 梅卫平 张云 uswj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20: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