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xue198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exue1988

博文

2010年写给何老的信

已有 2889 次阅读 2012-3-20 11:5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信件, 微生态

 

         2010是本科的最后一个学年,那一年,走在前途的十字路口。对生物的理解也仅仅是入门。如果读研,摆在我面前的最大问题就是“跟哪位导师,研究什么?”。今早整理邮箱时,翻出了这封邮件,好像看到那时候率直的样子——懂一些东西就拿出来展示,生怕伯乐错过了“千里马”。

        信中极力展示的见解,其实多数出于《细菌的无奈》一本书的作者。自己的独创见解,只是零星点缀。真实的想法是——让何老欣赏我,然后推荐给“目的导师”。虽说目的单纯,剧情幼稚。但这样的热情洋溢,仅仅两年,便也写不出。渐渐发觉自己是平凡的,不再期盼高人指点,一朝成名,残余的只是平静,当然,也会偶尔向别人说起自己的豪情。

 

 

 

尊敬的何老先生,您好:

     我是宁夏的一名大学生,最近在网上偶看您的博客,对您写的《转发康白教授撰写的“中国微生态工程技术研发规划实施方案”》这篇文章,我也有相同的感触;同时,我也非常倾佩您,老骥伏枥 笔耕不辍,从您的文章中,我可以读到一颗依然年轻的心灵。
   
    我的专业是生物技术,对生物方面的前辈写的书籍比较感兴趣,看的书多了,就总结出一些东西。和您一样,我也觉得微生态方面的研究前景很好。
   
     微生态泛指人与微生物,微生物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这一点很符合中医的思想。西方的医学往往是“哪痛医哪”,这种思路在有些情况下很奏效,然而有很多情况下人类的病症只是一种表象。总体来说,西医注重的是战术,而中医注重战略。
    这种思路是很好的,人类在半个世纪前还错误地认为所有细菌对人都是有害的,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逐渐发现有益菌群。 人不能孤独的活在这个世界上。有益菌群帮了我们很大的忙。
   
   当下,很多人用药只是单纯地考虑把病治好,而未有一个全局的观念。当然这也不能怪病人,医生本就没有这种全局观。这就导致了用药过猛,继而滥用。殊不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害菌的耐药性也在增加,远比人类研发新药的速度快好几百倍。
人体的有益菌和有害菌好比阴阳相生相克。更好地了解、研究微生态,将会造福人类,同时也是实现中医现代化的关键步骤。
   这又使我联想到病毒是否也是一个相互制衡的生态体系,虽然人类目前发现的病毒“要么太坏,要么很坏”,我却认为,有一天,我们也会发现病毒好的一面。毕竟,每个生命终极目的都是为了生存。细菌不例外,病毒也不例外,这些微生物首要目的并不是“害人”而是生存。只要人类研究它们,就会发现自然的伟大与深奥。
  
   您提到的康白教授,我有所耳闻,却不了解。印象中的他应该是一位大家。如果可以的话,能谈谈您印象中的康白教授吗?
   随意些了一些感受,还望先生海涵。
  祝愿先生身体健康。
                                                                                            
                                                                                             


https://m.sciencenet.cn/blog-554175-549689.html

上一篇:对科研认识的变化
下一篇:雨打芭蕉时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7: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