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远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idawei

博文

永远的勃拉姆斯(2)细腻平静的心

已有 3152 次阅读 2012-11-3 15:36 |个人分类:音乐|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勃拉姆斯

勃拉姆斯的作品,广为人知的有两首,第一首当然是那个热情奔放的匈牙利舞曲,第二首就是这个摇篮曲了。我从这首摇篮曲说起,是因为它更接近我所理解的勃拉姆斯。这个一生未婚,没有孩子,晚年留着大胡子的作曲家,据说出门时兜里常带着糖果,好送给小孩子吃,想起来很有趣吧。而这首摇篮曲,曲调和旋律既温柔又甜美,应当是个很有爱心的人。

有爱心的人不一定时时都表现出来,勃拉姆斯据说对成年人就非常苛刻。然而不论如何,勃拉姆斯的情深似海还是音乐史上最动人的故事之一。对古典音乐稍有兴趣的人对这个故事都有所知,无非是说勃拉姆斯终生未娶,是因为爱上了老师夫人克拉拉的缘故。据说勃拉姆斯第一次去见老师舒曼,一见到克拉拉,心中的故事就开始了。这倒也没什么奇怪的。克拉拉可以说是西版的林徽音,才貌双全(是否有貌,看个人爱好,才应当不在话下)。他们的故事,有点象徐志摩,林徽音和金岳霖的三角,少了梁思成而已。老师舒曼的感情和浪漫不输徐志摩,只要听一下舒曼在恋爱间给克拉拉写的<Widmung>就会知晓。可老师对勃拉姆斯有伯乐提携之恩,在他成型作品尚未问世的时候就向世人夸口,音乐的未来和新路,尽在此君。叫你如何下得手呢?舒曼病中和死后,他和克拉拉一起向世人传播老师的作品,并抚养老师留下的一堆孩子,颇有金爸之美德。

故事是真,但又远不止这些。我觉得,一个人不会因为另一个人牺牲凡世的乐趣。他之所以不求,一定是因为他所求的,超乎凡世所能满足。心灵上的东西,才是永远。我选的那个演奏,并不是哄小孩子入睡的小调,而是一首提琴协奏曲,其中充满了心灵的情感。大提琴很沧桑,有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境界。高音处的小提琴则如天使的召唤,让心情向那满是繁星的苍穹涌动般升腾。这就我想说的勃拉姆斯,永远的勃拉姆斯。每个音节都验证着他那丰富细腻而又平静荡然的内心。

那个故事,不能不提,否则不能完全明了勃拉姆斯的音乐。但又不可多叙,否则会流于庸俗,因为那不是全部。

有了这些铺垫,我们可以从大众喜欢的那两首,去听听勃拉姆斯其它的音乐了。但也不要走的太远,先听他的作品117号吧,我非常喜欢的一首!按他的话说,那也是一首摇篮曲,是"让我所有忧伤入睡的摇篮曲"。

(youtube,  点击勃拉姆斯的《117号》,以及舒曼的《Widmung》)


https://m.sciencenet.cn/blog-554077-628901.html

上一篇:永远的勃拉姆斯 (1)通灵的摇篮曲
下一篇:永远的勃拉姆斯(3): 行囊深处的音乐

4 曹聪 朱艳芳 陆俊茜 MassSpec1688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11-30 08: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