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现代应急管理:技术与系统

已有 5745 次阅读 2011-7-4 13:31 |个人分类:论游—走遍中国|系统分类:论文交流|关键词:学者| 地震, 日本, 突发事件, 通信技术

  本书是“现代应急管理”系列丛书的第三册,也是最后一册。
  就这一套三册书的关系而言,第一册介绍的理论与方法是现代应急管理这一学科方向的基础,第二册涉及的应用与实践是现代应急管理的目标和方向,本册的技术与系统则是联系两者的关键桥梁。也就是说,现代应急的理论与方法必须通过技术开发和系统设计及应用才能实现在行业、领域、区域中的应急实践。
  日本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九级大地震再次提示我们,即便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久经考验的应急速报系统和响应系统,面对一次无法预测的突发事件,应对起来依然会显得慌乱。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如果没有这套系统,则只会更糟。
  现代应急技术与系统的内容可以包罗万象。事实上,几乎所有技术都可能在应急管理的不同阶段获得不同程度的应用,也因此,本书在遴选相关技术纳入本书进行介绍的过程中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最后,我们介绍了检测检测技术、通信技术、3S技术、事故调查分析技术、风险的矩阵分析技术以及数据处理技术;而从系统的角度看,每个行业、区域、领域都会有自己对于应急系统的独特需求,但是,共性需求是什么?却很难理清。本书介绍了物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并重点地给出了一个一般意义下的“现代应急信息系统”的设计思路,尤其是应急协调系统的设计,最后给。
  全书共分十二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现代应急管理概论部分对比了突发事件的不同分类结果,再次探讨了传统与现代应急管理的差异与联系,介绍了安全科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组成架构,同时就现代应急对于技术的需求进行了简要分析。
  第二章对现代应急技术进行了定义和不同准则下的分类,就本书中介绍的七大类主要技术进行了简要层次分析,同时对现代应急系统的功能设计与子系统构成,以及应急平台的架构进行了介绍。
  第三章的检测监测技术内容庞杂,它有些可以用在应急过程中,也可以用在事后的事故原因分析方面,既可以应用在自然灾害的应对上,也可以用于分析公众的各类激情情绪。
  第四章所涉及到的“应急通信技术”广为大家所关注,但是,很多人所理解的应急通信是通信过程中的问题处置,而我们则更关注灾难中整个通信系统崩溃下的应对,偏重于快速恢复与重构,并认为这才更是“应急通信”的本真含义。
  第五章介绍的全球定位、地理信息与遥感技术已经在现实中有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多用于非应急的情形,比如GPS的汽车导航功能。而事实上,应急过程中对于这三类技术的需求更加强烈,因为它们是救援决策的信息主要来源,及时获取信息则救援会更加有力,而无法利用这些技术则会造成更加灾难性的后果。
  第六章介绍的是应急“软技术”,也就是可以用于辅助决策的技术。我们基于风险矩阵分析方法,提出了扩展的风险矩阵技术,用于分析风险大小之外更广泛意义下的内容,包括应急资源的筹措与使用、状态恢复等。
  由原因推结果容易,由结果分析原因却难上加难,因为事故过后再去寻找原本存在的因果关系,一方面会被各种表象所困扰,另外一方面则会因为证据在事件中的毁损加大调查的难度。但是,由于事故调查对于防范未来更多的突发事件有着深远的影响,还必须进行,而且要尽量准确和精确。本书的第七章介绍了一些常用的事故调查与分析技术。
  第八章介绍了应急物流机制与系统设计,并具体到物资管理中多个阶段和层次的问题。
  第九章的主要内容是数据数据技术,从数据挖掘等角度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正方兴未艾的物联网技术中将广泛深度使用的RFID技术的数据分析与挖掘进行了剖析,同时也就云计算技术与应急管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第十章给出了我们所认为的“现代应急信息系统”的基本模型,就一个“现代”而非“传统”的应急信息系统的功能、组成、开发逻辑、集成原理给予了具体阐述,并就我们自己开发的名为“晨曦”的现代应急系统进行了概要介绍。
  第十一章原意是希望给出应急协调子模块的更为详尽的分析与设计,不过我们进行了不小的拓展,从刚刚出炉的“管理机制设计理论”出发做了更为一般性的介绍,并沿用这一思路设计了一个目标为全过程协调的应急协调系统。
  第十二章的行业平台案例分析给出了当前开发出的四类风格不同的应急平台。如地震应急平台,防汛防洪预测预警平台、煤矿安全监控与灾害应急通信平台,公共卫生应急防疫平台。
  应该说,本书的另外一个特色是介绍了“管理机制设计理论”,这是我们提出来的一套新的理论,它应该包括对于当前各类管理机制的分类梳理,七大核心组成模块的剖分与剖析,以及管理机制设计的基本模式,我们还希望能够给出“管理机制失效分析”的内容,完善整个理论,不过,这只能是下一本书的内容了。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的陈安研究员设计了全书的结构、体例和内容,撰写了第一、二、十一等多个章节,并最后全面修订了全书。
  陈宁博士撰写了本书的第五、九章的主要内容,并第一次审阅和修改了全书。
  武艳南从本套丛书的第一册《现代应急管理理论与方法》就参与了研究和写作,在第二册《现代应急管理应用与实践》中承担了一章多的内容,在本书中则负责撰写了第十章和第十一章的大部分内容,并承担了部分组织工作。
  感谢本书责任编辑,科学出版社的鞠丽娜老师,她促使我们把近6年在应急管理研究中最为精华的部分串成这一套三本的专著,使我们从一个体系化的角度撰写全部125万字的内容,甚至可以说,没有鞠丽娜老师的努力,就没有这第三本书的成稿。
  感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赵燕老师,从第一本开始,她就一直负责本套丛书的出版联络,并是第一个读者和提出修改意见的人。
  正在或曾经在“应急管理”创新团队工作的迟菲博士,以及李季梅、王光辉、倪慧荟、张昊宇、亓菁晶、刘霞、张雪、郑晓洋、上官艳秋、王军梅等多位同学分别撰写或协助修改了本书的部分章节,这本书也是他们心血的结晶。
  感谢北京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姚晓晖主任和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一直以来对我们的支持,书中关于密集人群监测技术及社区安全保障系统正是和她们共同探讨的结果。
  本书的部分研究成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重大专项培育项目“非常规突发事件的‘事中’评价策略与动态研判方法研究”(91024004)和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面向铁路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多层次机理体系与机制设计研究”(RCS2009K002)的资助。
  感谢中国科学院科学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和河南大学应急管理研究所对我们在应急管理研究上的一贯支持,感谢Instituto Politechnico do Porto的GECAD实验室及其主任Vale Zita教授为本书的完成提供了很好的研究环境。
  本书得以顺利完成还要感谢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王桂玲博士,她向我们传授过云计算方面的知识,并在共同研究“应急云”过程中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本书曾经在2011年6月举行的第四次“现代应急管理”课程班上赠阅给60位学员并敬请提出修改意见,来自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严小丽副教授,来自天津大学的杨秋波博士等老师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使本书在内容和写法上更臻完善,特此感谢她们。
  最后还要感谢其研究论文或著述为本书提供了参考资料的各位学者、工程师和官员,他们在应急技术与系统方面的设计、开发和实践经验丰富了本书的内容。
  限于作者的水平,书中的疏漏及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11年7月1日


https://m.sciencenet.cn/blog-53483-462142.html

上一篇:《现代应急管理技术与系统》一书的简介
下一篇:《现代应急管理技术与系统》书后语

3 陆俊茜 zzjtcm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6 09: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