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ojunwe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ojunwei

博文

除了相信努力之外,还有其它的吗——感谢杨志磊律师

已有 2602 次阅读 2019-10-5 12:58 |个人分类:应如室|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杨志磊, 努力, 方法论, 套路, 游学

十月一长假到了,正赶上70年国庆阅兵,上午在办公室看完国庆阅兵后,正好可以看看书、写写东西。假期的校园别样的精致和安宁,可以让心沉静下来,回归本原。

晚上在办公室写东西, 晚上回来就睡着了,早上起来发现杨志磊律师打来电话,约我十月一假期自驾游,感谢杨志磊律师,这几年每逢五一、十月一都载着我假期自驾,可是苦了他了,我不会开车,每次他累得时候都在高速服务区“战略性休息”,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着实让我拓展了眼界,而且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在路上,杨律师和我一路畅谈,由“新游学主义”的提出,到飞机上“开微信公众号”、到路上“学术新生态”、更到荔枝微课的录制,都有杨律师的思想浸透。

杨律师虽然身在事务所,但是一点也不保守和囿于现状,积极参与我们的学术研讨,而且积极贡献自己的思想,他更是身体力行,将竞争情报、知识管理和法律业务结合,提出法律洞察、法律情报和法律知识管理,进来又将关注法律咨询服务业务,而且将所思所想都付诸实践,并在南开大学商学院、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为科学硕士、专业硕士现身说法,进行竞争情报及知识管理方面的授课,他的公众号也一路走下来,朝着“思想在云端”的体量越来越近了。他是一个没有思维局限的人,可以不断推陈出新,总是有让我耳目一新的思维火花。

杨律师将我引入他的圈子,我将杨律师引入我的圈子,我们可以相互扶持、相互影响,这不啻是一种跨界合作。

以下的行文来自于和杨律师每次游学的交流与感悟。

在学术上,需要将知识变现,需要将自己所需接受市场的验证,经受得住市场验证的更有益于自我反省,进而再次形成学术的回路和精进。

科研除了努力之外,还需要跳出自己的圈子、自己的舒适区,去其他单位、其他公司、其他学校、到外面去看看,既要看看外面的研究情况,更加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既可以洞明处境,又可以见贤思齐。当然,除了努力之外,每个人的自我学术成长还需要方法论的支持、对前沿方向和热点的判断、对方向的执着和塑造,以及对于资源的发现以及有效利用,这些都是学术成长路上和努力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因素。其实许多人一直很努力,但是假如不知道选择、方向和方法同样重要,那就可能用功用错了方向,除了坚持之外,还需要方法论的支持。

世界的本质本就是杂乱无章的,当你自信看透的时候可能就是犯错的开始,一定可以通过不同反馈来纠正自己,或者通过不同反馈来坚定自己,人人或者都喜欢用结果来判断当初学术决策的正确与否,事实上同样的抉择也往往会有不同的结局。

套路意味着规则,意味着一切都成定局,同时也意味着稳定、低风险。但是你把学术做成套路,就别怪学术也以套路待你。

在学术上,自己慢吞吞走路,殊不知,原本落后的别人打个车就追上来反超了,以此为依据,学术上是否也存在一套“打车理论”。你觉得自己独到的方法或者理论,殊不知,别人通过一次、两次、三次,乃至十次参加培训和会议已经熟练掌握,而且在方法和理论方面会超过你,甚至将培训及会议所得进行知识变现,远远超过之前参加培训和会议的投入,这是否也是“弯道超车理论”。

学术选择,就是对自身特质、资源和所处情境进行详尽的分析,找到阻力最小的一个点作为自己突破的方向,这需要方法论的支撑。

现在的数据、资料、方法、热点及研究方向纷繁而至,不同解决方案需要的资源、方法往往是不同的。事情的发展往往不尽如人意,计划赶不上变化快。一旦原有解决方案因外界变化而不适用,单线思维只能因为准备不够而陷入困境,而多线思维往往能迅速组合出来新的解决方案。

科研大部分情况下是需要钱的支撑,科研是需要砸钱砸人砸精力和和时间的,资金是科研的基石,理想有理想的高远,红尘有红尘的繁华,没有压在泥土中的基石,上帝也搭不出来登天的梯子。

科研中,不是说不在意别人的看法,而是可以克服人性的弱点,在追寻的道路上一往无前。并不是说社交没有用,而是将自己所有的时间都聚焦在学术上,进而提升自己,在提升自己的同时,可以提升自己学术社交质量,不是从群体中寻找安全感,而是在和别人交流的过程中,有自己可以说得出的方法、方向和成果,可以和别人平等互利。不用刻意讨好,而是努力挖掘共同点和合作点。真正的高校学术社交,不是你花多少时间在饭局和活动上,认识多少人,而是首先做好自己,让自己首先拥有和这些人平等对话的基础,而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更加精于科研。

学术最大的悲哀是不是既没有勇气去改变,又不甘心当下。那是什么支撑科研写作者长期输出内容的?是大量的阅读、枯燥的写作训练和反复的写完后的反复自我扬弃和推翻,以及热爱。因为在漫长的写作生涯中,你必然会有无数次对科研写作产生厌烦、厌倦,想要放弃,不是极度的热爱,是不可能坚持下去的。学术的理想有多高,我们就需要将自己的身段和姿态放到多低。科研真的不能自己给自己找借口,没有人在乎你是什么原因没有开始,科研不会因为你事出有因而心生怜悯,假如是懒惰,要么承认它,要么行动起来。

科研中需要坚持从长期主义,以碎片化科研工作为主,每天分配一定的固定时间为辅。可以划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好好积累自己的学术品牌和学术声誉,这就像是养老保险,慢慢就会发酵出浓厚的香味。

当对自己的学术不满意的时候,不是将自己的努力仪式化、表象化和流程化,不是囿于仪式的表象,自己的付出都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他人的认可,清楚仪式只是过程而不是结果。自己的努力可以有仪式,但千万别让它仅仅丢留在仪式上。

在科研上,你是怎么样人,跟你的收入、被人如何对待关系都不大,根本在于你如何看待、要求、定位自己。你以廉价者的标准定位自己要求自己,那便是廉价者。你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定位自己,你便是高标准。

科研其实一点都不酷,真要是说酷,那就是残酷。它意味着你要牺牲娱乐、牺牲休息、牺牲社交,只为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把一切该舍弃的都舍弃了。

学术上既不能卑躬屈膝,也不能欺凌弱者,虽然你我皆是身处凡尘,担负的责任越重顾虑越多,不是谁都有这样的胆气和资格我行我素,但若是养成习惯,那就怕无药可救了,心灵和本事又会去哪里寻找?

感谢杨志磊律师不辞辛苦与我探讨,并贡献的思想!




https://m.sciencenet.cn/blog-541012-1200703.html

上一篇:科研上凡使你恐惧的,必应当是你追求的——与杨志磊律师对话录
下一篇:随心所欲,顺其自然——与杨志磊律师对话录

1 田小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5: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