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ojunwe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ojunwei

博文

按标题搜索
没有评论
没有评论
创新意识
热度 1 2014-2-28 23:57
缺乏原有思维、意识等的破坏性创新,缺乏开发创意的能力和氛围以及维持新型意识、思维发展的环境,都会影响创新的能力。创新精神是一种特殊的资源,这种资源不能从市场直接购买或者通过兼并而得到,这也不可能通过上层强加的任务或者指令来实现,创新精神必须在运行个体想象力、创意、奇思妙想等都被自由释放出来的环境及 ...
个人分类: 眠云居|2134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一笑白云外
2014-2-28 23:55
堪破红尘的凄美,难舍旧日的愁苦! 为什么深秋总是感怀的时刻,为什么深秋都是寂寞的寥落,不知是造物者的安排,乐极生悲否极泰来的现实演绎,还是四季禅意的舒展,总是让人以一种半裸的姿态不由自已地触动心中最柔最弱的情愫。 真是弹指一挥间,七年光阴瞬间烟消云散,眼见得落花又是依依不舍得脱离枝头,不得已的委身 ...
个人分类: 眠云居|2123 次阅读|没有评论
醉秋尘
2014-2-28 23:53
秋尘度碎红,承出浮云色。 闲来也做媒,唯对冷窗月。 虽有江南玉箫,斜倚一束清雪,尚余人间。 世事堪回首,残泪满天涯。 凄凄游,与谁共,泛独舟。 奈何与云鬟,一笑载流水, 为何东风无力,又似春花无望再归,便断了枝头意。 掬三分寒心,持半分气息。
个人分类: 眠云居|2286 次阅读|没有评论
夜色阑珊,更与何人
热度 1 2014-2-21 00:28
许久许久没有睡前听广播音乐了,回想一下,越有 8 年了吧。当时还没有读研,可现在回忆起来,恍若昨日,这触手可及的“昨日”却犹如一甲子的光阴。 我更倾向于现在所谓的老歌了,而这所谓的老,在当时那个年代都是一句一句对着屏幕反反复复地跟着歌词亲笔记录下来的,当时虽然不求甚解,但是冥冥中总感觉这歌词带着魔 ...
个人分类: 眠云居|2490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从此便是灵魂的独唱
2014-2-21 00:25
去年的第一场雪,学生们给我一个劲地打手机让我下去,我都觉得没有兴致。感觉大冷的天,在外面的雪杖不再属于我这个阶段了。今年的第一场雪又是一场大雪,而我由于路面的情况,在校园里面不能骑车,只能步行。从宿舍楼到六教只能跨过积雪的操场,一个人去上课,而后一个人又下课,都是一个人在雪地上面行走。 恰恰是一个 ...
个人分类: 眠云居|2349 次阅读|没有评论
在文字里凝望
2014-2-21 00:19
最诚最挚的情愫,往往也是最为寂寥的。我最深的感伤,犹如此时窗外雨海中的点点灯火,它们只能在无所凭借中弱眨欲语,无处倾吐,而彼此在现实中永远也没有可能交集。尽管我的凝望,对它们是如此相似而相近,而它们却是一生一世也看不到彼此的美丽,只能在灯火依稀中忘却。我所能做的,也只是让它们在我的忧戚中相遇,并且 ...
个人分类: 眠云居|2416 次阅读|没有评论
破题:器物——制度——精神
2013-12-13 23:35
对于文化的分类一般可以分为如下三层:最外层的器物层(物质层面的文化),其次是制度层(特有的准则、规则等),核心层其最重要的是精神层(思想、意识、认知等)。物质层是文化的载体和显性表现,是制度层和精神层的物质基础,而制度层则不是对物质层及精神层建设的约束与规范,个人认为制度层是衔接物质层与精神层的桥 ...
个人分类: 眠云居|8415 次阅读|没有评论
盲从的毒品
2013-12-13 23:29
到了大学,还有多少同学记得刚入校门的激情与畅想?或许几乎所有同学的会有所憧憬,说在大学能把握自己、如何完成大学期间的、乃至人生的华丽转身。可是呢,学校已然不再是象牙塔,不再是思想的圣殿,学校也和社会接轨、乃至成为极具特色的“小社会”。 这个所谓的小社会,亦有在其成员间普遍泛滥的世俗观念、世俗风气, ...
个人分类: 眠云居|2254 次阅读|没有评论
深思
2013-12-13 23:28
还记得,当时小学的时候,和邻家的小孩躺在他们家的炕上谈论外星来客,谈论地球的生命,探讨地球产生之前的情况,以及外太空的情况等等,当时谈的是兴致勃勃。转天,语文老师给我留了一个作文题目,我还记得“写一件有趣的事情”。于是我苦思冥想也没有想出什么特别有趣的,除了昨天我邻家的小朋友谈论的上述话题,于是我 ...
个人分类: 眠云居|2059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不怕
2013-12-13 23:26
没事,不怕! 请继续自己的心灵舒展,不是填补过去的遗憾,而是开拓灵性的空间与驰骋的浩瀚。 没事,不怕! 请尽情自我的精神延伸,不是博得他人的喝彩,而是放飞思想的自由与人格的独立。 没事,不怕! 请挑战孤身的寂寞嘲笑,不是践踏自我的尊严,而是尊重异端的存在与灵魂的解脱!
个人分类: 眠云居|1948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2: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