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ojunwe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ojunwei

博文

学术哲学的邀请(9)——学思故学在

已有 1772 次阅读 2020-10-13 20:14 |个人分类:应如室|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自我, 思考, 重叠, 冲突

从学习方法论开始,到思考方法论的本土化,我开始考虑个体和世界之间的关系,恰恰是人与世界之间的互动,形成不同方法论形成的根源,这一互动是既定的,我们也许被困其中而不自知。

为了纠正这种不自知的困境,我试着将自己置于阴影和阳光交融中。阴影使我看不到阳光底下,在学术历史长河中的一切都是值得探究的。阳光使我知道学术史并非一切。

我在想学术中的自我和生活中的自我是一个融合的真实自我吗?“如果学术中的自我不是生活中的自我,那我会是谁”。我们可以继续追问:自我是什么含义?自我是我们先天的还是后天发展而来的?是一个自我还是众多情景中的自我叠加?我们在多大程度上是自我?寻找学术的意义是否就是展现一个真实自我的过程?探索学术世界寻找自我真实性是一个可达的目标还是趋近的目标?

在无限的学术时空中的这一刻,尤其是我存在并呼吸的这一刻,我想知道学术中的我是谁?生活中的我是谁?这两者是重叠的还是冲突的?这两者是存在的还是虚设的?我处在学术时空的什么地方?我在学术时空中有什么体验感?在学术时空中我有什么样的经历?这些思考是否会作用于我的研究领域,是否会作用于我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感悟的学术哲学?我不知道,我不清楚,我需要亲身感受、体验和探究。

这些令人废寝思考“自我”的问题涌现,恰恰是对自己学术之路途径新的驿站时,围炉小酌的思考和感悟。同样的,学术中的哲学、理论、方法论和工具是否和现实生活中的哲学、理论、方法论和工具存在重叠和冲突?当我们试图去探索这种“重叠”和“冲突”的时候,是否意味着我们的学术使命感正在酝酿和培养,而这种“重叠”和“冲突”是否真实存在还是人为预设,都是研究哲学和研究范式中所隐喻或者隐藏的。同样的,“自我”这个词用于学术哲学、理论、方法论和工具,学术哲学、理论、方法论和工具的“自我”与他者眼睛中它们的“自我”,即我们眼睛中关于学术哲学、理论、方法论和工具的认知是否一致,是它们原本就存在的还是我们所赋予、命名和人造的。

“自我”这个词似乎有着无穷无尽的内涵。有时候指的是学者的整体,包括精神和身体。有时候它仅指心理活动,身体被排除在外。有时候,自我指一个有组织的灵活,决定着一个学者如何去思考、感受和行为。有时候,自我仅仅是指一个精神建构,用于描述观察到的行为模式。



https://m.sciencenet.cn/blog-541012-1254253.html

上一篇:学术哲学的邀请(8)——学术上的“自设牢笼”
下一篇:学术哲学的邀请(10)——学术理论的自我感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23: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