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研究生答辩
热度 1 朱朝东 2011-5-16 22:53
5月14日下午,我有1个博士研究生,1个硕士研究生,1个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在动物研究所进行论文答辩。原计划选择C101作为答辩会场,可以让答辩委员和研究生有个宽敞的环境,享受答辩的过程。结果小小的会议室,一下去了60余人。我在所里这么多年,很少见到这么多人对研究生论文答辩这么感兴趣。估计这几个学生的选题围绕分 ...
个人分类: 研究生培养|5461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野外工作:收获
热度 2 朱朝东 2011-4-23 19:58
几天前,我帮助鉴定过传粉昆虫的一位同事,给我发来了他和导师最近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的一篇论文。我的学生去过他一直做野外工作的地点,和我提到他的经历。应该说,他的导师给了他一个好的思路、一个好的工作地点,尽管这样的思路需要很长时间去实现,尽管这个地点的工作没有任何无线网络或者手机信号。他坚持 ...
个人分类: 杂感|4213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硕士研究生与读博
热度 5 朱朝东 2011-4-19 08:01
研究生,首先要以做研究为第一要务。因此,我首先要为决定读博士的学生喝彩:他们不仅完成了硕士生阶段的训练过程,建立一定科研技能的同时,还完成了专业兴趣的培养。 我的小组中,学生成员目前以硕士研究生为主。由于指标限制,我从2006年以来,只招了3位研究生院的学生:1名转博,今年毕业;1名去年毕业出国,继续 ...
个人分类: 研究生培养|4523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5
散记:又是一年播种时
热度 1 朱朝东 2011-4-18 20:30
昨天,和同事、同学们到基地播种玉米、土豆,顺便在白羊沟安装马来氏网。 离开农村很久了,尽管已经组织了几次,我对基地的农活还不是太熟悉。所幸有张教授、王主任、李所长等以前下放农村的时候对农活非常熟悉。另外,我有几个助手也很得力,学生们也积极参与。特别让我感动的是一个老人,82岁了,得空就播种玉米、拣 ...
个人分类: 杂感|4128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文献阅读:硕士研究生
热度 1 朱朝东 2011-4-16 22:12
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课期间,文献阅读的目的是了解学科方向,建立学科兴趣。步骤建议如下: 1)选择较大的学科方向,广泛浏览,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方向,和导师交流; 2)选择5-10篇论文(综述/研究),和导师讨论后选择3-5篇细致研读; 3)每篇记录如下内容 - 科学或者技术问题;解决问题的已有方案;该论文的方案 ...
个人分类: 研究生培养|4124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选题与实现
热度 1 朱朝东 2011-4-16 21:45
近期分子系统学中模型选择论文和DNA条形码论文(附后),发表以来分别被读者阅览2596次和2009次,成为BMC Evolutionary Biology和BMC Genomics的亮点论文。 替学生高兴的同时,我觉得还是有些值得思考的地方,记录如下: 1)选题要考虑一个方向中被大家关注的基础问题; 2)选题要考虑 ...
个人分类: 研究生培养|4432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交流与文献阅读
热度 1 朱朝东 2011-4-12 21:04
今天下午和同事、研究生一起,和澳大利亚来的David Lambert教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由于对他研究的领域,如分子演化、古DNA等方面比较感兴趣,我就提前抽空打印了他的简历和几篇最近的相关论文,和学生一起研读一下。这样,研究生一方面可以详细了解David的工作,便于交流,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他们对不同领域交叉的敏感 ...
个人分类: 研究生培养|3533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1
读研之前
热度 2 朱朝东 2011-4-11 08:07
最近正处硕士研究生复试、调剂阶段,我收到了一些考生的来信,并一一做了答复。有些感想,记录下来,和朋友们分享。 现在读研究生和我以前的情况已经变化巨大,我的建议可能不一定适用于现在学生的情况。 如果仅仅从就业的角度,选择读研究生,在现在可能不是一个非常好的想法。研究生,实际上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应 ...
个人分类: 研究生培养|4055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博士后选题
热度 2 朱朝东 2011-4-8 07:47
备选研究方向: 1、面向功能昆虫群(前述),在形态、基因或者基因组水平研究分子、类群、功能的演化; 2、分子系统学基础理论、基础方法研究; 3、分子系统学部分算法与并行化实现研究; 4、物种互作(传粉昆虫或寄生蜂); 5、生物信息领域; 6、其它讨论后确定的选题
个人分类: 招聘|4292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2
中澳分类学虚拟实验室(VTL)
热度 2 朱朝东 2011-4-5 13:50
对生物多样性的发现、认识和描记是人类认识自然、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据估计世界已知生物物种在1000万种以上,但是经过近250年、几代分类学家的不懈努力,目前我们人类只描记了170多万种。按照现在的认知速度,人类要认识这些生物多样性资源需要至少1000年。尽管如此,大量的 ...
个人分类: 国际合作|5358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2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4 21: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