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浅议管理机制设计理论 精选

已有 6285 次阅读 2011-8-13 18:08 |个人分类:专论—管理学论稿|系统分类:论文交流|关键词:学者| 设计, 管理机制

  谈到机制,很多人会想到这应该是国家或地方政府层面上的事情,其实不然。我们经常会在现实生活中见到很多关于机制设计的问题。比如,为了使应急电话能够在第一时间被相关部门接起来,应该怎么设计一个机制才能够在保证在成本足够小的情况下达到目的?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事实上,通过增加用以监督的人手,或者加大对职员的监控检查力度等方法虽然可以达到目标,但是太不经济,而且没有必要。现实中,如应急办或者火警电话的设计都是使电话铃声非常刺耳做到这一点的,铃声刺耳的程度可以设置到相关人员无法不接。而这个问题的学术化表达可以是:应该设计怎样的机制才能够使突发事件信息在第一时间传递给应急管理者?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设计一套机制才能使大家对于公共资源的占用尽量缩短时间?这看上去也是一个很学术的问题,可是在现实中,有非常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个很严肃的问题。那就是,公共场所厕所资源有限时的机制设计,在一些国家,他们是通过撤掉马桶上的双层盖板来实现这一目标的,应该说,做到了成本低廉而目标可达。

  以上的两个例子看上去都十分简单,可是,当我们将其进行学术化表达时,就会发现它可以一一对应着现实管理中一直没有解决好的重大问题。

一,经济学中的机制设计理论

  机制通常与机理、制度相联系。我们可以简单地将“机制”一词分解为“机理”+“制约”。而管理机制是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过渡点。

  事实上,机制设计一直是各领域中的研究热点,美国经济学家莱昂尼德•赫维茨及埃里克•马斯金、罗杰•迈尔森为机制设计理论奠定了基础而获2007年经济学诺贝尔奖,可见经济机制在经济领域中的重要性。

  经济机制也是目前已经较为成熟的典型机制,我们可以从中获取许多机制设计理论的思想。关于经济领域中的机制设计理论,赫维茨的定义是“研究在自由选择、自愿交换、信息不完全及决策分散化的条件下,能否设计一套机制来达到既定目标的理论”。赫维茨的早期研究主要是机制的信息和成本计算方面,后来的研究者又将“激励”加入进来。可以看出,经济机制的核心是博弈论与社会选择理论,即“如何在信息分散及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设计激励相容的机制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这一套源于经济学的机制设计理论能够分析很多经济学中的现象,但是它虽然叫做“设计”理论,却并没有给出一个设计机制的流程,比如,需要操控那些要素才能形成一套新的机制,更多依然停留在对于某一类机制存在性的说明,或者机制某个特性是否可达,更没有给出达到目标的流程。

  因此,在扩展至其他领域的机制设计中时,经济机制的设计理论依然具有局限性。经济机制设计理论是建立在较为严格的数学分析基础之上,并且主要研究特定经济环境下个体间的博弈,最终结果是个体在均衡状态时都会选择与目标一致的行为。而在除经济外的其他的环境中,个体间的博弈可能难以控制或对目标的影响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致使经济机制设计理论难以效仿,或者,在一些管制环境下,机制设计中本无自由选择的博弈成分,而多是弱强制或半强制的。也因此,我们需要一套能够包容经济学中的机制设计理论的管理机制设计理论,它能够为达到一些管理目标而设计一些做法,使得通过这些做法能够达到既定的目标。

二,机制的概念及分类

  “机制”一词最早源于希腊文,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当然,现在的机制概念早已不限于此,但还是可以从起源看出其本质。下面在机制的以往研究及一些具体机制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机制概念的辨析并进行归类。

  由于机制设计有一个明确的既定目标,所以机制往往会伴随着问题诞生,以解决问题为目标。

  机制可以划分为几个主要的构成元件,而一套有效的机制设计一定是以规律和流程为核心来发挥主要作用的。机械、工业等专业化领域的机制,其规律和流程一般均以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为主,而经济、管理等社会领域的机制,由于大多不以实物本身为目标,则会偏重于事件和所处环境的分析,最终的表现形式也是解决问题的模型结果或指标体系。图1表示机制的形成过程。

  1 机制衍变示意图(略)

  我们认为:机制由问题引起,由问题环境中某些具有确定关系的特定元件组成,以模型的形式来揭示(或引导)事物(或事件)的规律,并以此设定一套流程来实现既定目标的解决方案。

  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机制,例如经济领域中的市场机制、产权交易机制,管理领域中有应急机制、激励机制。事实上,这些机制各有特点亦有相通之处,我们把机制按照几种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1)按照形成方式的不同

  从宏观角度讲,机制的形成分为自发和人为两种,因此机制可以分为自发机制和人为机制。自发机制是顺从现有机制,如细胞分化机制,市场机制等;而人为机制属于控制措施的优化机制,如防洪机制,激励机制,拍卖机制等。由于自发机制无法创造,只能顺势发现,本节提到的机制一般指人为机制。

  2)按照作用效果的不同

  机制内容的不同也会带来不同的实施效果,按照作用效果的不同,机制可以分为导向机制、均衡机制和动力机制。导向机制对机制所需实现的目标进行了设定,至少确定实施方向,主要对机制中的各参与者行为进行指导性的约束。均衡机制则以达到各参与者目标之间的均衡状态为依据进行设计。动力机制用以驱动相关参与者或其他元素,使其行为趋向机制设计者制定的目标,如管理学中的激励机制。

  3)按照所属领域的不同

  机制存在于各个不同的领域,即使是宏观层次的机制也难以覆盖所有的领域。不同领域的机制各具特色,例如管理机制一般用来规范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随着社会进步和管理学发展,人本身的特点也逐渐成为考虑重点;而化学领域中许多机制是建立在各元素、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基础之上,设计时需考虑两两间的化学反应等原理。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单个机制无法完全覆盖各个领域,但各领域都有特定的机制在发挥作用。

三,机制的目标选择

  我们说,“机理”是上帝创生的客观规律,它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而机制则是人自行创造的东西,机制要以机理刻划的客观规律为基础,并有自己设计时需要达到的目标。也就是说,机制的存在以目标(Goal)为基础。机制的设计都是围绕着特定的目标展开的。例如监控机制的目标是使监控者将监控对象更优地组织在一起,获得更有针对性的监控信息。设定的目标奠定了整个机制的设计框架,也可以确定主体、客体等对象。目标的改变,有可能使主体、客体互换,或者增加了新的介质。

  一个机制应当只有一个目标,这样才能描述与其相关的环境。当然,很多情况下,机制也许并不只有一个目标,而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如果多个目标属于同一参与者,比如补偿机制中主体的目标是补偿的公平性与成本最低两种,则该机制可拆分为单目标机制,这与本书设定相符。如果多个目标分属于不同的参与者,则需确定一个主要的目标,一般以主体的目标为主。在理想状态下,各方的目标趋于一致。



https://m.sciencenet.cn/blog-53483-474848.html

上一篇:旅游景区饭特别难吃的管理难题迎刃而解!
下一篇:科学网瘾的六大表现

3 赵凤光 zzjtcm niming007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4 08: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