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独立,个性自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ls111 为自己的信仰而奋斗,为我们的未来而努力 http://baike.baidu.com/item/张亮生

博文

进化论适用于医学院(医学院开设进化课程)

已有 5306 次阅读 2009-4-10 19:01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海外观察|关键词:学者

Connections. Citation maps from 1995 and 2004 (above) reveal a sevenfold increase in direct interactions between evolutionary biology and medicine.
CREDIT: M. ROSVALL AND C. T. BERGSTROM, PNAS 105, 1118-1123 (2008); EIGENFACTOR PROJECT; (DATA SOURCE) THOMSON-REUTERS'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新的一期science刊登了一侧消息:《Darwin Applies to Medical School》

文章报道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1996的一个关于进化会议上,参加者大约有60个人,没有一个是医生。而前一个星期在华盛顿举行的这个会议,有大量的医生参加,包括哈佛医学院院长,美国医学研究所主席。在一些国家医学教学方案中包括进化医学。美国医学研究所主席Harvey Feinberg说“A thoughtful strategy for the future education for health professionals would incorporate a strong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引用:Elizabeth Pennisi Darwin Applies to Medical School Science 10 April 2009: Vol. 324. no. 5924, pp. 162 - 163 DOI: 10.1126/science.324.5924.162a

进化本来在国内研究的就少,我看到国外好多学校开设进化系,而国内貌似只有复旦有个生态与进化系。现在医学遇到的问题难解决,进化角度可能就是一个突破口。说明进化越来越重要。前段时间刚好看到关于这方面的一本书,《Evolution in Health and Disease:second edition》(如果谁要我可以发给你),刚好前段时间打印了下,看来要好好看下。

进化医学

引用:进化论的扩张:带来巨大技术进步 http://tech.sina.com.cn/d/2009-02-11/10222812653.shtml

  进化给人类带了个体差异,更准确地理解人们的遗传特征,不仅能对症而且还能对人下药。

  进化还通过另外一种方式影响我们的健康,或许可以称之为我们身体的“愚蠢设计特征”,这些都是我们从进化早期继承下来的特征 (参见本期第42 页《打嗝 来自两栖类祖先的进化缺陷》 一文)。比如说,与其他哺乳动物相比,人类婴儿在出生过程中会冒更大的风险,因为人类女性骨盆大小的进化没能跟上胚胎大脑尺寸进化的步调。然而,一些看似愚蠢的“设计特征”实际上可能是有用的。发烧、腹泻以及呕吐就是很好的例子,它们能帮助人体排除微生物感染。

  从进化的角度来理解我们对疾病的易感性, 用进化的观点来增进我们的健康,这类方法被称为进化医学(evolutionary medicine) 或达尔文医学(Darwinian medicine)。这项新的尝试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就是把进化学基础结合到医学院和公共卫生学学生的课程之中。

  人类基因型和一些特殊疾病之间的联系使个性化医疗成为可能,医生可以根据某些特定的遗传学特征,给病人量体裁衣式地指定用药并控制用量。这种医疗方式尚处在雏形阶段,赫赛汀(Herceptin)的应用就是一个例子。这种药物在25% 的乳腺癌患者身上疗效显著,可以抑制乳腺癌的早期发展,但是偶尔会导致心脏病。医生可以参考病人的基因型,推测病人对赫赛汀产生良性反应的可能性,判断是否值得让病人冒着患心脏病的危险服用这种药物(参见《环球科学》2008 年第7 期《根治乳腺癌》一文)。

  然而,许多人不希望医生对自己进行遗传分析,他们害怕雇主或保险公司得知这些信息之后,会以不公正的态度对待自己。作为回应,美国国会于2008 年5 月通过了《反基因歧视法》(Genetic Information Nondiscrimination Act),明确规定这种歧视违法。另一个顾虑是,种族可能变成“易患某些疾病的遗传学特征”的代名词。不过这种观点误解了人类遗传差异的本质,实际上,即使亲缘关系非常接近的人也可能对药物有不同的反应。(有关这一话题的更详细内容,参见《环球科学》2007 年第9 期《惊天骗局:因肤色用药》一文。)



https://m.sciencenet.cn/blog-54593-225427.html

上一篇:关于志愿者
下一篇:测序微单胞菌属中的两个物种,有希望揭示绿色植物的祖先

1 郭磊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23: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